• 9

房地產實價登錄--房價會漲?


sunhm wrote:
那請問排在第一名的"民怨"已經改變了? 不見了喔?
還是您是在宣告我們大有為的政府正在實施"增加民怨"的政策?
這......!
喂! 有沒有任何媒體想跑這一條很特別的"獨家新聞".


從美牛,H2N2,40年房貸,文林苑,油價

現在的政府哪一項政策不是在增加民怨?

請舉例說明!
房價漲跌重點應該是空屋稅的開徵以及利率的調升
並加重房屋稅等持有成本
不然就要等5年後台灣人口少了幾百萬人時
實價登錄應該對房價漲跌影響不大
重點是登錄完後的實價課稅
奴隸與國王 wrote:
房價漲跌重點應該是空屋稅的開徵以及利率的調升
並加重房屋稅等持有成本
不然就要等5年後台灣人口少了幾百萬人時...(恕刪)


這位奴隸先生前面幾句應該不是房價的漲跌的因素吧
每句幾乎都只是導致房價下跌的因素
但目前均不存在
還有台灣5年後人口也不可能少幾百萬人
除非天災戰爭
另外台灣的人口密度在全世界來說是相當高的
就算未來10年20年甚至30年人口自然減少但人口密度相對於很多國家仍相當高
也改變不了雙北市的高房價的狀況
建設資源在哪人就往哪邊移囉

小妹也贊成版主的看法
因為本人有同學家裡就是建商
不過版主G大如此表達的確會激怒那些期待實價登陸房價下跌而撿便宜的空方觀望者

但我也相信實價登錄後會緩漲而非暴漲
就像溫水煮蛙一樣
建商精得很
惦惦吃慢慢漲才不會樹大招風又被打
但若說會跌
除非有其他因素吧!!

希樂德 wrote:
這位奴隸先生前面幾句...(恕刪)


真的想知道有沒有影響,很簡單阿!
版主直接把去年買進的房產,委託仲介去談價錢,觀察到年底就有答案嚕
最好開價高10%,看看有沒有人瘋狂搶購
昌0828 wrote:
真的想知道有沒有影響...(恕刪)

抱歉小弟才疏學淺
還是無法知道你在想啥
只覺得你總是喜歡模糊焦點
我只有說建商屆時可利用實價登錄購屋者對政府公信力的信任然後透過小手段來慢慢墊高新屋房價
當然新屋慢慢漲就會影響到其他周邊中古屋的行情


這跟現在就拿中古屋去開天價賣賣看有啥關係?

grandsun wrote:
抱歉小弟才疏學淺
還...(恕刪)

大家買不起建商的新成屋,當然會買您的中古屋嚕
才加10%是測試水溫,這算天價嗎? 建商應該比較無良 = =

投資不就是要這樣互利共生嗎?!
昌0828 wrote:
大家買不起建商的新成...(恕刪)


建商當然是無良的
不僅吃你的肉喝你的血還要啃你的骨
但現在又推出40年房貸
只要買氣又回升
別擔心大家買不起啦
政府自然會幫建商想辦法的
不然依小弟住的區域來說最近多了一大堆的建案
有的才剛開工有的快完成
難道這些建商是蓋來送死的阿

且有錢的人比你我知道的多很多
奢侈稅前新莊副都心啥都沒有也可以飆到70-80萬
要是沒奢侈稅你覺得房價會就此停住嗎
奢侈稅打房是為了選舉
有知名建商也在選前幾天宣布下殺難道是真的殺嗎
我倒是覺得他在為某政府打房政策護航
再讓媒體作文章營造出政府政策奏效的氛圍以消除民怨
現在選完了你覺得呢
我覺得你只看到表面的情況,而沒想到政策帶來的整體影響,

就像奢侈稅一堆投資客說:我把奢侈稅加到總價就好了啊,到時房價必上漲10%~15%,

事實證明這一年多來,房價不但沒有上漲,成交量反而大減,因為加上10~15%的金額是賣不掉的,

造成投資客成本大增(要放2年的利息及其他風險),很多投資客退場了,房價也"稍微"降溫.

目前看房的經驗來說,8成以上的房子是可以查到上一手成交價的,附近行情也都查的到,

實價登錄除了資訊透明化外,重要的是為實價課稅做準備(這個打擊比較大),

不斷找人頭交易,除了把自己成本拉高,失去自己價格優勢,壓縮自己的獲利空間,

一點好處也沒有,而且房價也不是幾間房子就能把行情拉上去,

到時反被人笑買貴了,最後是爽到政府稅收飽飽.


grandsun wrote:
慢慢賣慢慢調像溫水煮蛙把房價推上去
調到賣不動時就找人頭用該價去成交(頂多付點稅金)
讓觀望者覺得再不買成交價又要上調了的預期心理
...(恕刪)
我不覺得怎樣阿~建商可以漲,大家一起投資漲高高!
但是我的判斷告訴我,政府的政策不是要它漲 = =

而且政府的確讓我難賺了~我也可以選擇不爽買

人是會算計的,太透明的遊戲不好玩

沒發現投資客喜歡資訊不對稱嗎?

有錢人當然比我多,但我發現聰明的有錢人比我會算成本
kevin1014 wrote:
我覺得你只看到表面的...(恕刪)


這樣講好像你很行
但.....!
為何會實施奢侈稅
就是政府為了弭平民怨對選舉造成的影響所施行的政策
這政策被絕大部份的人與媒體認知為政府再打房所以造成買方觀望
買方都觀望縮手賣方還有辦法把稅加入賣出這不是笑話嗎
成交量當然大減這好像也不需啥深奧的知識就可得知的
再加上選前不知選舉結果
會有量才怪

就是資訊透明化建商才有機會可利用
也就是建商可讓房價緩漲
這個月賣40萬/P
大家都知道資訊
大家都知道建商賣新屋幾乎都是越賣越高
實施實價後若幾個月後就建商網上開個42萬/P肯定被打槍
資訊透明大家都知道誰要當傻子去貴人家2萬買
這時建商就可透過小手段'讓大家查到的最新成交價變成42/P
這時42萬就會成為行情價囉
過一陣子看時機再緩緩的漲上去

至於有無投資客會進來炒作讓房價暴漲好像算另一個概念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