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自刪

  你的話真好笑,我有沒有聽錯? 你問這問題太枝微末節,平民誰會五年全額買的起房子? 所謂買不起房子是貸款能力都沒有,以目前很多工作五年薪資水平,存了一桶金一百萬,目前非台北市房子,以台北縣多四百萬以上,貸三百萬? 不雙薪誰繳的起!! 即然沒能力貸那麼多,等於買不起。

  所以你說呢?第十年幹嘛?不是廢話嗎?不用利息不用本金?不用奶粉?不用尿布?不用學費?不用水電費?貸不起=買不起!

  我知道,那一天升息,這些被洗腦貸這麼多的人被法拍,這些有錢的人順試買回,還真大賺一筆。

killy_chu wrote:
工作五年,就計劃完成買房大業?
真好奇
那第十年,跟第二十年的計劃是甚麼?


冷眼看地球 wrote:
  你的話真好笑,我...(恕刪)


喔~~因為認識的朋友,很多買房都用現金..通常都是存夠了,一次買!

台北縣市的房價問題,其實也是很同情...
只能說那真的是無底洞..
不如改成只租房子,剩下的都拿去存..存夠了就在老家買吧!
冷眼看地球 wrote:
資本利得課稅、減輕受薪階級稅率負擔才是硬道理

台灣曾創下東亞經濟成長奇蹟,近年受到全球化對台灣產業、就業與家庭人口所帶來的結構性衝擊,使受薪階級實質薪資的成長率長期遲滯,其中最令人詬病的便是貧富差距拉大,富人一擲千金買豪宅名車揮霍,中下階層的家庭甚至連小孩的營養午餐費都繳不出。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警告馬政府,「最令民眾不滿的是,來自900萬受薪階級勞工竟負擔國家7成稅收,中產階級負擔太重,現在課不到有錢人稅收,政府意圖推成效不彰的奢侈稅,笨蛋!奢侈稅不是人民要的政策」。台灣智庫執行長鄭麗君呼籲,應對有錢人的資本利得課稅,以減輕一般受薪階級的稅率負擔,增加的稅收應作為人力資本投資與社會福利政策。

台灣智庫在3月24日舉行「超越奢侈稅─稅改不容迴避」記者會,從解讀奢侈稅的漏洞百出之處出發,再分析解決稅制公平的正本清源之道,記者會由台灣智庫執行長鄭麗君主持,並邀請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呂曜志、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呂建德、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及台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蘇建榮等專家學者與會討論。

貧富差距惡化現況

中下階層的家庭所得惡化,依據2009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我國20%最低所得家庭,儲蓄創下歷史新低記錄,每年儲蓄達負30,697元,遠遠低於2007年負1,164元,及2008年的負5,902元。除此外,還有房貸、就學貸款、托育費用及薪資所得退回13年前水準等問題,不只最低所得家庭狀況不斷外,次低與中位數家庭也多半面對可支配所得不足現象。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呂建德表示,從主計處公布的台灣大島指數顯示,歷年來台灣五分位所得最高與最低級距比的歷史趨勢發現,台灣所得差距最小的時期是1970年到1990年間,此後不平等差距逐漸地擴大,以未加計政府移轉收入前的數字來看,1990年為5.5倍,到了2009年卻增加到8.2倍,台灣所得不均惡化已成不爭事實。

呂建德補充,另一方面極富者也有變化,台灣最高1%所得者(極富有者)的收入,占全部國人收入的比率,自1996年以來不斷上升,從1996年10.4%上升到2008年13.9%,這意味著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從中產階級收入萎縮及極富有者收入增加的一消一長之間分析,主因有三項;國際間委外生產及供應鏈的建立、國內派遣公司的流行及不合理的賦稅。

900萬勞工負擔國家7成稅收 那麼富人呢?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呂曜志表示,目前增辦的社會福利支出絕大部分必須依靠綜合所得稅的持續穩定增加才有辦法支應,不然就得繼續擴大中央政府負債,但隨著中產階級的減少,再加上物價膨脹與所得零成長,目前稅制已成為「劫次貧以濟赤貧」,因此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在稅制改革,首要就在全面擴大財產稅課稅稅基,且強化綜所稅制的累進功能,減少受薪階級的負擔,為國家因少子化及全球化所需投入社會福利與產業發展政策,預備中長期財源。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提到,馬政府三年來推動不少減稅措施,包括期貨交易稅、遺產及贈與稅、貨物稅、營業稅等,減稅造成稅收減少,例如針對富人的遺產及贈與稅減免,已造成2009年度減少了64億元稅收。

王榮璋警告,外界一向認為減稅能帶動經濟成長,但從數據發現,減稅並不能帶動失業減少及經濟成長,尤其當政府一味減免租稅後,反而導致900萬勞工負擔7成的稅,這樣的租稅制度公平嗎?

台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蘇建榮表示,遺產贈與稅由累進稅制改為比例稅制是當今不動場市場充斥投機性交易的遠因,原本高度累進的遺產贈與稅,在2009年改依10%稅率課徵前後,便已吸引大量在中國投資之台商將資金匯回臺灣。在國內游資既已充斥,而實質固定資本投資未見明顯成長的情況下,一方面因不動產短期交易不課徵土增稅,房屋交易所得亦僅依遠低於市價之契稅價格的固定比率納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二方面因利率偏低,使匯回之資金成為助長不動產市場短期投機套利的動能,房價泡沫終至不可收拾。

蘇建榮提醒,執政當局如今卻不從整體稅制調整的根本著手,對症下藥以改正過往錯誤的政策,反而希冀以救急性的措施如奢侈稅這樣的政策,一次矯正不動產市場的投機行為,不僅欠缺長遠的考量,也法達到稅負分配的公平。

政府應對資本利得課稅才能解決稅制不公

台灣智庫執行長鄭麗君表示,針對貧富差距惡化下的稅制不公問題,民進黨執政時期以福利政策補貼弱勢,且針對極富有者制定最低賦稅制,增加富人稅賦,而馬政府先是大量對富人減稅後,現在又因總統大選將屆,才提出漏洞百出的奢侈稅,卻仍無法解決稅制不公的本質問題。

鄭麗君表示,奢侈稅是停在表面的改革,不僅無法正本清源,更不能達到抑制投機的效果。目前稅制最詬病的是兩大不公,國家的稅收有7成來自受薪階級,有錢人的稅很難被課到,政府推動社會福利政策時,財源卻多數由受薪階級負擔,缺少富人的稅,弱勢族群一直是自己照顧自己。

鄭麗君說明,奢侈稅無法解決稅制不公問題,更不能促進所得重分配效果,尤其她主張二點,一、應對有錢人的資本利得課稅,讓有錢人負起分攤照顧弱勢的社會責任,且減輕一般受薪階級的稅率負擔;二、增加的稅收應作為人力資本投資與社會福利政策。


這算不算便當文呢?
中華民國可是號稱萬萬稅,
雖然受薪階級的稅一毛也跑不掉,
但是國家的稅收有7成來自受薪階級也太扯了....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5年工作就想買房..... 作夢都作不到!
$22K很多都馬先追求最新的3C, 因只有這種東西才有能力來PO開箱文.

冷眼看地球 wrote:
  我目前看到很多工...(恕刪)
忍忍忍
應該是要先請示各大財團的大老闆們吧~
如果大老闆們同意的話~
政府就會開徵了~
冷眼看地球 wrote:
也教教我們,台北市以外的房子,台灣人得不吃不喝8.3年,日本人只要工作7.3年,怎麼解譯比較好



可以明白你在憤怒什麼
但是比這個沒有意義吧?

不一定要買台北市吧?
也不一定要買吧?
然後反過來問你
你覺得多少是正確的價格?
幾年不吃不喝可以買到是正確的解譯?

我也在持續看房子
從出發點來講跟你是同個陣線的
只是今天你想要的是另外一個老百姓的資產
不是政府分配的
不能用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來批判市場

你可以敵視炒作的人
但是不可以無視他們需要承擔的風險

順便補充一下
銀行要升息就要面臨存款利率也要升息
不買很簡單,拿錢去定存更簡單
誰能確定到時候銀行能夠支撐的住?
會不會變成銀行要背債發利息?
樓主您完全問錯人了

稅務是歸財政部管的,而李鴻源是內政部部長
內政部跟財政部一樣大,李鴻源是叫不動財政部的
雖然李鴻源也是人,對財稅政策也是可以有個人看法
但是他如果講出來,就等於打財政部部長一巴掌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種事情,一般有智慧的成年人是不會幹的

這就好像你把老師當警察,問說「你對抓小偷、維持治安有何對策」一樣

此外,要開徵新稅也要立法院通過
您也可以去勸說立法院諸公

最後,有空在版上開火,卻不知您是否有寫信去部長信箱?有收到回應可以讓大家一起參考嗎?
與其坐而空談,不如起身採取行動

底下網址是財政部部長信箱,提供給您參考
http://web01.mof.gov.tw/eService/bin/cusApplyMail01/index.jsp

加油
louissvs wrote:
5年工作就想買房..... 作夢都作不到!
$22K很多都馬先追求最新的3C, 因只有這種東西才有能力來PO開箱文.(恕刪)


文才哥你這種發言根本是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努力的22k還是很多的

就是有你這種沒同理心的人


文才哥粉絲俱樂部開張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3707171&p=1

boneholder wrote:
台灣已經是萬萬稅竟然...(恕刪)


萬萬稅的國家就不要再課亂七八糟的稅了 , 能把國庫裡的錢每一筆都用刀口上 , 不隨便編列&消化預算就謝天謝地了~~

另外我想善良的台灣人並不是仇富 , 是仇貪!!

何謂貪 , 以房地產來舉例(因為這裡是房地產版) , 蓄意屯房炒房再賣房就是貪 ... 別辯解太多 , 舉頭三尺有神明的 ~~ 也許炒房的這代沒來得及嚐到報應 , 但其後代子孫就不一定了.

"報應常常會遲到 , 可是他一定會到"


拿石頭砸自己腳呢?
房子在多應該也不會比他們多
本人所有言論出於自編小說,純許虛構 勿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