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大好..看到這個標題..不禁想進來表達自己的感想..小職現年35..外表應該是看不出來.但因沒在保養.自然無法像版大有貌似26歲的功力.年收入較版大遜色許多.以上提外話...煙~小職在南科工作.06年買房買在楠梓.因離交流道近.且個人因素喜愛此地區.從學生時代就無儲蓄習慣.且始終保持負債.信用卡啊.信貸啊..股票每年都賠.男子漢三要素是小職奉行的真理..其中一項提到..男子漢不留隔夜錢 !!(是小職父親以前酒後開玩笑說的.多年後發現小職奉行此原則.我老爸嚇到了~笑)故04年出社會後.在還有負債的狀況下.領了公司獎金.05年先買國產車.06年買大廈<4房2廳格局>.家裡就我一人跟一隻小狗一同生活.每年回父母家年夜飯時.家人總是開玩笑說.房子還在喔.沒被拍賣掉吧~~自己算過..如果不買房或是買在台南.每個月可省一萬到一萬五..但不知是否會存下來.所以建議版大應考慮的因素要納入1.與父母親的互動.也就是距離遠近<我每週帶小狗回父母家一次.回去跟老媽打個招呼.跟老爸抽根菸.>2.日後人生打算.如女友在哪工作等等<我就遇到這個問題了..唉>3.一人住..鄰居就變的非常重要喔!!像我的對門鄰居就很照顧我<幸運啊>若以上都可不用考量.就專心在房價日後是否會漲即可.以後有新的需求.避免被房子綁住文多抱歉..希望有幫到你的忙單身萬歲 ^^
jewels wrote:36歲的單身男,平均要有多少資產才算合格?...(恕刪) 這問題哪有一定的準則?有的人家庭開銷很大(例如要幫忙養弟妹和拿錢回家幫忙爸媽)有的30幾歲還沒念完碩/博士、有的積蓄了2.3百萬被別人搞掉。其實重點是要計算扣掉"必要"開支(要真正必要哦!不是現在在的媒體和商人老替自己找一堆理由變成什麼都必要)之後剩下多少可運用資金再來計算。舉個實際例子:以前某位同學年紀輕輕大家還在2萬多他就飆到5萬了,但問題是他們家習慣大手大腳花費,每個月要交4萬回家,還扣掉開車的油錢根本剩不了多少錢吃飯,所以5萬多比我們當初領兩萬的都還缺錢。還有另一個例子,月收入8萬左右,到現在34歲一毛都沒有存,但是身上和衣櫥裡鞋櫃裡一大堆行頭(全部加起來破100萬以上,還有平常的保養品化妝品啦、吃、喝、出國玩...等等活動,他都認為是為了生活品質,必要的),因為他說那是必要的!可是每次他在整理衣櫃或是要搬家就會又丟一大堆名牌掉。(我只能說這種人沒錢就真的是活該,但很多女性的購物和吃喝玩樂慾望及男性敗3C、汽車的能力真的很強大!)老一輩有個說法,一個沒有不良嗜好的好男人只會有三樣東西讓他傾家蕩產:1.汽車2.音響(以前就認識一位長輩55歲什麼都沒有,連房子都是他妹妹看他沒地方住借他一間房間,但整面牆壁都是JAZZ樂,音響用黃金的線,其他的我不懂,總之生活極簡到不行,但敗家能力卻很強大。現代也很多這種人啦!家裡明明很窮,出門要開車、用也要用名牌的很多,面子和貪婪的慾望會害死人。)3.女人(包含養公主/女王/火山孝子...等等)前兩者再怎麼追求可能都有個極限值,第三者很可能是無底洞,自己賺錢辛苦所以會知道有時候該停,但別人替你花的時候他可不懂得什麼叫辛苦、什麼是規劃未來。(老一輩沒有什麼名牌...等等之類的一大堆選項)上面的說法其實說穿了就是不要花太多費用在食衣住行育樂上面(第三點是包了女人的食衣住行育樂),因為那是只會讓資產遞減的,而年輕的時候,有體力錢都可以再賺,等你40幾後如果工作又不穩、資產也沒有、爸媽也沒留下什麼,嘿嘿!你就知道老一輩的智慧為什麼是先積蓄後消費了。前面有人提到可以開名車、住套房、把妹,的確,這樣玩可能可以讓自己爽一陣子,但爽過了搞出一大堆後遺症(例如:錢敗光、染病、遇到逞兇鬥狠找麻煩的對象)可沒人能幫自己解。
敢問樓主,您有兄弟嗎?將來有人照顧父母嗎?如果您父母將來願意搬來跟你一起安度晚年,那就買吧,可以同時照顧到工作跟家人是很棒的.我也在外地工作,35歲那年父母親說要幫我出頭期款,存款也跟你差不多的數字,也是單身,不知道這輩子會不會結婚.那時看中了一間開價699的透天,買不買的問題我思考了很長的時間,但我的父母不願意離開鄉下.35歲時,我認為父母親身體非常健康,但這六七年的時間裡,回家都感覺到他們變老的速度,我才驚覺父母已經快八十了.這六七年的時間變化很大,我的第二個小孩今年要出生了,有了小孩之後,更能體會父母的苦心.到現在我還是租屋,每星期我都回家探望父母,過兩年打算回家定居,然後這邊租個套房,如果太累就睡在這邊,如果感覺可以就開車回家,能跟家人一起,才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