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原因是兩台同時期出廠的車子,條件幾乎一模一樣但房子就算同一社區,樓上樓下就會不一樣另外市場也不一樣比較兩台車子的文章跟比較兩個建商的文章,閱覽率一定不同~少人看就代表不會賺錢,自然就不會有人做所以放眼望去,目前現行的跟住宅相關的雜誌我印象中只有"住展"一本,說真的要買還不太好買,不是每家超商都會放,就算會放可能也只會有一兩本但討論居家裝潢的倒是不少...andy2000a wrote:買台車都有雜誌會比較不同車..從馬力 油耗..但為何房屋沒雜誌去比各家建商蓋好的房屋??
永慶我沒試過我不知道,信義據說確實是滿嚴的,可能因為有上市的關係,買賣的流程都中規中矩,雖然話術難免,但是基本上流程都很清楚。而且信義只有直營店,沒有所謂的加盟,管理上也比較能夠控管~成交價的部分信義的數據可信度也滿高的,據說銀行還會請信義提供鄰近物件的成交價~另外信義的業務相對高底薪,獎金相對較低(固定%數),所以比較不會為了成交用一些543的方法當然,房仲既然是房仲,目的還是撮合買/賣雙方,自己該做的功課還是要做^^kkes50607 wrote:..據說永慶跟信義對這部份是有把關的~~實際上就請有經驗的現身說法了~~.(恕刪)
沒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秘密仲介的成交價就是實際成交價你太陰謀論了簽兩份合約在現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而且現在也早就沒有在看成交價貸款了(連裝潢都不一定看)能貸的到就不錯了!!銀行不是笨蛋!!房子在漲的時候,成交價是會出乎你的意料的台灣人通常只追高。。。
我自己的經驗是,在台北市我的經驗,房仲的成交行情是準確的但房仲的成交行情似乎開放的時間不長,我自己每次看都會備份作為參考如同樓主所言,這是買家[出價的參考],但實際能否成交,要看[賣方是否同意買方的出價]台北市的房子,好一點的物件真的去化很快,買方可以由這些資料來決定自己的出價,但確實現實有些狀況是,某些買家的出價更快,或是能夠接受比這些資料稍高一點的價格,一些好的物件,就這樣又被秒殺了總之,多點參考資料,絕對是好事
mediciaaa wrote:做那麼多功課有什麼用...(恕刪) 所以我們買房子要買的比投資客更快才買的到?所以我們買房子出價的比投資客更高才買的到?所以大家都去當投資客?比誰買的快比誰買的貴?如果做功課是沒用的,想必大大買房是直接指著房仲的廣告單說:就是這間!這價錢我買了!是吧?
同樣樓層有太多因素會影響價格格局裝潢座向採光屋主買方信義我以前待過....如果他提供假的成交行情....真的恭喜你....絕對可以叫他賠...所以實價登錄會讓房價跌多少.....個人認為...有限...找銀行估價.......我不知道準不準我只知道那時常常銀行會打電話給我們訪價...大哥你好我是xx銀行想跟您訪個價...請問xx路那的房子多少行情...我還遇過客戶跟我看完房子...說考慮...回店裡就接到有銀行打來問那邊行情...可能巧合吧...--------我已經離開房仲了...我都會跟我現在的同事說...仲介的話不能信一月幫我親戚談房子被以前的很好的同事耍的團團轉....但是還是買的很開心就是了~~~因為感覺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