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我就是自住沒差的支持者(歡迎討論,但要漫罵者,可以先看我第3頁的回文嗎?)

"我就是自住沒差的支持者"
那又如何??


你把這篇文刪了改po FB會不會比較恰當?
你有多少影響力??
你算老幾??
要是聽你的話的人接手了你投資賣不掉的房子
將來空了你會賠差價給他嗎?
DiDiLai wrote:
就好比股市裏面永遠只持有現股的人,絕對不去玩融資融券。

所以你不會去在乎短期3~5年內的房價5~30%的波動。

我自己住的房子是絕不貸款的,所以我也可以說自住沒差~~~
這個類比不正確,融資融券會被斷頭,房子不會,更何況融資融券被斷頭,通常就是歸零而已,也不會負債。
貸款只跟利率有關,房價的波動不影響繳貸款的金額。
貸不貸款跟自住不自住也無關,跟財務能力與風險承受度比較有關,有錢怕亂花(或是怕被不肖子孫敗掉),不如拿去還掉房貸,有自信投資獲利,房貸100%又何妨?
1.喊"自住沒差"的人表示價格漲跌都無所謂, 這種人不會到這個版關心房地產

2.喊"自住沒差"的人可能是十年前買了房子, 房價也水漲船高, 在高點換房負擔較輕鬆, 所以可以喊"自住沒差".

3.喊"自住沒差"的人應該是有好爸爸.

4.幫別人喊喊"自住沒差". 不用說, 就是買屋既得利益者.

singerfeng wrote:
末代武士大大 投您一票 傻傻的人賺最多 如同我媽跟很多台北老一輩的人 她們不懂宏達電大力光 不懂期貨選擇權 只懂存房子 存台北市(外加板橋 永和 新店)軍公教多的地區)的房子 套牢就出租 反正有板上這些看空的大大租屋幫我媽付房貸 (先感謝一下) 久了收回自住 三五年有高行情就賣一賣 當然沒差

北市房價所以貴 主要很多如我父母 當初眷村改建 分到仁愛路空總旁 當時才300多萬(農銀還給軍眷可以無息貸款 我記得200萬) 現在值3000~4000萬 都沒貸款了 又住習慣了 周邊學區又好 林蔭大道散散步 帝寶在旁邊 請問誰要賣 都沒貸款了 又住習慣了 ...(恕刪)


您會說自住沒差
是因為你的父母是幾十年前買到300萬的房子
時空無法倒流
現在值3000~4000萬如果要你自己買你會說自住沒差嗎??
很多人反對自住沒差的理由都是::未來房價跌了怎麼辦??沒差嗎??差很大

只是當你在買房子的當下,你怎麼知道未來是漲還是跌??

這些人真的都很神。

還很喜歡舉今年買1000萬,明年隔壁同一個格局只要800萬。請問你若這麼神,不要在這邊上網。趕快借錢去投資房地產吧。

自住有差沒差不是一個重點。有錢沒錢才是重點。

房價會高是因為供需問題。當然仲介也有問題。總喜歡開高高來多賺佣金。

但是買方和賣方都有責任。如果買方都沒人買,價格會維持那邊嗎??

每個屋主都一定會想賣出比當初購入的價格還多,不是嗎??誰願意賠錢賣。

連自住的屋主都這麼想了,更呵況投資客和建商。仲介。
自住沒差 是對的也是錯的 端看在甚麼前提下

若房子買進 2400萬 貸八成 2000 萬 利率 2% 一年利息 40萬 一個月 3萬 租金3 萬

狀況一. 房子增值 當然沒差

狀況二. 房價持平 租金可以 COVER 利息 還好
但萬一付不出本金 被法拍 會損失一些

狀況三. 房價跌10% 租金可以 COVER 利息
價值減損 240萬 是好幾年的年薪 心情很....

狀況四 房價跌10% 利率調高為 3% 租金不能 COVER 利息
下場會 ...........

重點是 房價/年租金 > 20 的話 只要房價跌 會差很大





日本發生泡沫經濟後與美國房貸金融風暴發生後,有很多人破產了,為什麼?

舉例而言,

今天一棟市值1000萬的房子,自備款200萬,貸款800萬,每月繳貸款,20年還清,似乎是大多數房貸族的寫照.

但是若房價下跌,原來房子市值1000萬,跌價到剩600萬,這個時候屋主的資產(市值600萬)<負債(貸款800萬),也就是萬一發生什麼事情,付不出利息,房子被銀行收回拍賣後,什麼都沒有了,但是還有200萬的債務在購屋者身上,(600-800=-200)-------在日本,在美國,很多人因此自殺了.

所以,自住沒差有幾個前提:

如DiDiLai說的:

1.如果你錢夠多 - 收入穩定,沒有不測風雲,永遠還得起貸款(本+利)
2.如果你沒貸款

再加上

3.房價永遠不下跌 - 泡泡不會被吹破

除此之外,真的很有差.

singerfeng wrote:
末代武士大大 投您...(恕刪)


這就是最傳統的既得利益者,政府長期政策錯誤導致的幸運得利者。

台灣利率 會和美國利率連動

美國失業率 在下降中

不久將來可能會升息

台灣可能會隨之升息

那時好戲才會上演

法拍屋一堆會跑出來



現在買房依定要考慮

萬一利率 為5% 時 是否付得出來

不要被低率利的話術欺騙

否則 會淪為法拍屋
房子最強的就是在增值,如果未來幾年預期增值不佳,無法在倍增了,甚至持平,那就要考慮是否該租屋了

用簡單的數學來看自住有差還是自租有差好了
假設房價3500萬的台北市房子出租VS有3500萬租房+投資
讓我們來看看10年後的差異

一、出租
月租金收入25000,扣掉水電、折舊、管理費、換約空屋等待期間、修繕費用
純益收入估個20000不為過吧
你媽媽的房產+租金10年後總收益如下

100年3502萬
……………….
110年3520萬

二、租房+投資
假設投資報酬率為8%、單純只買澳幣、債卷基金、中鋼台灣50等定存績優股來說
100年3500+280-2.5=3777.5萬
101年3777.5+302.2-2.5=4077.2萬
102年4077.2+326.17-2.5=4400.87
103年4400.87+352-2.5=4750.44萬
104年4750.44+380-2.5=5127.97萬
105年5127.97+410.23-2.5=5535.7萬
106年5535.7+442.8-2.5=5976萬
107年5976+478-2.5=6451萬
108年6451+516-2.5=6964萬
109年6964++557-2.5=7518萬
110年7518+601-2.5=8117萬


第一種來說
就是要確定8年內房產可以倍增,否則會輸掉
第二個觀點房價這八年內還有沒倍增的力道來說
而近來的房市為何會看空
我也整合了一下板上看空的觀點
如果看多的話,有錢如您,確實應該考慮進場了,不過任何投資都有風險,股票、期貨、基金,目前評估看來,有以下幾點不利於整個房市
1.歐債危機尚未解除
2.奢侈稅效應
3.少子化效應,台灣的人口紅利將於2014年用盡
4.實價登錄遏止了部份資訊的不公開
5.美國、日本房產已經連續衰退數年,大陸也跟進
6.實價課稅【可能】會上路
7.利率已經降到接近0,即便將來要救房也難有作為
8.舉債務越飆越高,GDP泡沫終將破滅
9.合宜住宅,如果越蓋越多,多少會衝擊附近房價
10.打了幾個大型的投資客,多少會有些寒蟬效應
11.台北市新北市租金房價不成比例,有急迫需要住的人【可以撐很久很久很久很久】
12.如果綠色執政,兩岸關係不明確,外資熱錢一撤,EFCA終止,大陸人來台置產希望破滅,會加速衝擊

當然就算空頭行情、金融海嘯,一樣會有逆勢上漲的股票,所以絕對可以進場撿便宜,但要非常小心
不知道看多的人
能不能也臚列一些讓我們現在可以安心進場的觀點


不過以上純就投資的角度來看

如果眼前有極大的需要,那就還是買下去吧,主觀大於一切,只是客觀角度上來說,容易吃虧

PS可以去看看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這本書,有錢人在乎的是身家總淨值,而不是每個月可以領(收)多少錢…3Q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