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娘公務員做到退休月薪也只有四萬多。
看房子那邊我想應該算是你們挑了。
我買在新北市走路可以到捷運站(算末端站)20坪的電梯兩房含車位也才600,
不要車位的話500就有了,再多個100也可以三房了。
(當時另一間也是走路到捷運站電梯三房無車位600初只差10萬沒談成xD)
我想也是你們收入高吧所以往貴的看....
可以的話我也想回高雄老家呀,
但我又不是公職,回去的話薪水會有差。
不是每個月差幾千一萬的問題,是整個發展都要賭一把。
我這行業大公司都在北部,南部小公司其實很難講是不是能撐過三年。
我要是想租個同樣條件的電梯兩房其實也要一萬多,
還得跟房東橋這個弄那個的。
我也租了好幾年實在是累了才自己買的。
現在偶而有親戚上來北也能在客房窩一下,之後要生小孩也ok。
其實每個人情況都不同啦...
但你們能那麼節省真的很強,比起很多亂花錢卻又鬼叫鬼叫的好一百倍xD
火神大大 wrote:
不過當時我甫畢業,研究所生活費加上結婚的開銷,已經讓我可以算是身無分文(還保了一個金吉利6年100萬要付)
年輕是風險承擔最大的本錢,通常身體比較健康,既然已經身無分文,那就不該買保險
火神大大 wrote:
三代擠在中和捷運站旁的小三房,不用想,生活當然許多摩擦,拿廚房來說,老婆跟本就無法和老一輩的共用,因為使用習慣和煮法都完全不同,衛生習慣也差異很大,所以夾在中間的我,往往就成為標靶,為此我們夫妻也吵過不知道多少次,不過幸虧我很能忍,也很會哄,不管多大的爭執,在我努力的調解下,總是和平落幕,但是每當老婆偶而哭訴我沒能好好給她一個像樣的家的時候,其實我的心都在淌血,其實我何嘗不想好好的來處理房子問題(買在附近)
火神大大 wrote:
我們確實可以利用公教人員的貸款優勢,扛下1000萬的貸款,然後再和家人借些錢,補足自備的差額,可以買下理想的房屋,不過我很慶幸我沒這樣做,因為這樣的生活品質不是我想要的
結果你換來的生活品質是? 這幾年跟老婆的不和,以及存款600萬
火神大大 wrote:
有錢人不是靠賺的多少來致富,而是靠投資來錢滾錢,這才真正是有錢人的大腦
就我所知,有錢人也很注重生活品質,不見得要過得豪奢,但至少讓自己過得舒服
火神大大 wrote:
我父親名下不少房產,他要去上海住我也沒意見,買房對我來說已經解決一半,就算和父母一起住又怎樣,我還有孝順父母的機會,又可以省去非常多的開銷,換個念頭和父母同住為何不可?
和父母同住最大的問題點在於你的老婆可不可以忍受,畢竟那是依個你習慣了2.30年的環境,
對她來說卻很陌生!
而且既然你父親名下不少房產,為何不從中選擇適合居住的點先整理來住?
火神大大 wrote:
所以我的重點是,台北房價現在非常不合理,買房將讓你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1.換個想法,只要家庭許可,孝順父母和省錢幾乎可以並行不悖
2.貸款貸這樣多買房非常的笨,選個穩定的投資標的(4-6%),用租的20年後的獲利會高於買房
1.請先找到有此想法的另一半
2.投資有賺有賠,買房有貴有便宜,共同點是:風險自負
---
下列是我個人看法(馬後炮)
如果不是執著於個人堅持(不跟家人拿錢)
早年(剛結婚時)要求家人支援買房現況應大不相同
或許存款不如現在,但是貸款數字相對也會少很多
也不會有這幾年來生活品質的犧牲
除了有一個自己的家外,剩餘貸款也不會太多(以版主的存錢能力)
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點
並不能說版主有什麼錯,只是在本文中也看出了對高房價的無奈
不知發文大,有無同學、朋友,年收入只是一百萬…
但現在是住三千萬的房子,貸款只剩五百萬呢??為何呢?因為那位朋友可能在2003年時買入時價一千三百萬的新房,住沒幾年2010年卻賣掉房子(賣了二千二),手上多了現金一千萬…
想想不要住"新社區大樓的房子",去買了三十多年三十五坪,四樓的四樓公寓(搞不好還附頂加)…不料2011年被"都更",竟好運到分權狀四十五坪加車位自住+二十五坪(1+1房售出)…
因為發文大寫說為何一定要買房,因為許多大不想發文大一樣幸福…
1:家裏長輩不用給生活費,醫療費
2:住家裏不用給房租
3:自已的薪水可以自已花,不用給父母…
4:父母有房住
我是覺得房市可以多了解,平時買東要殺個幾百就很開心,卻常常在大金額時沒"出刀"砍價…只因"不了解"…可惜了…房市真的要多多去了解。多認識些房仲,路上多拿些宣傳單,了解房價的變化,如同金價一樣…真的金價跌到一千美元/盎司…借錢都要去買…房子也一樣多看多了解,五年十年一定會遇到低點讓你入手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