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達電以32萬/坪買下內湖科學園區大樓

老早就說了,大台北的房價是左右手炒作出來的,看看之前房蟲洗腦推銷文再看看現在一堆在淉泳,這次又要爆多大。。?什麼是合理房價?不就是非炒作而由原本應該住那裡的人能負擔的房價嗎?現在,很多老舊環境差或是大量供給的區域,該下來的就一定會下來,打折只是障眼法,買之前先做好財務規畫才重要!
yunyunhome wrote:
劉泰英講的話能信,大便都能吃

劉泰英在今年6月還說台股還有上漲空間,結果呢?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614/KDXEK7O30RJ2.shtml

哈哈哈,他話講完沒多久,台股開始狂瀉 (我是在6-7月就把股票出清了,理由是6月稍微反彈卻又回落下去,我就猜到不妙了! 最近也正積極買股票中,擺到明年下半年,肯定能大賺一筆)

所以,劉泰英也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反指標

在01上這類反指標也很常見

劉泰英可能被關太久,早已搞不清楚現在的局勢了

ECFA簽定後,2013年開始多項出口到大陸的商品關稅全部都降至零

這對外資,尤其是日資,有多大的吸引力啊?

廠辦的需求只會逐步升溫上來的

你們這些傻瓜卻說看壞內科、汐科?

哈哈哈哈......


宏基只是虧損越來越嚴重,缺錢阿

宏碁負債比率始終高達70%左右,利息負擔很沉重的

又加上,宏基的主要營收來源歐洲市場狀況也不好,營收直直落,費用卻降不下來,宏基其實很容易會更缺錢的

選在此時趕快出脫用不到的資產,其實很明智的!只是時運不佳,偏偏選這時候賣!

但對宏碁來說,他還是賺了6億,誰也沒吃虧!

總之,若你們真心把房市看得很糟糕,那你們應該要瘋狂去放空營建股、資產股,反正肯定會大賺嘛

若不敢,這只是透露出你們其實是很擔心房價還會再漲下去的!

連你們自己都不相信,如何要別人相信?


先幫你備份 , 總有一天會用到 .
大家是想辦法招財 ,而你是想辦法招官司

yunyunhome wrote:
總之,若你們真心把房市看得很糟糕,那你們應該要瘋狂去放空營建股、資產股,反正肯定會大賺嘛

若不敢,這只是透露出你們其實是很擔心房價還會再漲下去的!

連你們自己都不相信,如何要別人相信?



總之,若虎大真心把房市看得很讚,那虎大應該要瘋狂去融資買進營建股、資產股,反正肯定會大賺嘛

若不敢,這只是透露出虎大其實是很擔心房價還會再跌下去的!

連虎大自己都不相信,如何要別人相信?












看空房市一定要去融券放空營建股,這是什麼邏輯?
那虎大看多,有融資買進營建股嗎?

房市緩慢上漲或是下跌的過程 投資人可以買進長期持有
融資融券或是各種股票,選擇權,期貨,都有時間限制要回補,或是價位高低強制回補的問題
根本不一樣的投資商品 居然可以拿來相提並論

不可思議
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的"大直上城",

在內湖科技園區的的範圍裡,屬工業區用地,

而且主要是套房的規劃,

目前開價超過每坪50萬,

各位大大有空就可以去實戰演練,

看看目前實際市況為何......

yoshi66 wrote:
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的"大直上城",

在內湖科技園區的的範圍裡,屬工業區用地,


不知道yoshi66去談的結果是怎樣
是往上還是往下走
那棟地點座落不好
在堤頂旁
另外完全跟美麗華摩天輪veiw沒關

而且今年有上過新聞
在吵是辦公大樓卻當一般住宅

德律風根 wrote:
2011-12-20 15:45 by 德律風根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房仲網站搜尋瑞光路的辦公物件
我看完的結論是房仲的開價打6折就是台達電買的價格

所以現在買房沒有從5折開始的都是阿呆!!!
若加計未來的潛在下跌風險,4折是非常合理的開價基礎!!


給你100分

不知有人看不懂還是裝傻

版主的說法是 同樣的辦公商辦 開價打6折成交..

liaokp wrote:
不知道yoshi66去談的結果是怎樣
是往上還是往下走
那棟地點座落不好
在堤頂旁
另外完全跟美麗華摩天輪veiw沒關

而且今年有上過新聞
在吵是辦公大樓卻當一般住宅


小弟我住大直基湖路這裡,

騎腳踏車偶爾會經過該建築物,

看到有關住家附近的議題才進來本討論串,

會提出來純粹是提供各位實際演練的機會,

小弟現在住的地方挺舒適的,鄰居素質整齊,

對該建案實在沒有太大興趣。

yoshi66 wrote:
小弟我住大直基湖路這裡,

騎腳踏車偶爾會經過該建築物,

看到有關住家附近的議題才進來本討論串,

會提出來純粹是提供各位實際演練的機會,

小弟現在住的地方挺舒適的,鄰居素質整齊,

對該建案實在沒有太大興趣。(恕刪)


大大的基湖路住宅該不會是緊鄰堤頂大道,半日車水馬龍車聲鼎沸的內科入口附近吧!真是口袋深阿,大直的領導啊!
WonderDragon wrote:
今年一到八月核准僑外...(恕刪)


日商會投資臺灣,當然是為了中國市場

但如果是為了中國市場,就不能讓中國明的發現日資背景

這樣你應該能懂,有些事只能在臺面下進行不可以拿到臺面上來做

別拿馬政府來跟前朝比了,前朝很多事都是在臺面下做的,法規只是放著好看
馬政府的問題是限制太多,一切都要照著規矩走的結果當然是毫無效率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