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aSue wrote:火車票賣完了,現在要...(恕刪) 這有點像是車上人跟車下人的差別車上人趕著上班,當然希望已經客滿的車別停別再載人,怕被影響,其實多少有自私的成份啦!很多時候加掛車廂的動作要多加考慮,超過負載時是會失控翻車的.
windkiss62 wrote:有這麼誇張嗎? 14個人擠一間20坪的房子, 另外你四嬸生了12個小孩啊!...(恕刪) 確實是生了12個小孩,這沒什麼好誇張的,也確實擠一間20坪的房子.新加坡一些規定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如禁止賣口香糖,怕吃的人亂丟亂黏,影響市容,房屋火災房子所有權政府收回,要的話再買一次,我大伯就損失一間,這點影響很大,造成大家不敢裝潢,木傢俱銷量少,消防隊關門(消防隊所有做門平時都關著,看不到消防車,咱們台灣是不做門),...
沒上車的人祇有10%. 經濟崩盤時. 富人賠最多. 窮人無差..................已上車人也有子女要上車. 要安身立命處. 替他門想想罷.蓋足量保障房並不會影響你的財富. 但會照顧你的子女/孫子女.....才能健全經濟. 讓不公不義的房地產受到抑制....................無殼族要有共識. 決不買民間房. 祇等政府房....
ncvt wrote:況且以往的國宅似乎大都品質不盡如人意 就是這樣…其實台灣的大部份人可挑的呢,要地段,要風水,要品質,要格局,早就跳脫「只希望有個安身之所」的基礎需求了台灣有多少人是真正餐風露宿的無殼蝸牛?還是大多是認定「性價比不如預期」所以才不滿的觀望人士?只有真正的市場機制對台灣的現狀才公平,其他方法不滿的一樣永遠不滿,或是不滿的換成另一群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