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30年房貸又如何?

hk127413 wrote:
不可以一概而論現在工...(恕刪)


是呀
小弟今年也進入剩一張嘴的年紀
大家都有訴不完的苦衷
去年轉職前,深怕太座不滿
還好新工作加了6K+不固定的差旅費
走到現在大家都求一個穩定呀
你辛苦了
我本來也還在想是發生了甚麼事情,
因為一月辦貸款的時候行員本來就跟我說30年以內我要選幾年都可以,
這種存在了很久的事情在01也可以吵得這麼開心,
後來才知道原來只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狀況而已...
30年房貸一直都有是沒錯
不過這項政策可是又要拿納稅人的錢來補貼利息
而且不是你我的錢 現在預算不知道都透支到哪一代去了

Player wrote:
今天這版真熱鬧,全部..實際上,目前的銀行房貸本來就可以貸到30年,
只是多數人的選擇是20年,然後也有人在20年內繳完,
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怎會吵成這樣?.(恕刪)


原來如此.那我更確信這個政策又是雷聲大雨點小了.原本我預估房價大概又要往上漲了,經版大一提醒,我想一堆想在此時此刻衝去投資房子的人可以醒醒了.因為等這話題風潮一過,房價看跌的趨勢應該不變.

亮哥+ wrote:
原來如此.那我更確信...(恕刪)


希望上天能保佑你
有聽到你的願望
Maine wrote:
大台北土地集中在少數財團手上,這還不算寡占嗎?...(恕刪)

沒錯,但是台灣人很健忘,應該回頭想想,國有地賤賣,是從何時開始的?
國有地其實本來就不該賣,而應該只有"承租權",這樣日後時間到了改建不會是問題,
都市景觀也容易控制,更不會產生我之前說過的"抽到國宅就如同中了小樂透"一樣的結果.
國宅基本上定下的那種薪資條件,相信很多北市雙薪的白領家庭都不具資格,
結果就是造成目前國內稅交較多的白領,向上爬有一段距離,而政府又只照顧下面層級的,
間接的就會造成M型化,也就變成所謂的"新貧",很詭異是吧?但這就是現實.
我會直覺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擺爛就好,反正到時候"政府"來救的就是那些"符合條件"的,
千萬不要太努力,高於那基準就喪失了"國宅小樂透"的抽獎機會,這種中籤率比樂透高很多,應該也比刮刮樂好中,
(雖說我沒真這樣做.... *_*....)
chihung1105 wrote:
以前就有30年貸款期,沒錯
但要貸30年好貸嗎?額度有這麼高嗎?
問題是出在政府的心態...(恕刪)

唉...當銀行認為您的償債能力不足,自然就不肯貸款給您,
這樣?又關政府心態啥事?與其哀怨,不如把自身條件搞好,
有能力靠能力,沒能力靠關係,啥都沒有?誰當政都一樣,沒救.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shellpig wrote:
後來才知道原來只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狀況而已...
...(恕刪)


其實這個方案實施還是有差

對公股行庫的放款端而言

上面會有壓力叫他們要盡力貸出這些優惠貸款


民營銀行

我就不知道了


老百姓買不買單

就看後續囉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HaHaSue wrote:
其實這個方案實施還是...(恕刪)


有差是有差,但我想真正想貸30年的那些需要被幫助的青年人,面對現今高房價的高頭期款,應該也無力付出,勉力湊齊頭款,恐怕也過不了銀行的30年貸的信用風險評估.
而有能力付頭款者,既然以前用不著30年貸,想必未來也不太會用到30年貸.
所以房價到頂後的下跌大趨勢應該還是不變.
唯一可能影響的應是短期內,有些頭腦不清楚一窩蜂栽進去買房的人會比較多而已,對建商去化現有餘屋有莫大幫助. 結論,像另一篇說的自立自強,人一生有一間自住的就夠了,其他非理性的投資夢想就免了吧!
強調個人能力要提昇的大大們
小弟相信您有這樣的能力 能耐 機運
而您也成功了 但是 能如您成功的人 又佔幾成呢
每個人都需努力 這無庸置疑

社會上有各種階層與能力的人 不都是如您出類拔翠
政府也應提供這些努力的人 合理負擔得起的房價
(眼高手低之人 自有市場機制淘汰)
而不只是將年限拉長久 補貼利息 就希望問題獲得解決

以前 政府補貼利息 並沒有被炮得慘
但以政策性要求或宣誓可以用 30年償還時
表示政府無力或無心解決房價高漲的事實
才是令人憤慨之處啊


拜託去翻一下經濟學課本好嗎
瞭解一下獨占、寡占、獨占性競爭、完全競爭的定義
每一項商品或勞務因其需求性而有不同的價格彈性
而每一筆土地及房屋都不會是一樣的
怎麼說是寡占呢?
市場價格就是供給線與需求線的交點
是一個社會對房屋價值的均衡價格
一間房屋的賣價如果無法被接受
待價而沽又能撐的了多少??

政府的施政不應該只有一個觀點
而是一個大原則下
裡面大大小小的政策都可以做調整
健全房市應該是要讓價格合理化
也讓想買的人更容易圓夢
否則一味的打壓房價
豈不是讓社會的整體財富下降??
奢侈稅就是為了遏止投機客的動機
而優惠利率是為了讓需要的人可以選擇
我想並沒有非常衝突的地方吧
畢竟申請優惠貸款也是有其資格限制
如果政府全面取消優惠貸款、提高貸款門檻
價格雖然會因此降低了
可是也讓許多購屋自住的民眾更難入手了
當然每個人看事物的觀點皆不相同
可是不管什麼政策都是兩面刃
沒辦法去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與期待
這720萬的額度和卅年的還款期限
都是原來就有的政策
只是把原本的兩者擇一變成可以合併申請
銀行依舊會審視貸款人的還款能力
所以能夠符合限制而受惠的人
並沒有想像的多
能夠影響市場價格多少??
我非常存疑

政策要讓價格合理
也要讓人民有財務規劃的方案選擇
重點是不管價格為何
總體經濟要持續成長
只要做生意的人
應該都有感受到買氣的熱絡
觀光業和很多的服務業感受應該很明顯
(很多觀光景點的商家都說現在天天在過年~~)
而受薪階級的薪水
因其調整會有短期的僵固性
資方會觀看利潤增加的幅度及其延續的期待性
所以短期只會反映在業績獎金上
臺灣的未來會越來越好的
大家要有信心^^


Maine wrote:
大台北土地集中在少數財團手上,這還不算寡占嗎?

只要找的出一個市場具有資訊不對稱的現象,房市就可以允許資訊不對稱?

拿毒品跟強盜的例子,是在說明買房子這件事情
是受 "大環境" 與 "個人問題" 兩種因素影響的

你一直舉自身能力的例子,講了這麼多,就是想把房市問題完全歸因於 "個人問題"
忽略買房的人是同時被 "大環境" 與 "個人問題" 兩個重要因素影響
我自己的感覺,這種說法逃避房市失靈的現象,有一點點在 "模糊焦點"哦!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