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如果是你,會怎麼做,買房或不買房?

我挺能了解他們的狀況,男方工作有鐵飯碗背景,可安穩到老,女方是民營企業的老助理,雖然曾一度被擺到裁員名單,但也挺過去了,倆人都是死薪水,老實說扣掉勞健保和自提退休金,倆人月淨收有10萬算很不錯了

我也和他夫妻倆提過房租偏高的問題,但他倆重視整個家庭和小孩的生活及學習環境,這點挺難讓他們改觀!在我眼哩,撇開他們沒有自己的房子,這一家四口過得還挺幸福愜意且和樂,稱得上模範家庭

ps.租金是否真的偏高,就我實際去他家看過的想法是覺得還好,他的30坪是指室內實際使用坪數
不包含陽台雨遮和其他公設等虛坪,若都算進去,權狀坪數應該有超過40坪

該怎麼說呢?並非這對夫妻不理財,而是男方外地北上工作,家裡又沒富爸爸資助,一切從零開始
聽我這朋友說法,當年他只帶著當兵存的十幾萬到台北打拼!早先工作存的錢都用在生活費和結婚上了

娶的老婆還算貼心且刻苦耐勞,只可惜學歷和工作普普,家裡也沒甚麼錢,嫁妝自然沒幾樣東西..
幾乎是兩手空空嫁給我這朋友

對了!各位的留言我已叫朋友看過,雖然網路言論的效果有限,安慰或鼓勵成分較高,但他仍謝謝各位
而他兩夫妻仍堅持要買就買在北市,並撇開士林內湖北投等離他工作和小孩學校較遠的區域

他倆夫妻也很清楚現階段500萬頭款去買符合他倆期望的房子有難度(30坪3房)
所以打算把500萬放定存或穩定獲利的基金,繼續和台北市房價耗,耗到買得下手為止吧?

能說我朋友眼高手低嗎? 好歹他也是個月收入6萬多,有碩士學歷的中產階級..又天天老實工作
雖說我自己的經濟狀況比這朋友好,也沒有他的問題,但有這樣一個品行正當的好人朋友在自己身邊,多少讓我覺得社會對這樣的正當家庭有些不公平,但又能怎麼辦?坦白說交情再好,我有多的房子也不會讓他住,更不用說資助他買房了,很多事還是得回歸現實




不用捨近求遠,
過去式的Dram
進行式的LCD
未來式太陽能



shu0812 wrote:
我是沒聽過商品成本增加卻不會反應在銷售上的說法啦~
繼續租屋吧,不懂得取捨就是這樣,建議搬到比較便宜的地點
四萬的房租負擔太大了,除非他們一個月有賺到16萬左右,不然房租所得比實在...

zenith0111 wrote:
我挺能了解他們的狀況...(恕刪)


沒錯就算你再有錢有房也不可以幫他, 萬一對方不喜歡之類的將來會很很麻煩....

只是我覺得你朋友的錢都被自己的"死腦袋"給浪費掉了

真的是浪費喔

為什麼一定要住某區, 什麼樣的房子才能給小孩好的學習環境?
這是很多家長的藉口與迷思, 自己喜歡就說不要牽拖小孩子進來

他們目前的房子真的很貴, 真的為了小孩的將來著想, 不如搬到新北市買個800萬以下的房子, 貸款沒多少, 只要幾年就可以還清, 將來可以存更多錢給自己與小孩, 萬一有什麼事發生, 至少有房有錢.

學區? 在台北的時候住過學區, 我發誓將來一定不要住學區, 生活品質低落, 因為學生吵的要死, 家長一來接小孩就把馬路賭住, 大學生則是整天打麻將, 隨意亂停車, 三更半夜電視開的超大聲, 看a片也是一樣.....

搬家對小孩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小孩應該不是那麼脆弱的生物, 他們自己會去適應新的環境與生活, 而且搬家也可以讓小孩有面對環境改變的經驗, 對將來只有好沒有壞, 難不成你朋友把小孩當王子公主在養? 這樣的小孩將來才會有大問題!!

小孩的成長真的要家長自己多付出心力教養, 靠學區靠學校都沒用, 不會教小孩子讓他們住到帝寶也是教不好, 懂得教養, 住在酒店妓院隔壁也可以出人頭地.....總之, 小孩的責任是父母的, 不是房子, 不是地點, 不是學校, 更不可能是鄰居的責任!!

賺10萬花4萬在房租....我以前住過北市的景美捷運站附近走路不用三分鐘到站, 40坪4房才20000, 我知道自己租的有比較便宜, 但是付近的行情都在3房15000~24000左右, 後來搬到萬芳醫院附近32坪3房18000. 都是在學區, 我並不覺得學區的生活環境對小孩比較好....況且你的朋友應該沒住過其它地區吧, 他們怎麼知道好不好? 但是光從經濟方便來看, 搬到別的地方是比較好的!!


Zenith 大大:你好!!
我的個人建議如下:

可以購買 麥帥新城,行善路 25巷,我四年前買的價格是870萬,購買時間為 2007年2月,現在的成交價格約1300萬-1400萬(沒裝潢)左右,有裝潢1450萬-1550萬(有裝潢)左右,房屋權狀39.6坪,室內約25坪,還有一個坡道平面車位 600*250cm !!

過一個麥帥一橋,絕不塞車,可以到南京東路五段,這邊就是松山區,很方便!!

不要考慮汐止,會塞車,除非每天走潭美街上下班!!

如果你朋友還有一些問題,都可以問我,我不是仲介!!

PS: 你是 Zenith 的愛好者嗎?


Tim


zenith0111 wrote:
我挺能了解他們的狀況...(恕刪)


也不是年輕人了~
也是高學歷,工作到一定程度了 ~
問題點在哪也知道
思維跳脫不開拼一下,很難吧!
家庭收入攤開來看,這租金支出絕對太高了~
如同你說的
節流無法就開源吧~
撐下去~
我的部落格 *桔子本舖* http://blog.xuite.net/jyi.shieh/jyi
hittaku0413 wrote:
這...會不會租得太...(恕刪)


我身邊跟板大所述夫妻收入差不多的朋友,有些還是租1個月8千的獨立套房先窩,也有拿的出自備款的就買房子了,月付房貸大約是2-3萬左右,房屋總價都在1000萬內,當然這價錢,一看就知道不是北市

但我朋友年輕板大夫妻10歲,也就是說倆人淨收有10萬的狀況下,沒有聽過有人租4萬的房子的,倒是有聽過繳5萬的房貸,不過人家兩間房

我覺得一直租房子租到40歲後才想要買房,之前付出的租金已經相當可觀,加上累積下來的存款500萬,已經沒有當年的價值(通膨),還要買1500萬的房子,好像太吃力了~

除非板大朋友兩夫妻是公務員,如果是的話,就買吧!!!
這一篇非常的清楚,可以告訴大家,為什麼台北市的房價跌不下去 ~~
當然有幾個面向可以看,第一是當政府太誇張的重北輕南 政策下,有這樣的結果是剛好而己
台北市的吸力太強,連桃園都可以快速受惠 ~~ 當然這不是本篇重點 ..

第二就是當下 所謂台北人的想法。賺十萬,四萬用來當租金,也要留在台北市。那只能說是你朋友的取捨。孟母也是三遷,為的就是生活環境, 只要他覺得值得就好。

其實就是 有捨有得,如果你的朋友,沒有辦法改變想法,那這一篇就只能是取暖文了,40來歲的人了,也是公務員鐵飯碗了,就不用再來提社會公不公平了... 比這不公平的事更多了

提出幾個簡單例子 ,
1. 我爸是公務員,拿的也是死薪水,差不多和你們收入一樣, 我們家也是在高雄住著不到二十坪的宿舍過了二十幾年,不到二十坪,住四個人...為的是什麼,當然就是拼現金,留老本。當然完全沒有居住品質,真得很佩服他們那個年代的打拼精神
2. 我同學,中華電信,在永和工作,結了婚,馬上知道不可能買得地方子, 就直接在南崁買房,他們的薪水差不多和你朋友一樣。 他們不在乎環境嗎,男的也是公立大學碩士
3. 另一個同學,收入應該是你朋友的兩到三倍,在土城買房子,過得挺舒服的,不過他們應該是頂客族。
4. 近十個從台灣各地來台北工作的同學,年薪薪水約是你朋友的三到四倍,住在永和。

說再多也沒用, 有所取捨而己。要是我是你同學,早搬到台北縣了,何必死賴台北市。

公務人員腦袋真的比較死....

每天幾乎都作一樣的事情

不過這是他的人生 他年輕的時候不買房

老了房價炒上去了也不用去抱怨社會對他不公平

這樣就不公平那67~74年次這些30歲左右的年輕人不就要起義了....

而我認為要給孩子好的教育 不應該是學區

應該是多存錢用錢投資孩子~


租房子是比較省
但是沒有一種歸屬感
尤其是有家庭、小孩子的
少了房子,不夠圓滿

住不起臺北市
可以考慮遠一點的地方

大家也都是慢慢才爬進臺北市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