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echiny wrote:
兄實在有些矛盾, 一面喊五年來最佳買屋時機, 一面又說口袋深投資客大舉掃貨, 但是自己卻連一間也不想買?? 以兄的條件, 有房沒負債還現金滿手, 投資個一間存貨應該輕而易舉, 不能不說口袋不深吧?? 不想住也能投資賺錢呀, 怎麼淨推人下海自己坐壁上觀呢??
五年最佳時機不是我喊的.我只是認同從現在起到五月底,價錢是近期內最好殺最好談的時候.
另外,投資客在買是投資客的事,我並不是投資客,但如果近期內你想找房子,這些人也會是你
的競爭對手.我也說了,不急著買可以等年底,而我就是不急著買的人..
故..並無矛盾之處,更何況我是想買來住的,買來住的房子和買來投資的房子,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我想您應該清楚.故在不急的狀況下,等待好房子好價錢的出現,對我來說是ok的,這也是為什麼我
最近會很勤快的陪著朋友看房,雖然真正要買的是他,加減看一下,累積看房經驗,說不定會看到真
命天子..呵.
PS:其實陪看的過程中我有看到一間不錯的,許多方面都符合我的要求,無奈它的價格和後陽台我
不喜歡..><"
還有,買房之前,也要秤秤自己的斤兩,台北市房子動輒 1,2千萬, 月入個幾萬塊, 存款2,3百萬而已跟人家買甚麼房子?
在台北..就算是5年來最佳買屋時機 ,沒月入數十萬,存款沒個500,800萬,根本談不上買房子,是想打腫臉充胖子把自己壓死嘛?
陳小魯
不過沒經驗也要讀一下歷史吧,2000年時房產市場急凍是政府打的嗎?在這裡選擇性引用媒體、高談闊論哪位可以告訴我市場價格是可以打得下來的?氣球吹飽了不必用針指甲戳一下就破了,區區物理作用,你還當這是彈指神功呀!今天官員、學者、商賈、甚至市井小民都心知肚明這景氣泡泡是印鈔票拱出來的,哪有什麼真實需求啊?熱錢流竄,不敢做長久的資本支出,儘找些商品、證券炒作,甚至蠢到拿「不動產」作短線進出。銀行爛頭寸一堆又沒本事轉型,只能重蹈千禧年覆轍,與投機客同流合污,坐視潛在不良債權高築,卻忽視了這次大羅金仙恐怕也沒辦法了,上次還有金融營業稅減免及資本適足率緩衝期救命,這回倒要見識一下這些財團怎麼存活!Bern Sterns、Lehmen Brothers都會倒,台灣政府連QE0.1都無能為力,怎麼辦?再讓泡泡吹得更大?
認為政府過渡介入「自由市場經濟」的也要想想哪個經濟學說沒有政府角色?今天GDP的主要成分就是政府支出(或稅收),制定遊戲規則並確定市場「公平性」只能算其基本攻能。難不成要回到茹毛飲血、弱肉強食的原始人時代。什麼老K不老K的,今天這大泡泡再不處理,那接下來四年誰做都會像老布希,一事無成還被對手公開罵「笨蛋」!做房仲混口飯沒啥錯,但火車進站了不讓還要怪警笛聲太大,那真是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