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ki1234 wrote:會漲的類型:商辦:因...(恕刪) 那就是說在台北也是有很多不好的標的..商辦...豪宅.公寓才是主流..才值得買..那如果把同樣條件搬到台北縣..商辦..公寓..豪宅....哪樣值得買..哪些才會有機會上漲..
point9 wrote:請問中古華廈 與社區...(恕刪) 華廈多半是指戶數少(幾十戶而已),有電梯但是沒有管理員,公設也不多的那種!因為基地面積小,地下室多半是機械車位居多,管理費也不會很高!屋齡大約12-20年內。社區多半是指戶數多(2.3百到上千戶),有中庭及多項公設,有警衛室甚至有請總幹事。屋齡多在1-10年內(有些還在興建中),算是大型集合住宅。大概是這樣區分。
一般華廈是樓下可能有個管理員那種,大多是在規定建蔽率跟容積率之前蓋的大樓,這種大樓大概都有1X年的屋齡,住戶又多土地持份少,改建不易有錢人不會來買,所以這種產品我是看跌的;社區型是可能有好幾棟如A棟-F棟等等,所圍成一個社區,這種通常樓下有花園等等不算在容積內的社區廣場另外商辦搬到台北縣會不會有同樣價格?當然臺北縣很大新板特區跟金山鄉一定不同價,商辦主要是在ECFA的效應下所看漲的加上台北過去商辦價格是偏低的,北市商辦店面漲價是可以預期,北縣可能除特定區外其他就不會這麼明顯至於公寓跟豪宅,先說豪宅吧這是有錢人在買的東西,在經濟學來分析是量先價行的產品,簡單的由廣告看豪宅廣告大多是寫限量XX戶而普通住宅是XX萬元起,買的人不在意價格而在意有沒有擁有,所以豪宅地段跟稀有性是很重要的,隨著M型化日趨明顯,我想除了新板特區外的豪宅,有錢人還是會著重在北市的產品,北縣的環境能定義成豪宅的地方不多,有的話也只是噱頭豪宅如中和某建案最後公寓我看的點是"土地持份"這部分,台北市土地價格居高不下,這也說明為什麼北市老公寓會比中古華廈貴的地方,一個不動產是包含了土地及建物兩個部份,其中值錢的是在土地部分,建物是一個會折舊的東西,同樣坪數的公寓跟華廈,公寓土地持份可能有土地面積的1/8或1/10(公寓多半一層兩戶4-5F),而華廈就看一棟有幾戶,一層4戶10層樓的華廈概估土地持份就1/40,在台北市要生出土地還不如都更改建,所以老公寓價值當然會高於華廈,當然要先看老公寓所在的地是哪一種分區所臨的巷道有多寬等,若搬到北縣就沒這種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