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投資客實戰教學,這一次不收錢,我教實話。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帥大是聞人.. 在房地產領域中堪為翹楚..

我個人跟各位分享一個概念.. 在資本市場中.. 投資(甚至投機)無所不在..

以我作的行業.. 也是投資.. 其特徵是..

(1) 我不是出資人.. 我是方案擬定者及執行者..
(2) 我公司是以併購為手段.. 收購現有項目或工廠作長期運營..
做這個行業.. Marketing當然需要(也要靠一些運氣).. 但收購能不能賺錢.. 最重要靠"專業"知識及經營團隊.. 因此.. 不是每個"有錢"的公司都能保證賺到錢.. 以我最近一兩年接觸的案子.. 該公司投產時都在賠錢.. 他們的股東"認賠殺出".. 但為何我們敢出價併購.. 因為我們以"專業"預估.. 再進一步投入資金改造設備.. 可以提高運行效率.. 因此.. 我們出價了.. (當然實務上有更複雜的程序.. 法律的.. 財務的.. 技術的 .. Due Diligence)

講了我工作上的經驗.. 乍看之下似乎與在房地產投資不相關.. 我覺得.. 有一點相關.. 就是專業知識..

當大家都想躍居為房地產投資客.. 建議自我評估一下.. 你自己的專業知識夠不夠.. 投資不是每個人都賺錢的..

像我負責的案子.. 萬一真的虧了.. 那是我股東的錢.. 最多我沒工作了.. 但各位想躍居為房地產投資客的版友.. 你們可是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啊!!!
1.問題一
當時買進價錢1100萬元 ,請問這一間房子當時行情約在那裡,
自住的買方會出價在那裡:
這是一個深度的問題,很難答對。除非你是老投資客。

Ans.大約九百五十~一千零五十萬但不會超過一千一百萬
原因是只要搶的到或要減少競爭對手稍微高一點市價快點買進才是上策
在靠拉皮後的價差來彌補當初高於市價來買進商品的價差

2.問題二
4200萬元是最高價,請問第二高價約在那裡

Ans.或許沒有第二高價這個問題.
原因是只要高於自己預估的獲利就可以丟了!在找下一個可以賺到錢的商品
所以不需要考慮第二高價出的價格

^^|||小弟不是投資客~只是想瞭解投資客在想什麼

囧rz.........沒錢買房子
回答帥大問題...
1. 800 - 900 萬
2. 1100 - 1300 萬
吳馬克 wrote:
1. 950萬

2. 1100萬

...(恕刪)


我也這樣猜
黑羽斷翼 wrote:
1.問題一當時買進價...(恕刪)


內行

本例若投資客用1100買的要是報給一般投資人應該沒人敢買……利潤高的大部分是有糾紛或麻煩需要有一定的人脈……

物件多是精華區透天產品一樓還要是能作店面使用

整棟拉皮電線水管換新(要有施工團隊 )

樓上切割分戶設計成精美套房(1+1房)很專業…搬家入厝只要一卡皮箱

1. 1800w市值

自住買方不敢買

2. 5000w完銷

賣了店面投入的資金就已經回收十之八九

沒有第二高價(熱銷)如果有第二價不會向下降,再次拉高售價會是個常用的方法

時空環境不同這著現在不太管用也落伍了、物件的取得不容易是主因
正港帥過頭 wrote:
點進去看黃文雄 今...(恕刪)

我也來拜師求教
1.1000~1100.
2.3000~3500.
感謝大師不吝講解!!
黑羽斷翼 wrote:
1.問題一當時買進價...(恕刪)


內行

…………………

重覆發文…抱歉!!
黑羽斷翼 wrote:
1.問題一當時買進價...(恕刪)


內行

……………………

重覆發文…抱歉!!
1.問題一
當時買進價錢1100萬元 ,請問這一間房子當時行情約在那裡,
自住的買方會出價在那裡:
這是一個深度的問題,很難答對。除非你是老投資客。
飆漲初期,狀況未明: 行情在1100w~1150w (行情價或95折買.)
飆漲中期,長多確定,銀彈漸豐: 行情在1000w到1050w 之間,(行情價加5%~10%搶貨),帥大問的是這個吧.

自住客出價約行情的8.5~9.5折,也就是 850w~ 950w.
投資客永遠比自住客出價高,所以不追價的自住者買不到 !?


2.問題二
4200萬元是最高價,請問第二高價約在那裡
3500w,這一題沒頭緒,猜的,1700w的裝潢見仁見智吧,不見的好轉嫁,
1000w上下的房子怎樣的裝潢可以花上1700w? 這比例果然非我資質所能想像.

認識某位老闆8000w 的房子(預售屋就是了),裝潢預算抓約1000w ,八分之一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