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一樣有虛坪,早期建物看起來單純,所以一般人對於以前的印象就像是買幾坪就是幾坪,單價多少就是多少!但到底住戶到底是share 0%還是5%其實你也不知道,建商依然有偷吃的空間。
只是隨著公設越來越豪華,人當然就會檢視放大,在說不準的情況下,自然產生如同網路上流傳的不同房屋類型對應著可能的合理公設範圍!但你還是不知道建商多吃1%還是5%利潤。
於是房產不負眾望修正後,虛坪、實坪採分開計價,例如:
室內面積幾坪xxx萬費用
共同面積幾坪yyy萬費用
車坪面積幾坪zz萬費用
車道共用面積uu 萬費用
總價=xxx+yyy+zz+uu
於是乎天下就太平了,居住就正義了,建商不能偷吃%了!

其實大家對於建商的不信任,在怎麼換個算式,也是換湯不換藥,而且就算回到所謂的「公寓」風格,依然會有人嫌怎麼賣的更貴還沒半點有用的公設,一直鬼打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