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w5118 wrote:很難理解, 什麼叫做...(恕刪) 以使用執照來說,不同時期完工的建案適用的法規就不同。越後來的法規,考量越多,規定就越多。這也許是為什麼現在很難看到以前那種公寓的新建案吧?一樣的作法拿不到執照,用符合法規的方式建,價格又太高。
bluenine wrote:吳揆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嚇的將 話吞回去了一般好百姓 怎麼有能力反對公設反對公設 倒不如反對 現任政府要政府下台 還比較簡單 所以您的意思是 現在的政府下台公設就能不算錢?????
johnnyw0719 wrote:大大同意公設的價錢應...(恕刪) 國外怎麼做就照辦就行了 ~~~只不過電梯 樓梯間 停車場走道 不應該算是公設提供出入口給用戶本來就是應該的事~~難不成叫住戶穿牆或用飛的進屋嗎?國宅也不過25%公設,,雙電梯外加一大停車位現在公設40%都花到哪去了?????
我有兩間房子 我比較懶 需要有電梯說明在下認為兩者的差異鄉下獨棟透天(有電梯)1. 獨棟電梯保養費一個月18002. 沒時間倒垃圾3.小朋友老要往外跑(花錢)4.打掃很痛苦5.客人來也只能帶去外面6.無安全防護7.整棟自有 可隨時改裝改建汐止小坪數電梯公寓1. 維護費公寓共同負擔2. 垃圾專人處理3.小朋友在公共空間有遊樂器材也有專人看著4.打掃只需整理自己小空間5.可以在接待大廳接待客人打屁聊天吹冷氣喝飲料6.警衛&警報系統7.我喜歡游泳 不用出去花錢8.建物管委會掌控獨棟跟公寓價錢差不多 月費也差不多花錢買公設 但我住的安心 你呢?那些公設也是你的財產之一只是你能不能接受花錢而不是一人享有每個人看法不同 立場不同
吐司羊 wrote:政黨輪替多幾次 台灣...(恕刪) 能美好 才有鬼選來選去還不是 都是台灣人台灣人 當政治人物不都是那個鬼樣????會變美好 是神話~~~ 清醒一點吧~~我家沒游泳池 對面的大樓有,最近看對面的 玩的很高興 就有點小小的羨慕而且 我的車位 算在公設裡,但有另一張車位的權狀 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
其實公設部份計不計價,個人覺得並不會影響你最後購買的總價。現在建商在推案時應該早就算過他的最低收益。並不會因為公設不計價,總價就願意下降。所以消費者只能自己好好盤算值不值得囉。如果真的強制建商公設只能用送的不能計價。我覺得到時可能就會出現很多公設做的亂七八糟,但建商說贈品不保固的糾紛。照理說好好管理這也不是不能避免。只是大家覺得我們政府有辦法好好管理嗎?現在要用錢買的消費糾紛就已經一堆解決不了。更何況是所謂"送的"。反正都是要你掏錢,不管公還私的都當做買來的比較好啦!
hsiacc wrote:其實公設部份計不計價...(恕刪) 如果是這樣也好啊 至少讓我們知道現在房價是多貴 回歸真實價格也不用一天到晚聽人講說台北房價跟其他城市比有多便宜透明就減少上下其手的空間...覺得不透明也可以接受住得很開心的就沒甚麼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