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分享:台灣高房價的幕後黑手

一般人的稅愈來愈重,但財政卻沒有改善。
---->當然不會改善,因為增加的稅收都被拿去付公務員退休金及十八趴了。

解決個人房屋持有過多的問題,很簡單,國家政策制定:一個人最多只能有一間房,

並且年齡要滿22歲,才可持有,有高於一間房的人,每多一間房,按實際市場價格課25%~55%的稅,

每多一間房採累進稅率,

市場價格不需要問屋主,以實際當地市場價課稅。

台灣的政客不是不知道如何解決,是不想解決,政商勾結,狼狽為奸,正是台灣人受害的寫照。





台灣高房價的幕後黑手

為了了解台北市國有土地標售後的實際使用情況,《天下雜誌》採訪團隊,從媒體報導與國有財產局,整理出過去十年,公有地標售每坪最昂貴的前五十筆土地,一一向建商詢問,或騎著機車做現地查訪。結果除了兩筆土地未找到,發現共有二十二筆土地尚未開發,其餘二十六筆正在或已經興建了住宅。二十六筆中,只有三筆建案提供四十坪以內的住宅,有十八筆是大坪數的房子。換句話說,台北市已被標售的公有地,有將近八成,不是被養著,等待漲價,就是蓋起老百姓買不起的大房子。這些土地,根本沒有進入一般老百姓買的起的住宅市場。


而政府壓抑高房價屢屢失效,導因於始終無法觸及高房價背後,最根本的土地問題。以公告地價課稅,長期持有土地的成本太低,才是房價問題的核心關鍵。


建商養地惜售 造成平均房價不斷飆漲

建商買進土地卻不立即開發,待價格上揚後再推案或直接交易土地套利,在台灣房地產業早已不是新聞。然而如今以台北為首的台灣都會區,建商搶地養地的情況,似乎到了連政府都難以控制的嚴重程度。

根據統計,光是去年全台存貨(包含未開發土地及興建中或待售住宅)前十二大建商,手中就持有價值超過兩千二百億元的未開發土地或餘屋。平均存貨佔總資產比例高達七五%,較三年前升高了五個百分點。建商拉高存貨比重,養地、惜售心態明顯。對一般購屋族造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不斷飆高的房價。即使房屋賣不出去,建商也不願降價。其中尤其以台北市區最為明顯。


土地稅制落後,是台灣人囤地、囤房嚴重的主要元凶

依據現行稅法,企業土地交易所得免徵營所稅,長期持有土地,每年最高更只要繳納千分之五十五的累進稅率;並且按照遠低於市價的公告地價課稅,養地成本低就是促成財團養地的最大原因之一。此外,國內近來的低利環境,降低融資成本,也間接助長建商養地。根據央行最新統計,目前五大行庫新承作房貸放款平均利率為一.六六八%,已是近十年新低。

台灣已成為養地天堂,國家資產搶救連線成員張維修就憤怒的說:「囤積大宗物資是刑法,要抓去關;為什麼囤土,這種沒辦法進口,又稀少的民生物資,我們還要幫他省稅、給他獎勵、還借他錢?」。
買不起一個窩,讓人民很痛。所得稅也沒少繳,國家財政卻愈來愈糟,更痛。



勞工稅重,企業和富人稅輕,企業還要再減稅,台灣已淪為不義之島


攤開每年政府所收的綜合所得稅來看,其中七二%是來自薪資所得,這個比例,在全世界幾乎最高。也就是說,每個月領死薪水的受薪階級扛起了絕大部分養國家的重擔。

很多真正的有錢人,其實稅繳的很少。根據五年前,財政部唯一公布過一次的資料顯示,台灣最有錢的四十名巨富,有八人一毛稅都不用繳,十七人平均只繳一%的稅。

在台灣,企業愈賺錢,稅負愈輕。《天下雜誌》最新統計,已公布二○○九年財報的上市櫃企業,最賺錢的十家,賺的錢只繳了九.九七%的所得稅。十五家獲利三十億以上的企業,稅率也不到一○%。有獲利但沒繳一毛錢稅,退至有退稅的企業,有五十四家。比一般上班族動輒高達二一%至三○%的所得稅率,低很多。這麼多數字,只為了說明一件事:勞工稅重,企業和富人稅輕。而今天,政府告訴民眾,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為了減稅救經濟,企業稅負還要再減。

其實台灣的稅制,問題不在稅率,而是在於不公平、租稅優惠太多和漏洞太多。從企業租稅優惠、到股票和不動產交易所得稅的三大漏洞,一日不補,民眾的剝削感一日難除。從今年《天下雜誌》所做的「二○一○稅改大調查」結果也可以看出,租稅不公,就是民眾憤懣不平的重要來源。


超過五成民眾認為台灣稅制不公
四月十四至十七日,《天下雜誌》調查中心抽樣電訪一○八四位二十歲以上民眾,結果顯示,有七九%的人同意有所得就該繳稅。但有五四%的受訪民眾,認為稅制不公,只有二四%的人認為公平。
認為稅制不公的人,有七九%集中在「有些人有很多避稅管道但薪水階級幾乎完全無法避稅」、「企業有太多租稅優惠」、「富人賺很多但稅金佔收入的比例很低;一般人賺很少但稅金佔收入比例很高」、「有錢人不用繳太多稅」、「軍公教 人員可以不要繳稅」以及「稅制對勞工階級不公平」等六項。



七成民眾認為稅改對企業與有錢人有利 近六成民眾認為政府不照顧一般老百姓

對於政府將營所稅從二五%一路降到一七%的新政策,有四三%的受訪民眾認為不公平。並有七成的人認為,這兩年來的稅改,對企業和有錢人愈來愈有利。而且,有近六成的人認為這兩年政府不照顧一般老百姓。
減稅真的能救經濟?千億財政赤字誰來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克魯曼,就曾指出減稅像注射嗎啡,很容易上癮;過去二十年,美國的紀錄從不支持減稅對經濟供給面有效。但兩年來,馬政府對企業界、富人端出一盤盤租稅減免優惠,近日又為了「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後,彌補大企業沒有了研發等租稅抵減所造成的稅負增加,政府決定將營利事業所得稅,從二五%降到二○%。並且,為了和在野黨提出的一七.五%稅率拚場,行政院版的營所稅再降到一七%。


這所謂的「一七%加一加一」方案,即將在週五的立法院內通過,也將成為中華民國史上最大的減稅案。這減稅案發生的時間點,卻是中華民國財政正處在八年來最槽的時刻,年度財政收支從四年前的盈餘近四百億,變成五千億赤字。

台灣需要公平的土地稅制以及房價透明化

為避免炒高房價囤地養地,首先,不動產交易應該要按實際交易價格課稅,台灣的困難在市場不夠成熟,房仲制度不夠全面與透明。學者指出,先進國家不動產交易都透過經紀公司和銀行交易,所有的資訊政府都能夠掌握。「長期看增值稅還是一定要取消,回歸到所得稅裡去。政府要想辦法把掌握交易資訊的前置工作一步步做好,按實際交易價格課稅是水到渠成的事,」一名前朝政務官指出。

再者,取消所有租稅優惠,擴大營所稅的稅基,同時復徵證所稅,並按實際交易價格課徵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充裕國庫,做各項提升台灣的投資,才是真正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打房只有用租稅的方法才是正確的。
帥大說的沒錯,各式各樣的限制都沒有課稅來得強

房屋棟數限制,這個人脈好的就不成問題了。

不然就開個課,吸收一下熱血的年輕人,人頭就源源不絕了

現在網路開房產課的還真多啊~~

連台中有點名氣的Dr.city,

都要進駐台北開課了說~~~
稅制不公也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源頭在只要有選舉就會衍生出政治金錢,相對地就要有回報,給予財團好處

政策又不鳥你,十大民怨之首房價問題也沒有解決,人民唯一只有選票能動,有人說有一邊比較顧經濟我想

這幾年就有感受,實質下降也沒有調薪,企業賺錢卻不調薪,政府又說好轉......矛盾

另外一邊光是誰要出頭選2012就吵翻天,臺灣基層真可憐



jim_raynor wrote:
帥大說的沒錯,各式各

吸收一下熱血的年輕人,人頭就源源不絕了

...(恕刪)



你以為政府是白癡啊~~~

炒房客的動作都在政府的眼皮底下,逃不掉的,

只要房屋的所有產權人想要轉移至第二者(不管是不是親屬,包含直系。),

就自動產生房屋交易稅,

如果是買方的第一間房且是生平第一次交易房產,

按市價課不到5%,甚或更低,看政府如何訂定,

但若有人要玩人頭遊戲或私下贈與,

此房屋交易後三年內(避免有人炒作),再度轉手,馬上提高賣方至25趴交易稅,
標的房產採累進稅率,也就是每間房子都有身份字號,
此房產的交易只要是轉手,均有二十年紀錄可查,

也不需過問交易雙方,直接按調查的市價課稅,

如果有笨蛋到被當人頭的話,這劃屬於個人信用部份,

玩弄信用,政府也可以加修房產交易條款,個人"賣出" 房產達4次以上(或更嚴格,房仲業除外),

以後此人只要交易房產的房產交易稅,可適用稅率---30趴起跳。

你以為政府是你家開的啊? 想怎做就怎做.........

買不起北市, 那就買其他地方啊! 幹麻硬要和在地人爭?
離鄉背景, 拋棄父母, 這算孝順嗎???


stanphill wrote:
你以為政府是白癡啊~...(恕刪)

lienly wrote:
你以為政府是你家開的...(恕刪)



政府是台灣人開的,就看台灣人如何表態?

你無所謂,政客當然更無所謂。

就看做不做而已啦~~~還是台灣的政客都是裝聾作啞之輩!?


食、衣、住、行,無一不是人民的基本需求,

現行政府都應該要秉持憲法,實現過去政府所宣揚的三民主義。


stanphill wrote:
你以為政府是白癡啊~~~

炒房客的動作都在政府的眼皮底下,逃不掉的,

~...(恕刪)




炒房客的動作都在政府的眼皮底下了阿!?












那現在政府到底在等什麼?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中南部一堆便宜的房子 台中市區一坪6/7萬多的是
錢賺得少就住中南部吧 認分就能快樂
高房價、少子化、教育品質逐日下降、失業率高升、勞動市場薪資及工時惡化


其實,這一切問題的解藥或說鑰匙,是在政府的手上,

現任的政府做的是甚麼事?

民意代表(立委、地方市議員)與土地商、建商,

官商勾結,狼狽為奸,

不去立法(積極不作為),來節制房市、空地的炒做,致使一房難求,

人民買了房,

排擠到一切的消費支出、生活支出、教育支出、醫療費用、交通費用,

台灣人的房貸佔年所得的比例之高,高於美、日、英,

台灣人的生活變成屋奴,對生活越來越不滿!!!

所有的錢被不肖的建商、投資客(包含個人、壽險業、銀行,土地轉手淨賺四十個億)賺走,

政府是大幫兇,事後故意地課不到稅(總有藉口,想想看銀行的營業稅,幾趴!!!),

長期下來,國庫空虛,還恢復十八趴,只顧公務員,

政府到底是照顧台灣人的政府???

還只是財團、建商、公務員的政府???

台灣年青人們,
領那十年不曾上升的薪資(比大陸還糟,勞工市場惡化。),
整天窮忙,心情大壞,
天天跟交往已久的女友大吵(更多更多是離婚),最後分手,
生得出個屁????

這個惡性循環持續下去,我們的笨蛋內政部長---姓江的,

卻用我們辛辛苦苦的納稅錢--百萬,徵一句毫無作用的爛標語,這政府是吃屎的嗎????

還國安層次咧,有那只有帥的笨蛋總統,你以為ECFA能幹嗎???
黃金十年???(錯,是謊言十年來了。)

台灣人們,我們都活在被算計的狼狽為奸的循環裡,能跳脫的出來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