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公營行庫開始打壓投資客..

所以你覺得房價透明化以後,方便政府課稅這樣投資客的成本大增,就不會有投資客了是嗎??大家有沒有想過,投資客幾乎都在北部.....因為北部需要買房子的人多所以會有投資客,所以除非需求減少,否則投資客不會消失...但是政府一課稅,全台灣都跟著市價課稅....大家需要先付出代價.......
calvinshiu wrote:
所以你覺得房價透明化以後,方便政府課稅這樣投資客的成本大增,就不會有投資客了是嗎??大家有沒有想過,投資客幾乎都在北部.....因為北部需要買房子的人多所以會有投資客,所以除非需求減少,否則投資客不會消失...但是政府一課稅,全台灣都跟著市價課稅....大家需要先付出代價.......
...(恕刪)



我沒說過房價透明化的目的是要減少投資客阿

就如同我沒說過房價透明化可以讓房價降低一樣

我從一開始就說房價透明化是要讓市場機制確實運作

簡單說

房價透明化就是要產生比價效應,讓買賣雙方攤牌,看看大家手上籌碼有多少,誰也別想唬爛誰,要買不買隨便你。


所以,買貴也是你自願的(因為你確實知道你買貴了)

隔壁棟樓有人老是拿『房價不透明情況下所形成的交易價格』說這仍然是買方在交易當下認為的合理價格,其實這是有問題的。

唬爛來的成交價格怎麼可能會是買方認為的合理價格呢?

如果買方知道他當時被唬爛了,他才不會覺得這價格合理哩!

簡單說

交易時你明明知道你買貴了,偏偏你就是要買 → 這才是買方所認為的合理價格


至於跟隨市價課稅又如何?這些人有這個錢買賣房子,難道沒這個錢繳稅?

如果你是擔心稅金會被賣方轉嫁到買方身上

在市場價格透明的前提下,賣方想把稅金灌到成交價上面,也是要受到其他賣方的市場競爭的,這不就是真正的市場機制運作起來的結果嗎?

房價透明化除了比價效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比價之後所帶來的連帶效應,然後就是一連串的市場修正

把欠缺上述機制所造成的『台北房價高高掛現象』,誤以為是由供需法則所造成的結果,會讓你在鑑價上面造成很大的誤差,尤其是在台北縣市二三線地區......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nicebalabala wrote:
動作只會越來越猛,後面好幾套劇本都寫好了!
...(恕刪)


我很希望你說的是真的

劇本就算寫好了

也要演出來才行阿!!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會比鄉土劇精彩嗎??好像某台鄉土劇也是演建商的故事
你想繳我卻不想多繳啊.....剛剛回去翻了一下契稅是6%,也就是你買1000萬的房子要繳60萬的契稅。而且每年都要繳地價稅與房屋稅。政府當然跟你說好處,不過,明明房價高漲的地點就是台北縣市的的精華區。但是,稅收是大家都要一起增加。你覺的不會有另一波民怨嗎??
HaHaSue wrote:
至於跟隨市價課稅又如何?這些人有這個錢買賣房子,難道沒這個錢繳稅?

如果你是擔心稅金會被賣方轉嫁到買方身上

在市場價格透明的前提下,賣方想把稅金灌到成交價上面,也是要受到其他賣方的市場競爭的,這不就是真正的市場機制運作起來的結果嗎?

房價透明化除了比價效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比價之後所帶來的連帶效應,然後就是一連串的市場修正
calvinshiu wrote:
稅收是大家都要一起增加...(恕刪)


那也是少部分的人會增加稅加,交易價格透明化後,買到不合理價錢的機會就變少了,既然你買的房價不再是高昂的炒作價錢,何來的增加稅收呢??
你不公佈買的價錢,沒人會強迫你,但是政府會公佈你住的那條"路"上所有買賣物件的成交資料,給下一位準備入住此路段的人參考。
另一波民怨??恐怕會是建商、投機客他們才會有怨言吧??若不是既得利益者,何來怨言??普羅大眾都不是這波房市高漲的既得利益者吧?


calvinshiu wrote:
你想繳我卻不想多繳啊.....剛剛回去翻了一下契稅是6%,也就是你買1000萬的房子要繳60萬的契稅。


契稅是以申報契稅金額(房屋現值)×契稅種類適用之稅率=應納稅額,如果你買賣的價格比房屋現值低,可以選低的繳納;你的1000萬的房子不知道是哪個縣市的,如果是竹北的新屋,大約是6萬元左右,沒你想像的高,當然如果政府要以市價來課稅就不同了
calvinshiu wrote:
不過,明明房價高漲的地點就是台北縣市的的精華區。但是,稅收是大家都要一起增加。你覺的不會有另一波民怨嗎??...(恕刪)



別處有房價高漲嗎?

如果別處沒有房價高漲

那稅收負擔會比以前增加多少?

更別說其他地區根本也很少人在買賣房子了,還不就是集中在特定幾個縣市而已

要加也是加在台北縣市精華區那些購屋人(其中有很多都是投資客)的頭上不是?

更何況

整個政策如果落實,應該是可以遏止炒風的,說不定因為這樣就可以讓你買房子少被坑上百萬

少被坑上百萬 VS 省六十萬契稅

你要選哪一個?


不過你不用擔心啦

現在這個政府短視近利,才沒那個魄力改革整個不動產租稅政策,投資客炒地炒房的成本還是會一直很低的......


你或許很站在買方的角度來想

但是如果巨觀一點,從整體國家財政、租稅公平、市場健全、金融安全的角度來看,我還是希望經建會主委的那些改革建言可以落實,長期來說對這國家跟人民都是好的。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公告現值跟市價的差距很大,以我的地點來說,稅率差約10倍....我的稅會從6萬變成60萬......如果南部3,400百萬的房子來說也要繳10幾萬至20幾萬...原本可能1萬多..你覺得增加很少嗎??其他地區很少人買賣??高雄桃園台中呢??那裡的房價跟台北差很多啊.....但是買賣的人會少嗎??你說可以讓你買房少被坑上百萬....但是之前我們已經同意過一個前提了,房價透明並不代表房價就會變低....英國與香港不就是一例??台北的房子有一定的需求.....不然投資客怎麼不去買屏東......另外,60萬契稅+仲介費+以後跟著變成市價的地價稅與房屋稅.....這些錢你是省不掉的....現在房價雖然不夠透明......但是我可以自己選擇低檔的時候買房子......政府的稅收負擔又不重.......至於投資客....我根本就不買投資客的房子........
HaHaSue wrote:
別處有房價高漲嗎?

如果別處沒有房價高漲

那稅收負擔會比以前增加多少?

更別說其他地區根本也很少人在買賣房子了,還不就是集中在特定幾個縣市而已

要加也是加在台北縣市精華區那些購屋人(其中有很多都是投資客)的頭上不是?

更何況

整個政策如果落實,應該是可以遏止炒風的,說不定因為這樣就可以讓你買房子少被坑上百萬

少被坑上百萬 VS 省六十萬契稅

你要選哪一個?


不過你不用擔心啦

現在這個政府短視近利,才沒那個魄力改革整個不動產租稅政策,投資客炒地炒房的成本還是會一直很低的......


你或許很站在買方的角度來想

但是如果巨觀一點,從整體國家財政、租稅公平、市場健全、金融安全的角度來看,我還是希望經建會主委的那些改革建言可以落實,長期來說對這國家跟人民都是好的。
calvinshiu wrote:
公告現值跟市價的差距很大,以我的地點來說,稅率差約10倍...(恕刪)



1.房價透明可以讓你買房少被坑,這是因為你可以檢視當地平均交易價格,不會用偏離當地平均交易價格的價位進場,並不是說當地平均交易價格會下降,這點想必你誤會了

2.或許你認為用現在偏低的公告現值來計算稅捐很合理,對百姓也比較好,但是我說過了,從整體國家財政、租稅公平、市場健全、金融安全的角度來看,用市價計算稅捐會是比較好的。而且,憑什麼不動產的持有跟轉賣,稅捐就要課得比市價低呢?買賣跟持有房子能享有這種福利,那是不是繳其他稅的人也要出來要求大幅減稅?更別說那些買賣、持有一堆房子、頻頻轉手的投資客都是有錢人了.......

3.房價不夠透明的情況下,房市是不是低檔,永遠是你自己在猜的。至於你是不是有辦法確定賣你房子的人是不是投資客,那就看你自己的能耐了。

3.『其他地區很少人買賣』這一點,我是指特定縣市有很多人買賣,讓你誤會只限台北縣市,是我沒寫清楚,抱歉囉(畢竟投資客也不是只有台北縣市才有,高雄台中桃園也不少阿!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