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通縮經濟---->工作到老死

hinewday wrote:
通縮:以日本現況來說,因為內需一直在萎縮
物品需求量一直下跌,公司和商店經營者,不得不把物價調降,以刺激需求量,
物價下降之後,也會壓迫到薪資水平下降,
就會一直陷入這種通縮循環中:
物價下降---->薪資水平下降---->物價下降---->薪資水平下降---->物價下降---->薪資水平下降
----------------------------------------------------------------------------------------------

通縮主要只是一個現象,其指的是「東西會越來越便宜、只會跌不會漲」
也就是說我持有現金會比持有東西來的更划算,尤其是與通膨高度正相關的產品 (如房子)
因為東西越來越便宜,表示我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等於我的錢變大了
在通縮現象發生時,人會傾向於降低消費「因為我錢越是不花、以後越好花」,這樣會讓經濟不流通,經濟成長會更弱化。
而為什麼為有通縮現象的發生,主要會是在於產品有超額供給或是需求量大幅下降,如 3C產品(今天不買 明天 同樣的錢可以買到 更好更新的 或是經濟不景氣,我不敢消費,導致廠商庫存過高,只好降價求售)

通縮並不是一個原因,來導致薪資水準下降;主要是因為景氣不好導致通縮、也導致薪資水準下降

樓主談到因為通縮,所以需要工作更久來供養一棟房子?這令人費解 <=除非 薪資下降幅度 > 通縮幅度
但是這樣 實質購買力下降,這樣不就是通膨嗎?

只有一種可能會讓這樣的現象發生,那就是早早買房子,但是薪資一直被降卻死撐著房子不賣(明明房子沒有那樣的價格 卻還是得付那麼多的貸款)

這樣要怪誰呢?怪政府? <= 也對啦 教育好民眾的確是政府的責任

整篇看來樓主並不是經濟相關從業人員,因為您的回覆不帶數字,只是利用粗淺的經濟學理論來解釋....但是不好意思的說,您的理解跟推論是錯誤的,似是而非的觀念 反而有害於不懂的人

1. 最後的結論是在面對通縮的時候盡量持有現金 ( 把買屋 改成租屋 ) 這樣在通縮環境下的確是正確的作法
2. 但是最終的論點是什麼? 政府跟銀行很黑心?但是在文中找不到理由來支持這樣的假設
3. 認為需要工作更長的時間來持有房地產?本身考慮方向就錯誤了(之前有解釋)
4. 政府該怎樣面對通縮?讓民眾遠離通縮的問題? 沒提到




hinewday wrote:
另外一項更偉大的運輸...(恕刪)


這個東西我相信這個世紀看不到... 看的到也無福享受...

從美東到美西只要21分鐘...但是要把這整段路線的空氣抽完可能要花上不少時間...

也必須消耗掉不少能量...依照物質不滅定律 及 能量守恆定律....

真的省能源?? 耗掉的你沒看到而已 (眼不見為淨?)

中國大陸 上海市到浦東機場那段磁浮列車 時速可達 每小時四百多公里 七分鐘到達

看起來磁浮列車應該很不錯阿... 怎中國境內只有一條磁浮列車???

就像現在台灣一窩蜂要蓋捷運來提高自己家裡附近的房價...實際上去坐的人根本不多的道理一樣...


那所謂的偉大運輸 是要運用在 外太空真空狀態下... 並不是拿來應用在地表上...
看不太懂

那到時候我有土地,讓我想到~~自建省兩成~~那篇文章

自己蓋房子會比較便宜嗎??

所以要趕快脫產??

耶~~~~~自己種菜最少餓不死~~自給自足
經濟要看整體,
傭有房子的人, 若是我沒有記錯大概佔全台7成以上
若是為了不到3成的人, 而去調降房地產的話.
那就是走入日本的經濟體...
是問, 20年前的10元能買一個飯糰
現在10元還買得到嗎?

無形中物價是調漲的, 因為經濟體系在成長.
也是隨著國內外市場再慢慢調整.
你物價都高了, 房子卻便宜.
整體的比例縮短, 那還有百萬元貸款的人民
房子實際價值不到百萬的話,
試問台灣還會進步嗎?

小平民像是我沒有購屋的能力的話
只能努力的工作, 省吃儉用.
台灣有多少這樣的人最後變成上市公司的老闆?
多不盛舉....

與其在這邊和政府喊話,
不如像是我一樣, 6點多還沒辦法下班,
用心的工作, 努力的工作, 還有少看這個版 多看投資理財吧....
話說 外資在領錢了.... 看匯率就知道

買房子是投資大過於購物
因為, 他是會有波動有風險的
公路車ing wrote:
hinewday w...(恕刪)



整篇看來樓主並不是經濟相關從業人員,因為您的回覆不帶數字,只是利用粗淺的經濟學理論來解釋....但是不好意思的說,您的理解跟推論是錯誤的,似是而非的觀念 反而有害於不懂的人

1. 最後的結論是在面對通縮的時候盡量持有現金 ( 把買屋 改成租屋 ) 這樣在通縮環境下的確是正確的作法
2. 但是最終的論點是什麼? 政府跟銀行很黑心?但是在文中找不到理由來支持這樣的假設
3. 認為需要工作更長的時間來持有房地產?本身考慮方向就錯誤了(之前有解釋)
4. 政府該怎樣面對通縮?讓民眾遠離通縮的問題? 沒提到


我另一個主題有提到很多東西,這篇算是總結,
台灣有70%人口沒有下一代!!第四樓開始整理中12/28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1337675&last=16486481

2.這個很簡單,希望有人代答,

3.當然是指現在進場買房子的人,或剛進場的人,已經買很久的人就不需要了(如已買10年了)
(我那段是寫給危險族群看的,對那個族群而言要冒得風險太高了,
當然在通縮之下,每個人各有自己的立場跟考量,這個我就懶得討論了,有興趣的人自己去另闢主題)

4.這個問題我回答了有用嗎??好像變我的責任了..........
我目前的確有想到方法,卻不一定容易實行,還在思考更好的方法中.
(日本有可能用的方法是大量印鈔,我也在想可行否.)

你所謂的錯誤就這些嗎????


----------------------------------

實際上,當房價又調整成大多數人可接受時,進場買房的人自然就變多了,少子化的問題自然也舒緩,
但此時又怕一堆投資客又進場,又形成另一次少子話,
所以,整個大環境其實會很不安定,甚至是動動蕩蕩,(這就是因為制度出了問題,才有此後果.)

經濟學,簡言之,很複雜.60億人口,就是60億個經濟鏈.

不用說經濟怎樣
也不用說房價便宜或是貴
更不用說未來怎樣
更不要扯到老化或少子化

在大環境之下
這些都不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可以解決的
想多了也只是自尋煩惱
倒不如拿時間來研究怎樣做對自己比較有利比較實在

趨勢怎麼走我們就跟著趨勢走(因為你不想跟著趨勢走也沒辦法)
你需要的是把時間拿來研究
怎麼讓你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hinewday wrote:
物品需求量一直下跌,公司和商店經營者,不得不把物價調降,以刺激需求量,

影響物價的因素很多,這樣的說法太單純化了。

物價上漲的原因有:原物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增加、生活水準提升、通貨膨脹等等
物價下跌的原因有:原物料價格下跌、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技術提昇、同業競爭等等

單純的把物價下跌跟通縮劃上等號就跟報紙的標題殺人法一樣,不夠嚴謹。

現在全世界面臨的還是通膨問題,因為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人口大國的人民開始富有起來,開始增加消耗天然資源,原物料的上漲是一切物價上漲的基礎,通縮的國家也無法抵擋這種物價上漲,成本價就在那裡,還能跌到哪裡去?

日本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有通縮"跡象"的國家,我想是有其背景的,原因有2:
1. 日本物價原本就是數一數二的高
2. 日本向來傾向使用日本製造的物品

大家都知道MIJ的好,看看台灣有多少人願意多付錢就是為了要MIJ這3個字,當然日本人更是如此,因此外來產品一向很難打進日本市場。

日本製品的好當然不是因為價格高,而是設計好、品質好、製造水準高,加上日本的高工資,MIJ的產品價格自然不低,而日本人向來就是重視品質、重視服務的,因此國民也願意花錢買好品質的東西,這也是外來產品不容易打進日本的原因。

現在日本由於長期的不景氣,讓一些人的消費開始緊縮,於是一些原本較不受青睞的中低價產品開始受到歡迎,比如說原本大家都購買孫芸芸代言的日立高檔冰箱,現在一些人轉向採購較低價的中階冰箱,這樣的消費緊縮,並非通貨緊縮。

假如日本再繼續緊縮下去,那就會有越多人採購非日本製的東西,也許設計沒那麼好,品質沒那麼佳,但是便宜、CP值高。這樣一來日本的失業率就會上升,消費就會更緊縮,更加惡性循環,不過這樣的循環並非樓主所稱是由物價下跌所引起,歸根就底還是不景氣的因素。

回來看看台灣,台灣會通縮嗎?
我認為可能性很低,比較可能的是停滯性通膨。

因為台灣本身的製造業漸漸外移,而台灣人也樂於使用進口產品,所以並不會有類似日本的情況發生,尤其現在政府又要簽ECFA,以後大陸大量便宜的物品長驅直入,自然物價會有下跌趨勢,不過這樣的物價下跌並非是由於消費緊縮造成。

ejan1969 wrote:
影響物價的因素很多,...(恕刪)


yes,感謝您幫忙打字,

就是在等人幫忙補上這些東西,

以後的問題都交給你回答了,一天要花很多時間回答這些東西,其實累人.

通縮經濟----------------就是通縮經濟,應該不難理解其中的變化過程吧!!!!!


回來看看台灣,台灣會通縮嗎?
我認為可能性很低,比較可能的是停滯性通膨。

因為台灣本身的製造業漸漸外移,而台灣人也樂於使用進口產品,所以並不會有類似日本的情況發生,尤其現在政府又要簽ECFA,以後大陸大量便宜的物品長驅直入,自然物價會有下跌趨勢,不過這樣的物價下跌並非是由於消費緊縮造成。



這段我不認為如此唷,房價跌了,算不算緊縮呢???房市GDP可是占了47%的GDP耶.
大陸黑心貨一直存在,真的那麼敢用嗎???
大陸貨進來,本土貨怎麼辦???

產業外移,然後呢???失業率就變高???然後呢???這邊你沒說完阿!!!!

失業人口怎麼辦???這個怎麼處理????失業人口一多,內需產值又更緊縮,一連串的變化,
你可以解釋清楚點嗎???感謝!!!






抓猴專家 wrote:
只好放大絕了沒圖沒真...(恕刪)



另一篇的樓主,在哪,可以轉貼給我一下嗎??
感謝您!!!
通貨緊縮,我印象中目前全世界尚沒有一個國家真正發生過,原因很簡單,假如通貨(鈔票)越用越有價值,要抵銷他,多印鈔票不就好了。

反過來看,通貨膨脹之所以容易發生,就是因為通貨(鈔票)無價(本身沒有價值),印就有的東西,何來價值之說?所以要小心控制鈔票的量,以免造成通貨膨脹(貶值)。

不景氣,消費自然會緊縮,但是物價就會跌嗎?

現在一大堆50元便當店,甚至還出現39元便當店,這正是消費緊縮下的產物,那代表物價下跌嗎?
我倒不認為是物價下跌,我認為50元便當店是一種經營上的創新,我家附近有2家50元便當店,一家經營不到半年已經倒了,我只吃過一次,因為難吃就沒再去過;另一家開張三個月,生意興隆,我也常吃(雖然吃不太飽),這一家的經營在降低成本上有不少創新之處,例如:
1. 配菜沒得選就3樣,但是我從開張吃到現在(幾十次有了吧),除青菜之外我還沒吃過重複的(了不起吧)
2. 前台有三人各司其職,收銀點餐、打飯打菜、裝主菜出貨
3. 使用POS,點餐拿單,看單出餐。
4. 租小店面,無內設座椅。
以上4種創新就為了降低成本跟衝量,因此能在不降低餐點品質的前提下賣50元的便當,另一家已經倒閉的50便當店就是因為店面大、菜色多可選菜,在成本無法降低的情況下,只好降低餐點品質,因此OUT。

弄這麼大篇幅講50元便當店,只是想表達消費緊縮的情況下,物價的下跌的原因很多,很多是因為經營效率的提升造成,以前景氣好,大家不覺得便當一個75塊有什麼,直到現在不景氣才激發出50元便當店的創新。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