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很難說.每個家庭狀況不同
現在的房市行情我還是想早點購屋
我是從小連家都沒有的人
什麼都自己賺自己來也沒另一伴也不會有什麼長輩金援.....房貸得肯定自己扛
不過目前的房市行情對我來說不購成影響.......因為我想要買的房子是數十萬到百萬初左右.是桃園縣20~30年內22~35p內的中古公寓
不論未來房價再怎麼變動都不太影響.因為沒什麼商業利益的地段大多只能純自住
如是桃園市同樣類似房子就要近乎一倍了
硬要背也是可以.但我覺得對我純自住來說不值得
因地段也沒有出租投資可言
很多人都覺得現在房市高漲價錢不合理
我是覺得看地段
好地段競爭大建商姿態也高房價議價空間小自己背的也辛苦
但就是因為現在房市不好政府才會有優惠購屋房貸的方案出來
像我想要的房子不到200萬完全可以優貸內.也因為屋價便宜貸7成20年期下每個月只要繳3000(百萬內)~6000(150萬內)元
如拼一點賺3萬初每個月繳2萬不到5年內就可以K.O
我個人1萬左右生活費也是可以活的很充實
輕鬆點按20年期繳也比租屋輕鬆.房子是自己好活用規劃的空間也比月租8000元的房子大
對我來說扣掉3成自備款後超過150萬的房貸.......我寧願多花15~30分鐘的路程
相對的要是房市熱.也就不會有這種2000億優貸(2.5%)出現.還有像以前高利率的壓力(數倍).......像我這種想買低價純自住中古屋的人了.本利攤下每個月要付的錢也要破萬了.且會背更久.......
很多人想等房價回穩或市場公平化.......但又能便宜多少?$
影響最大的還是利率.那是每個月要付且要背上10~20年的錢
有一好沒兩好.就是房市差才會有"優貸"
所以個人覺得早點買屋早點輕鬆
畢竟人都要有個家
這年頭真的能完全一起負擔共進退的另一伴很難找了

你們35歲後才買房
以他們30-50出生的人來說
我們30歲的經濟能力早就足夠買房了
只是
要吃苦
苦在生活開支要很緊
苦在工作必須更打拼甚至拼命
他們那代許多人就是這樣吃苦能養小孩+買房
我們這代從小享受慣了
物質要求也高
動不動來個新的3C產品
沒事就去旅遊一下
買房後
讓自己知道原來小時候父母攢錢買房
那時不知道
現在才知道真的是不容易
父母生我們和買房後
把幾乎所有收入都投入小孩和房貸
自己的任何慾望降到最低
才努力達到有殼目標
也發現
當要負擔責任的時候
每一代都覺得自己過得很辛苦
我奶奶說我爸媽這代比起他們要輕鬆多了
我爸媽說我這代日子過的比他們好多了
我們這代呢
期實沒必要太緊張
船到橋頭自然直
以台北來說工作5-10年
沒存到自備款應該自己要檢討了
要不就是消費太多要不就是工作要在更上層樓
面對現實才是解決之道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