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解決房價高到達公平的政策 累進奢侈稅制度法 => 七年級and 年輕人買房子


Gullit168 wrote:

那就不要買阿~ 有人逼著你買嗎??
"買不起"跟"買不到"是兩件事

而且你以為會去買那2億房屋的人會看他成本多少嗎???
他們看的是幾年後可以以幾億賣掉才去買的...

就像中華電信的實體股票一張成本多少?? A4紙一張算1元好了
你為什麼要用幾萬多去買??(現在已經8萬9千元了)

messahsino wrote:
第二個問題~
沒有問題阿~
可以繼續當包租公~只是成本上升而已~
這點也可以補足政府無法收到他們出租收入的稅的部分(大部分)~
合理又公平~



多課稅也只是轉嫁到房客,就是你眼中可憐的七年級生
22K的年輕人已經夠可憐了,你有替他們著想嗎??
而且明明收租也算收入,在綜合所得稅已經被課稅過了...(恕刪)


不是這樣的,G大~ 中華電信炒高了~ 我可以選擇不買~純投資理論~
但是房價炒高了~卻逼的我要用更高的成本成家(絕大部分的人)~

包租公要轉嫁給房客也沒這麼容易,
依照這個累進體制下,會有很多人買的起第二間房子~
一要會有很多人出租~ 你想拉高~幾乎是不可能的~

messahsino wrote:
不是這樣的,G大~ 中華電信炒高了~ 我可以選擇不買~純投資理論~
但是房價炒高了~卻逼的我要用更高的成本成家(絕大部分的人)~ ...(恕刪)


並不是事實
因為你可以捨大安區而選萬華區,捨市區而選郊區
量力而為知足常樂
cazando wrote:
並不是事實
因為你可以捨大安區而選萬華區,捨市區而選郊區
量力而為知足常樂...(恕刪)


現況當然是這樣囉~
所以我才希望能讓大家都買的起房的時代趕快來(改變的力量)~
租房子只是因為上學之類的~而不是成家還需要租房..

市區的房子都降價了,我想郊區也會降的~只是%數的差別~
這時候窮人就買的起房了~

萬歲~

七年級的各位同伴~
可以的話請跟我一起這樣做~
1.工作-不要把工作賺來的錢浪費在娛樂上,簡單說要把資源投入在能增值的地方~
2.可以的話改變遊戲規則,思考自己有優勢的地方.(通常在家鄉.)
3.好好的選擇伴侶,要贏過前幾代必須要有好的夥伴..
4.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邏輯,執行力,看自己特點在於哪,即使體力驚人..

記住~如果以上都沒有什麼都能贏的地方~
那就用我們七年級的天賦..

用時間去爭取. 拿複利當作武器~ 千萬不要浪費自己的資源~消耗~

投資房市已經沒什麼大%的利潤了,用股票吧~大家都買中華電信的股票(舉例).
假如7%的複利,十年後你的資產就翻倍了~這十年大家就過辛苦點吧~不要花費給這些既得利益者賺~
住家裡~現在大環境不好~十年後我們就更有資源跟這些前輩拼了~ 跟我一起辛苦十年吧~

記得~ 複利是最好 也是最強的武器~

大家一起改變台灣的遊戲規則~
年輕的力量~ 衝阿~


messahsino wrote:
不是這樣的,G大~ 中華電信炒高了~ 我可以選擇不買~純投資理論~
但是房價炒高了~卻逼的我要用更高的成本成家(絕大部分的人)~


前面還不是說住爸媽家忍著十年再出手
怎麼現在又變成非買不可??

把買股票的錢拿去付房貸
那到底怎麼才能致富??


messahsino wrote:
包租公要轉嫁給房客也沒這麼容易,
依照這個累進體制下,會有很多人買的起第二間房子~
一要會有很多人出租~ 你想拉高~幾乎是不可能的~


先來個累進稅率會讓房市修正到人人可買的學術報告吧~~
買不起的人還是買不起,最後還被房東轉嫁稅金

壞心喔~~~~
Gullit168 wrote:

前面還不是說住爸媽家忍著十年再出手
怎麼現在又變成非買不可??

把買股票的錢拿去付房貸
那到底怎麼才能致富??


messahsino wrote:
包租公要轉嫁給房客也沒這麼容易,
依照這個累進體制下,會有很多人買的起第二間房子~
一要會有很多人出租~ 你想拉高~幾乎是不可能的~



先來個累進稅率會讓房市修正到人人可買的學術報告吧~~
買不起的人還是買不起,最後還被房東轉嫁稅金

壞心喔~~~~...(恕刪)


所以我在推廣阿~ 我到處連結網址~讓大家看到這篇~包含政治人物~
希望在我的準備期(十年),最好在這兩年可以發生拉~修改一下奢侈稅就好了~


另外週邊的房價真的也會下修~比方說你舉例的300萬的中古屋物件~
到時候應該會被修正到180萬左右~
這時候~月薪六萬的雙薪家庭~就可以負擔起了~跟租房子差不多的價錢~
租房屋的人也會減少~ 租貨市場~需求少了~但是有第二棟房屋的人增加~
房租根本就不可能漲的起來~ 供需的概念..

人人買的起房~ 世界大同~ 爽~
messahsino wrote:
現況當然是這樣囉~所...(恕刪)


小弟想給大哥提供一點不同的觀點當作參考

一千萬買你10年的人生規劃,或是每個月十萬的薪水做10年,你會選哪一個

貸款就是可以製造以上的差別,10年前你如果貸款買房而不是選擇存10年現款買房的話,差別是不是很大

對於準備好的人來說,一筆大錢可以讓他做很多有用的事;但對於沒有準備好的人來說,突如其來的一筆大錢可能會是一場災難(由很多大獎得主的例子可以得到證明)

除了複利的觀念之外,妥善經營自己的"信用額度"也是很重要的,這東西必須"備而不用",當機會來臨時,你有足夠的信用額度才有能力抓住機會
如果你無法忍住100萬現金對你所產生的誘惑,那你就不可能存到一千萬,這是擁有動產跟不動產的差別
我看過太多人存錢都是還沒達到目標就花掉了,那永遠也存不到一千萬嘛
為什麼呢?因為他根本就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啊
cazando wrote:
一千萬買你10年的人生規劃,或是每個月十萬的薪水做10年,你會選哪一個

貸款就是可以製造以上的差別,10年前你如果貸款買房而不是選擇存10年現款買房的話,差別是不是很大

對於準備好的人來說,一筆大錢可以讓他做很多有用的事;但對於沒有準備好的人來說,突如其來的一筆大錢可能會是一場災難(由很多大獎得主的例子可以得到證明)

除了複利的觀念之外,妥善經營自己的"信用額度"也是很重要的,這東西必須"備而不用",當機會來臨時,你有足夠的信用額度才有能力抓住機會
如果你無法忍住100萬現金對你所產生的誘惑,那你就不可能存到一千萬,這是擁有動產跟不動產的差別
我看過太多人存錢都是還沒達到目標就花掉了,那永遠也存不到一千萬嘛
為什麼呢?因為他根本就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啊...(恕刪)


完全認同~

但台灣的房子CP值太低,房價薪資比不合理~
cazando wrote:
小弟想給大哥提供一點不同的觀點當作參考

一千萬買你10年的人生規劃,或是保證每個月十萬的薪水做10年,你會選哪一個

貸款就是可以製造以上的差別,10年前你如果貸款買房而不是選擇存10年現款買房的話,差別是不是很大

對於準備好的人來說,一筆大錢可以讓他做很多有用的事;但對於沒有準備好的人來說,突如其來的一筆大錢可能會是一場災難(由很多大獎得主的例子可以得到證明)

除了複利的觀念之外,妥善經營自己的"信用額度"也是很重要的,這東西必須"備而不用",當機會來臨時,你有足夠的信用額度才有能力抓住機會
如果你無法忍住100萬現金對你所產生的誘惑,那你就不可能存到一千萬,這是擁有動產跟不動產的差別
我看過太多人存錢都是還沒達到目標就花掉了,那永遠也存不到一千萬啊為什麼呢?因為他根本就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啊...(恕刪)

c大
個人淺見
紅字那段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富不過二代三代
頭獎得主錢花光變很慘
這類事
因為很罕見
所以才會上新聞
才會特別被提出來

絕大部分的人還是惦惦吃三碗公
看那些大中小企業有名店家攤販網購團購包租公田僑仔二代三代四代五代
年收入幾百萬幾千萬幾億幾十億還可以傳承那麼多代就知道了(只要不亂搞絕對不會敗光)

後面那段講的很好

最後
只想問
300萬的房子不能住人嗎?
為何一定要買800萬的?

500萬的房子不能住人嗎?
為何一定要買1000萬的?

1000萬的房子不能住人嗎?
為何一定要買3000萬的?

甚麼叫做要讓窮人也買得起房?
窮人是怎樣才叫窮?總資產10萬以下?100萬以下?500萬以下?
買得起是一坪多少才算買得起?一坪50萬全部變一坪20萬好了 一坪30萬全部變一坪10萬好了 有可能嗎?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嘛
這麼簡單的邏輯道理
很難懂嗎?

linpredator wrote:
最後
只想問
300萬的房子不能住人嗎?
為何一定要買800萬的?..(恕刪)


我非常認同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情~

300萬的房子可以住阿~我沒說不能住~ 但依照房價薪資比~ CP值來說~

等到大家有這個累進制度的觀念之後~

現在三百萬的房子~到時候修正成為180萬~

更合理~ 我想到時候台灣只要肯努力~ 每個人都買的起房~

依照現在的薪資比~ 150萬的房貸+30萬的自備款 很輕鬆的~

大家都買的起房~ 青年成家~ 世界大同
messahsino wrote:
我非常認同有多少錢做...(恕刪)


就說來一篇累進稅率會造成房價下跌回檔到人人可買房的學術報告吧~

政府的措施是穩定房價,並不是要把房價打到烙賽

如果課稅會嚴重影響房價穩定,尤其是大量往下走,那這種稅制理論上不是會推出來的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