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一個例子來看為何房地產越熱會造成所得和消費越低!!

從論文中來看
房價提高時確實減少消費

房屋財富的上升並不會顯著地帶動家庭消費支出。另一方面,從家
戶層級資料來看那些計劃購買第一間自宅的租屋者和計畫將來要換購較大住宅的年輕世代則可能必須削減他們的消費支出
由於台灣有極高的住宅自有率,因此使用總體數據的估計結果掩蓋了不同家庭群體之間的分配效果。因此,即使房價的變化並不會顯著地影響總消費支出
但是不能夠忽略分配效果對於年輕世代和租屋者的負面影響。


當考量不同族群可能產生的不同反應,我們首先加入年齡組(青年、中年、
老年)虛擬變數的交互作用項到模型內。結果顯示,年輕族群與老年族群的總消
費隨著房價上升顯著地減少: 房價變動的消費彈性分別為-0.06 與-0.095,而中年
族群也減少但不具統計顯著性。如前所言,在台灣房屋資產的財富效果很小,此
處由個體群組資料得到的證據,加強了這個結論。此結論和部分國外文獻的結果
不同;在這些文獻中,由於高房價放寬信用限制,年輕世代家庭得以實現其房屋
淨值的資本利得,從而增加消費。而對於台灣的家計單位而言,財富效果並不存
在,也沒有放寬年輕家庭的借貸限制。年輕世代的家庭反而必須縮減消費儲蓄購
屋或者換購住宅。至於年老世代的家庭,房價提高時也顯著減少消費。這可能由
於預留遺產的動機: 老一輩為了留給下一代足夠的購屋資金,當房價上升時也減
少消費,以增加預留的遺產。




從論文中來看
房價提高時確實減少消費

就非耐久財而言,各個分組的估計結果與總消費的估計結果大體上一
致。不同的是,一些個別項目的統計顯著性增加。比如,以自有住宅和租屋區分
的群組,當房價上升時,不管是擁有自有住宅或租屋者,非耐久財消費均顯著下
降,
而租屋者的下降幅度更大。若以高、低所得區分,當房價上升時,兩個群組
的非耐久財消費都顯著下降,而低所得家庭的降幅比較大。
sunhm wrote:
林建甫:貧富差距擴大...(恕刪)


貧富差距與經濟衰退的關聯性
確實是存在的

文中有提到
貨幣越集中則使用效率越低的原因是,消費會隨著收入增加而遞減。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1936年出版《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法則。他認為人們的消費雖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所增加的收入中用於消費的比例卻越來越少。

比方說,有人賺一萬元,可能會花掉八千元,收入用於消費的比例是百分之八十。但如果他收入增加至二萬元時,他可能僅會消費一萬二千元,此時收入用於消費的比例便降至百分之六十。這種現象是人類理性行為的一種合理現象。

這可以解釋建商或從房屋獲利的人,並不會將等比例的錢拿去消費
kobe2572 wrote:
從論文中來看房價提高...(恕刪)


感謝您有去看這篇報告的內容

如何解讀因人而異,小弟絕對尊重,不過至少證明我並非搞不清楚狀況的在胡說八道吧

kobe2572 wrote:
從論文中來看房價提高...(恕刪)

到頭來就是兩個因素在影響著

流動性和配置性 有錢人不放出利多 只往類似定存性質 期貨特性

的商品(房屋...働) 遲早台灣會完蛋

除非有第二個台積電 打波國際的重圍賺取外匯
jettyang wrote:
感謝您有去看這篇報告...(恕刪)


我想你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來看,但是我們是站在人民的角度來看

以台灣的GDP或是經濟成長率都還不是負的情況
他用整體的數據來看是無法描述人民的狀態,
因為所有的研究到最後都用整體數據來解讀,那所有的研究都是正向的,都是不影響的

因為文中都提到會影響房價提高時確實減少消費
但整體銷平滑的這些影響,整體數據是包含哪些項目?
消費支出項目是什麼? 哪些是增加?哪些是減少並沒有提到

就好比某個國家由王室統治或撐起該國的經濟並大興土木,但人民卻是過的很辛苦
所以以國家的角度來看,該國經濟並不差,但人民卻過的很辛苦
jettyang wrote:
對於砲我酸我這檔子事,您還真是樂此不疲啊
不要只會砲只會酸啊,對於房價不影響整體消費這件事,不知您有什麼高見,何妨提出討論,這種枝枝葉葉砍再多,樹也不會倒啊

怪了, 我都已經附和別人說法說你是有貢獻的了, 還有人不高興耶....
若你行為作法有道理的自然砲你酸你的人會相對少, 反之就如此文狀況,
倒? 這位師弟只要臉皮夠厚, 有可能倒嗎? 你真是太小看他了....
說我沒有提出意見, 你倒是有對我提出的所有問題做過回答了嗎?
看著這兩天的發展, 還真有點後悔把動物拿掉了, 真的不知道學到哪裡去了?
經濟學? 先學學生活與倫理比較要緊呢....
jettyang wrote:
小弟提醒您,這裡討論的是消費支出,您要跳tone討論貧富差距,要先問問網友們同不同意,有些人罵人是很兇的
不過您的意見是順著大家的意的,也許大家不會罵您,還會附和您,幫您讚聲也不一定

有人到現在還弄不清楚自己被砲的原因耶~~~我好心幫你紅字標出來好了....
通篇討論串認同不認同的人意見都有, 好像只有你一個人一直被砲,
這難道是別人造成的? 更何況爭議根本是你自己刻意利用
"相同詞語的定義不同所引導出不同的結論"卻還拿來反駁不同定義的另一結論引起的,
高學經歷如你不但不是協助釐清問題卻刻意造成發散混亂, 這就是你做學問的態度吧?!
S大提出其他方向只是討論, 卻絕不像你"賣弄專業及定義差異"來造成混亂, 有何可砲?
他的意見是否順大家意並無關係, 你就別再拉別人下水了....
承認自己犯錯或行為有問題並沒那麼困難, 誠心認錯後又是一條好漢....
但並不是口惠實不惠的口頭示弱卻又將別人砲你的責任都怪到其他人身上....
這跟我之前說你的, 還是沒有改變!!
waittfor wrote:
你參與別人發的文, 所用詞語卻與發文者&大部分其他
參與者大相逕庭卻仍執意自顧自的定義大放厥詞, 不是觀察力太糟就是沒有參與
討論的禮貌, 這樣的參與者對討論串完全沒正面價值! 照你所說的大概就是
要來訓練你詭辯的能力吧
! 我承認這目前看起來是你的專業....

waittfor wrote:
詭辯技巧一, 完全無視別人指出自己話語&邏輯中的謬誤,
直接把對方的話硬掰成自己要說的話
詭辯技巧二, 原樓主的標題與內容很容易明白的的說明他想討論的內容與定義,
你用不同的定義提出了個天驚地動的"廢話", 硬說大家是不認同這個"廢話"而砲你
殊不知大家一開始根本是沒料到你這麼理所當然利用"定義不同的差異"來說
{幾乎不需要證明的"廢話"}, 大家砲你根本不是那句話有問題
詭辯技巧三, 即使被指出自己定義與討論串大多數人不同, 仍執意要堅持自己說的沒錯,
這可能是你的另外一個專業, 之前的回文就說過了, 你那句話理論上沒錯,
但根本不是這討論串討論的東西, 你爭贏了來做撒尿牛丸嗎?

waittfor wrote:
分享對的觀念不是壞事, 壞的是你明知道定義不同卻還故意掀起無謂爭端....
對的觀念在不同定義的討論串提出來, 被打得像落水狗也不足為奇
更何況你提出來的東西根本是不証自明的"廢話", 卻還故意利用定義不同來掀起爭端....
可以不要這樣浪費網路資源嗎? 高材生....
kobe2572 wrote:
我想你是站在國家的角...(恕刪)


借您這篇順便說說我的想法

不管是從全國的角度還是從人民的角度,我認為並不衝突

如果總體經濟是個有機體,它今天生病了,要治療就得對症下藥,搞清楚病因是很重要的

「房價會不會影響總體消費」這個議題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不重要央行不會請人研究出這麼一份報告

而搞清楚問題點在哪才能解決問題,不是嗎

高房價是個問題,它的確會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問題,但並非所有的問題都往它身上推就好


當然,有些人並不在乎問題在哪,只是單純想來發洩一下情緒,看到我說的話那麼不中聽,火氣就上來了

這無所謂,我也是一時興起加入討論,一開始也沒想到會寫這麼多,不過既然開始,就想把想說的話說完

就像有網友說的,很多人早就不想理我了,會跟到這的,應該都是對這個議題真正有興趣的

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網友像別的討論串一樣,直接罵「央行的話能信嗎?」「教授的話能信嗎?」
sunhm wrote:
當假設兩個數據之間有關係時,
誰說一定可以把 "規律性" 找出來?...(恕刪)


關於這一點,小弟真的認真思考了2天,但是不得要領

在我的認知里,當2個數據有關係時,如果沒有其他的變數干擾,應該是能找出一定的規律的,當然不是100%,一般有70%以上,就可視為有關係

能否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某個數據會影響另一個數據,在沒有其他變數干擾下,卻找不出規律性的

我知道這和您說的不同,多了一個「沒有其他變數干擾」的條件,如果您的原意是要把其他變數都加入,那我也沒有意見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