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解決房價高到達公平的政策 累進奢侈稅制度法 => 七年級and 年輕人買房子

aniki7078 wrote:
1.這就要看你拿那裡的房子比嚕,便宜的房產還很多,別老是拿市區的房子比,大家都只想買好房
新房,拼命往市區擠,價格自然而然會上漲,投機客就是看準這點。 也不至於擔心房子都被
投資客買光,臺灣其實還蠻大的,沒那個行情的或報籌率不夠的,投資客也不敢下手。房產漲價
也不全然是買房多的人造成的。以前市區房子便宜是因為要往市區擠的人不多,家裡種田種菜
種茶養豬,去市區住要幹麻。還有就是環境不同了,記得以前樹林新莊板橋南港都是田和空地,
房屋很便宜啊。。萬華以前房子也算貴的阿現在呢?老爸那代到現在有3間以上的或許就是他們
以前辛苦換來的果實。到現在才能靠收租買房呀,想要好的生活可以多跟他們聊聊問問他們以前
是怎麼打拼的。。他們以前買房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出社會的時間跟上代比晚了好幾年,
也就是我們能衝刺的時間更少,要更努力把握時間才對。
你想讓月入3~4萬又沒家人幫助的人買的起房的理念很好,不過你不覺得3~4別説是買房,
租房養個老婆買台車生個孩子都很困難了,應該要先多充實自己提升實力吧。不是一定要
坐辦公室吹冷氣的才叫工作,好點當個工程師,但也只是被老闆當成賺錢的機器而已,他管你
買不買的起房呀。 提升實力不難只要肯做,買台中古貨車搬家送貨月入也有8~9,路邊夜市擺攤
7~8的一堆,工人拼一點7~8也不是問題,偶而還可以接接小工程,買台nc隨便刻也有10,設計
個產品自己創業闖闖也行,多看看別人是怎麼賺錢,年輕就是本錢。

2.房子也不會被買光呀。。其實!
其實。。。車子是會被買光的,限量超跑阿,就像北市那些豪宅!。而一般車子預計量產約都4年
,數量較多較便宜而已。

3有6間房子也是辛苦努力賺錢買的呀。影響到你什麼了!不懂!。譬如,上一代努力賺錢在以前
板橋的田邊鐵軌旁買6間房子到現在,也是他運氣和努力呀。你也可以努力賺錢在非市區買房,
説不定10幾年後換你收租買房。也説不定所選的地區以後會發展成都市重地。
説實在的再怎麼課稅也很難讓人一出社會都可以買房。就算大家都最多只能兩間房,
房價要跌還是要看需求。現在蓋棟樓成本也不比以前了,買新房一定貴,地段好需求大的也是貴。
跟我一樣好好當個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打拼的7年級生吧。。。。...(恕刪)


哀!.. 能不能看完整棟樓再寫這些呢? 針對幾個點去寫當然不夠嚴謹~
第一點.. 想把教授跟路邊攤的薪水拉成同一陣線在比較也可以啦..
第二點... 我的點是在於..車子跟房子是不能當作相同的東西在比~ 就像這樣的人會拿教授的薪水=送貨搬家的薪水 一樣..
至於第三點..
說真的~ 我的目標是那些囤積房子的炒家 跟大財團~ 至於你說那些辛苦過來的人~ 放心~

哀.. 我是滿難過的~ 都已經這麼多層樓了~ 還看到這樣的文章~
messahsino wrote:
哀!.. 能不能看完整棟樓再寫這些呢? 針對幾個點去寫當然不夠嚴謹~
第一點.. 想把教授跟路邊攤的薪水拉成同一陣線在比較也可以啦..
第二點... 我的點是在於..車子跟房子是不能當作相同的東西在比~ 就像這樣的人會拿教授的薪水=送貨搬家的薪水 一樣..
至於第三點..
說真的~ 我的目標是那些囤積房子的炒家 跟大財團~ 至於你說那些辛苦過來的人~ 放心~

哀.. 我是滿難過的~ 都已經這麼多層樓了~ 還看到這樣的文章~


職業不分貴賤

有價物品本來就可以類比,雖然動產跟不動產有不一樣的商品習性
但是它們的價位都是順著供需平衡的法則由市場決定
國產車就像大台北以外的地區,相對便宜但品質不穩定(有好有壞)
雙B等級以上的就是台北地區,豪華且豐富(隨著買主越多,新品跟著一直調漲,照樣熱賣)
帝寶之類的就是限量手工超跑(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這才是真的無"房"可買)

你的複數棟房屋累進稅率怎麼去區分一般老百姓(自己買著保值或轉租)跟炒房投機客??

所以就跟你說,你可以把你首頁全部的論述可以全砍了
只要奉勸"大家一起往非大台北地區發展"或是"除非逼不得已,不然就租房拉低買房需求"
等景氣反轉,你就會發現你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Gullit168 wrote:
職業不分貴賤

有價物品本來就可以類比,雖然動產跟不動產有不一樣的商品習性
但是它們的價位都是順著供需平衡的法則由市場決定
國產車就像大台北以外的地區,相對便宜但品質不穩定(有好有壞)
雙B等級以上的就是台北地區,豪華且豐富(隨著買主越多,新品跟著一直調漲,照樣熱賣)
帝寶之類的就是限量手工超跑(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這才是真的無"房"可買)

你的複數棟房屋累進稅率怎麼去區分一般老百姓(自己買著保值或轉租)跟炒房投機客??

所以就跟你說,你可以把你首頁全部的論述可以全砍了
只要奉勸"大家一起往非大台北地區發展"或是"除非逼不得已,不然就租房拉低買房需求"
等景氣反轉,你就會發現你的擔心都是多餘的....(恕刪)


很簡單說~ 自己買的老百姓~ 就算已經有六棟房(我叔叔)~ 只要這個法案通過~ 又不溯及既往~
跟他沒關係阿~ 只會影響到還是想繼續炒作的投資客~ 言盡於此~ 能體會就能體會..

messahsino wrote:
很簡單說~ 自己買的老百姓~ 就算已經有六棟房(我叔叔)~ 只要這個法案通過~ 又不溯及既往~
跟他沒關係阿~ 只會影響到還是想繼續炒作的投資客~ 言盡於此~ 能體會就能體會..


現在正在進行式的勒??
某個正在走你叔叔的"投資"房地產路(不炒房、不投機),所以目前才累積到第二棟
他還不是一樣被課稅?? 那你叔叔為什麼不用課稅??
Gullit168 wrote:
現在正在進行式的勒??
某個正在走你叔叔的"投資"房地產路(不炒房、不投機),所以目前才累積到第二棟
他還不是一樣被課稅?? 那你叔叔為什麼不用課稅???...(恕刪)


很簡單阿~

他應該是個年輕人~

1. 改掉把房子當成投資商品的惡習~
2. 有兩棟房子該知足了~ 很多人還沒有房子~
3. 還有很多像中華電信這種好的投資標的~
4. 兩棟房子~ 衣食無缺~ 如果真的想買第三棟以上~ 法律又沒有限制他~ 可以買阿~
5. 我叔叔在過20年之後就可能會回家了,到時後就適用這個法則~ 也不會有大地主出現~ 避免台灣的土地資源過度集中~
6. 避免過度開發房地產~讓台灣可以有足夠的土地用於農業耕種~
7. 避免讓浪費社會資源~ 讓需要在都市工作的人也能在都市買的起房子~
不用浪費油等天然資源~更可以節省時間~
8. 大家不炒房地產~ 改投資在股市~增加政府稅收~ 也讓企業容易籌款~
如果企業是優良的~可以增加企業競爭力~


應該是還有好處~ 只是我該閃人了~ 大家掰~

messahsino wrote:
很簡單阿~

他應該...(恕刪)


真是讓人搖頭嘆息的一段話
Gullit168 wrote:
真是讓人搖頭嘆息的一...(恕刪)


不好意思喔~我是真的為了大家好~為什麼要搶生活資源呢? 拿自己該用的就好阿~

2011-3-11

政院版拍板/10項房屋買賣 免徵奢侈稅

無落日條款 不區分地區

〔記者鄭琪芳、范正祥、施曉光、顏若瑾/台北報導〕行政院會昨通過「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俗稱奢侈稅)」草案,持有兩年內非自用房地移轉,將按交易價課徵十至十五%奢侈稅;但草案訂有「豁免條款」,排除項目包括自用住宅、先買後賣、農舍、公設地、法拍屋、銀拍屋、建商推案、繼承或受遺贈、政府出售或贈與及其他經財政部核定等十項。

稅收將用於社福及救助

財政部長李述德說明,該「特種消費稅」,沒有落日條款,也不會依照地區訂門檻。該稅收未來也將循預算程序,「全數用於社會福利及救助」,明文列入法條。

國民黨立院黨團昨雖表態「精神」支持奢侈稅,並保證七月「準時上路」,但不保證對三讀內容全盤買單;民進黨雖也贊成課徵,但質疑執政黨是選舉考量,只為洗脫馬英九向財團傾斜的形象,表示將提出對案。

馬英九總統昨晚則再度重申政策立場,強調奢侈稅可以縮小貧富差距,要求國民黨立委全力配合,本會期一定要通過立法。

李述德表示,推動奢侈稅的基本目的,是要將房市導向正常,持有兩年以內非自用住宅及依法得核發建照的都市土地(都市計畫區內供建築使用土地),移轉時將按銷售價格課徵十至十五%奢侈稅,由賣方在訂約日後三十天內自動申報,若未申報或短報,經查獲除補稅並處三倍以下罰鍰。

高額消費部分,包括五十萬元以上會員證、家具、皮草等,及三百萬元以上私人飛機、遊艇、汽車及超輕型載具,都要在出廠、進口或銷售時,按銷售價或完稅價加徵十%奢侈稅。

不過,奢侈稅草案增訂十類排除項目:一、本人、配偶及未成年直系親屬僅有一處自住房地;二、自住房地先買後賣,換新屋後於一年內出售舊屋;三、農舍;四、公共設施保留地徵收前移轉;五、強制拍賣(法拍屋);六、繼承或受遺贈取得;七、營業人興建房屋完成後第一次移轉;八、銀行處分因行使抵押權取得之不動產(銀拍屋);九、政府出售或依法贈與;十、其他經財政部核定者。

對此「豁免條款」,據透露,昨在院會討論中對第十項的行政裁量空間存有疑慮,擔心立法技術恐有爭議。

李述德說明,為避免錯殺無辜,草案訂有「豁免條款」,除列出九項之外,為了怕「掛一漏萬」,另有一項「其他」,只要是「合理、常態及非自願性移轉」,經財政部核准後也可免課奢侈稅。

舉例而言,張先生買了一家店面做生意,但一年內商店倒閉,被迫賣店面,張先生可舉證是「非自願性移轉」,若經核准,賣掉店面的錢就可免課奢侈稅。

高額消費也有豁免項目

另,高額消費也排除以下項目:供產製另一應稅特種貨物;運銷國外;從事教育、研究及國際比賽等;可退還保證金的入會費,也不在課徵範圍內。

李述德強調,奢侈稅屬於銷售稅,只要是法律生效後的銷售行為、且符合課徵範圍,都要課稅,並未排除生效前已購置的非自用住宅,因為一旦排除課稅,反而鼓勵生效前搶購,不僅助漲房價,且將使奢侈稅延後一至兩年產生效力。

李述德並表示,奢侈稅只有兩萬戶受影響,不會影響正常交易,且為宣示政府健全房市的決心,不宜在制定之初即明定實施期限,所以未訂定「落日條款」,未來若有必要落日,應循立法程序處理。
messahsino wrote:
不好意思喔~我是真的為了大家好~為什麼要搶生活資源呢? 拿自己該用的就好阿~


當東西匱乏了,才須要搶,問題是房屋匱乏了嗎??
你在哪個地區買不到房子,請舉個例子

買六棟房或十棟房也只是想當個包租公包租婆,讓自己晚年有個穩定的收入,何罪之有??

Gullit168 wrote:

當東西匱乏了,才須要搶,問題是房屋匱乏了嗎??
你在哪個地區買不到房子,請舉個例子

買六棟房或十棟房也只是想當個包租公包租婆,讓自己晚年有個穩定的收入,何罪之有??...(恕刪)


第一個問題~

重點不是買不買的到~ 比方說我開價2億的房子~其實成本只要一千萬~
那為什麼要用兩億跟他買呢?重點在於房價應該回到跟國外相同的薪資比才合理~
鄉下地方應該要更低的薪資比~

第二個問題~
沒有問題阿~
可以繼續當包租公~只是成本上升而已~
這點也可以補足政府無法收到他們出租收入的稅的部分(大部分)~
合理又公平~
messahsino wrote:
第一個問題~

重點不是買不買的到~ 比方說我開價2億的房子~其實成本只要一千萬~
那為什麼要用兩億跟他買呢?重點在於房價應該回到跟國外相同的薪資比才合理~
鄉下地方應該要更低的薪資比~


那就不要買阿~ 有人逼著你買嗎??
"買不起"跟"買不到"是兩件事

而且你以為會去買那2億房屋的人會看他成本多少嗎???
他們看的是幾年後可以以幾億賣掉才去買的...

就像中華電信的實體股票一張成本多少?? A4紙一張算1元好了
你為什麼要用幾萬多去買??(現在已經8萬9千元了)

messahsino wrote:
第二個問題~
沒有問題阿~
可以繼續當包租公~只是成本上升而已~
這點也可以補足政府無法收到他們出租收入的稅的部分(大部分)~
合理又公平~


多課稅也只是轉嫁到房客,就是你眼中可憐的七年級生
22K的年輕人已經夠可憐了,你有替他們著想嗎??
而且明明收租也算收入,在綜合所得稅已經被課稅過了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