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要拿老一輩的人和年輕人比較 根本蘆筍比菜頭....

洋洋灑灑的一大篇。

我只知道。我18歲那年在nova打工就領22000/月
還不包括加班代班
電腦又好賣,獎金好拿

後來想不開去念書,當完兵再去nova當正職
變領21000/月
喊破喉嚨也沒幾個人願意買
殺價的倒一堆
工作13h也沒加班費。

年輕人真的廢
但如果能夠像酸人的老一輩那代一樣
努力就有錢賺
加班有加班費

那我們當然很樂意去努力
問題是
現在社會很明顯經濟就是疲乏
你們老是那70-80年代那段經濟起飛來比較我們
這樣對嗎?整個基本點都不同了,是能比較什麼?
努力不代表會成功,台灣工時高過歐美,超越韓國
結果呢??
經濟居然比他們差
我覺得大大們大部分都有把真實情況一部分說出來(我今年26歲,剛退伍,找工作中,但是找來找去不需要經驗的只剩下業務...)


馬斯洛 的需求金字塔

自我實現 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社會承認的需求) 這裡我們也想要阿...

社交的需求(社會關係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身體基本需求) 大部分年輕人在這一塊,70%左右,少部分30%也活得很辛苦


這理論非常有名我就不多說了,我所觀察到的社會,只是一群有先佔優勢的人,聯合抵制(甚至是嗤笑,貼標籤,合理化自己比你強的原因)只剩最基本需求的人往上爬,問題從來都不是22K,如果今天物價很低,22K可以比較輕鬆的活下去,我相信我們反應也不會這麼大。


我們不希望說我們讀了那麼多年的書,只能出社會後在生存線上掙扎,

1.房價問題(這個我不以22K來算以5萬元這還算OK的收入(這收入已經是金字塔前10%的收入了),我很努力的話,再出社會5-10年可達到)
1000萬的小房子,在台北工作,約只能買20坪左右...而1000萬我需要不吃不喝存幾年呢?
1000/5=200個月(答案是16年,還不算房貸利息),不要說你可以買在外面阿,XX山上,問題是那種地方交通費必定可觀,油錢很貴的一個月也要5000,在來就是都會區給予5W以上薪水的可能性高多了,其他地方很難...(所以我有一間20坪的小房子我已經52歲了...)

2.一個人生存基本開銷,靠家裡也要1.房租不用2.伙食費一半靠家裡3000 3.電話費我很省了一個月300

4.水電瓦斯1000 5.學貸5000(這可能沒有)

最最最基本的活者,要1萬附近(不能生病,感冒,理財(沒錢怎理?)

3.我以後結婚共組家庭1.結婚費用80萬2.如果有小孩2萬要的(奶粉尿布其他亂七八糟的開銷)

4.夫妻2人很努力加起來10萬所得扣繳約1萬,小孩2萬,2個大人生存最低需求2萬,如果雙薪..保母費用2萬,10萬去掉7萬了我這還只是粗估,剩下3萬,如果我很有勇氣買了一間房子,那麼房貸約2萬-3萬...,一毛都沒有剩下,已經不是生活了...而是生存,這樣活者一點意義也沒有...

5.不能出去玩,沒有生活品質,上班下班一輩子就過了,不是每個人都希望當個工作狂,更何況現在要5萬的薪水必定是加班加到吐的那種(房仲業5萬但是一天工作14小時,台灣現在狀況就是,工時長領的多,但仔細去除發現都跟基本工資差不多,甚至更低...)

6.就算我當個快樂單身漢,月存3萬好了(夠猛了吧= =),除非我也跟大家一樣去投資房事,要不然你會發現通膨把你所得吃光光,現在3萬10年後剩1W5...,我要退休我必須存多少呢?

所以希望已經爬到更高層次的大大們,給我們一點生活的權利,當我們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時,不要再落井下石,我預測應該說根本不用預測,物價還會再漲,等到我們受不了時,革命就不遠了。


人性一直是如此,大家只會看到妳們風光的一面,而忽略掉自己的努力,但是這很現實,如果你有錢了不放利出來,大家眼紅推翻妳,大洗牌這樣最快,縱使你說我很努力,妳都沒努力領這樣薪水活該,但是您沒想過,如果人人都當老闆,那就輪不到您了....(大家都光桿司令阿),希望這社會多一分體恤,觀看歷史,不斷的再重複,現在也只是走老路罷了....
sonylin wrote:
說穿了~
真要讓人去幹壞事~ 也要真敢死有真本事!!
無能無才、貪生.愛錢愛面子.不敢死....在這版表露無遺!!
什麼都不敢~什麼做不好

真給你當大哥.當詐騙集團..就真的適合嗎??
搞不好也只是跑跑腿.當當車手?? 抱怨著老大首腦分最多的贓款??
這樣渾噩..混不了白也吃不了黑..人生沒什麼起落會有什麼不同??

當大哥跟敢不敢死,有沒有本事(刀法一流?)沒有既定關係啦...
現在很多角頭 跟企業二代或者政治世家一樣是世襲或者裙帶關係起家的
早就已經沒有在刺半甲檳榔扁鑽西瓜刀那一套了
每天西裝筆挺開著進口跑車用英文在談股票談投資 比生意人還要生意人
你就算比他能幹十倍聰明百倍 沒有他背後的熟面孔跟老招牌這些資源
人家也不想跟你做生意...免得得罪合作幾十年的老朋友
做大哥的還要敢衝敢死? 那小弟收來幹嘛...
電視機關掉之後 有誰看過砍人是大哥帶頭衝的嗎...

當然網路上說說笑笑是一回事 就算自己的小孩敢死有本事
做老爸的要鼓勵他去混黑道還是鼓勵他去做生意...這很明顯吧?

幻月冰靈 wrote:
我覺得大大們大部分都...(恕刪)

大環境當然有差別
但是,Maslow的需求理論不能這樣用吧^^

舉個辦公室裡發生的例子
兩個同事,都不是我,不會有想賣弄自己的問題和嫌疑
兩個人的薪資收入一模一樣4XXXX
但是甲同事
每個月還得租房子生活、還要養老爸老媽
他非常的節省,甚至可以說....他根本是個古人
而且還是全辦公室唯二還在使用"智障型"手機的人
工作10年後,除了還清自己的學貸、家裡欠的2百多萬債務
目前有將近100萬的存款
但乙同事呢
和甲幾乎同時進公司,所以一路薪資條件幾乎一樣(34XXX--->45XXX)
而且因為他有一些特殊才能
所以每個月還有額外的兼職收入10000-12000
而且他住家裡,只要他願意三餐吃家裡也沒問題
但是,他很重視生活的享受
3C用品換的飛快,手機、平板、相機...永遠搞不懂他現在用的是哪一部
他很愛日本,所以平均每年到日本玩三次
假日,就會看到臉書上他到處吃喝玩樂的"打卡"
他很著重生活品質,所以身上的行頭不少
就連小折也在極流行騎腳踏車時換過幾台
最近他很迷跑步,所以買了不少跑步行頭
不過,一樣十年過去了
理論上他應該有更多存款的條件才是
但是,他戶頭裡很少超過6位數
因為一接近6位數,他就會計畫日本旅遊 >"<

大環境當然有差,但是,在相接近的環境條件上
甲乙兩個人的差別就在努力和享受的分配差異上
而這一點的差別造就了他們很實際的存款差異
甲真的很像許多前一輩的打拼精神
但相對的乙就擁有更多現代人想要的生活品質
兩個東西能不能共存??
其實兩種模式與價值所勾勒出的Maslow需求三角是不一樣的
因為每個需求會被分配到的比例不同
所以各種需求可以被接受的支出不同
相對的,造就了整個討論串裡買不買的起房的差異
當然,絕對絕對會有時空的差異
但是,在同年代或許就產生了蘆筍和蘿蔔的差異^^
迷失的缺口 wrote:
大環境當然有差,但是,在相接近的環境條件上
甲乙兩個人的差別就在努力和享受的分配差異上
而這一點的差別造就了他們很實際的存款差異
甲真的很像許多前一輩的打拼精神
但相對的乙就擁有更多現代人想要的生活品質
兩個東西能不能共存??

請參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TTEIOH85Qw&feature=share

再談資源分配之前,要弄清楚一個前提,你對於居住的看法是什麼。
如果台灣像德國、瑞士那樣,居住是一種基本的國民權利,甚至可以搞到房屋的持有率只有15~30%,其他的都是政府持有,連租金都不能自訂,需要經過社會和法律裁決,居民能夠享有住居的最大保障,那當然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你現在講的好像乙很爽,甲不爽是自找的...然後你要不要埋梗埋個20年?
20年後,甲有自己的房子,乙可能中年失業,租金卻亂漲,導致乙付不出來流離失所...最後變成遊民...blahblah...

在台灣,確實生活品質和置產是互斥而不能共存的,而以前的台灣卻毫無疑問的可以,所以才會有現在這麼多的問題。

迷失的缺口 wrote:
其實兩種模式與價值所勾勒出的Maslow需求三角是不一樣的
因為每個需求會被分配到的比例不同
所以各種需求可以被接受的支出不同
相對的,造就了整個討論串裡買不買的起房的差異
當然,絕對絕對會有時空的差異
但是,在同年代或許就產生了蘆筍和蘿蔔的差異^^

台灣現在的狀況比較奇怪的是進入國外學者一直無法解讀的情況,也就是依照正常馬斯洛需求層次,每一個層次要進入下一個層次之前,滿足程度需要到達一定,而台灣卻幾乎不滿足就進入下一個層次。

光講第一層次的生理需求,大家都知道2XK或3XK生活根本薪苦,更別說還有責任制這種東西,在這種條件下生理需求能獲得滿足進入下一層級的應該是少數,可是台灣卻大多數都有進入下一個層次,也就是安全需求。
而台灣各種不公平的制度、各種福利待遇的缺乏,明顯在安全層次上的滿足程度也很低,可是卻又跳到了下一個需求層次-社交需求。

一般來說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徘徊在第三和第四層次,而且讓人很意外的是,大部分的人對於第一、二層次的需求都是不滿足的,這對於國外學者來說根本是很難理解的。

peterTG wrote:
請參閱:http:/...(恕刪)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並沒有否定大環境的差異
而是想凸顯相同前提下,個別上的差異
以我舉的甲乙兩例,乙住的是自有宅,完全不會有租屋的問題
當然,因為都有房子住了當然不會去考慮買不買房的問題
但我只是單純想凸顯個別之間的差異
並沒有想表達以前的人多們的努力所以得到可以買房的回報
而現今的青年多們的享受,所以無法達成買房的期待
不做時空上的差異比較
而是比較相同時空背景下
不同人的需求分配帶來的差異而已

Maslow是一位偉大的社會學家
但他的需求理論太通用
所以在現今的許多領域裡都用了他的三角模型
我本身比我的甲乙同事年紀都大些
但我也絕不是我自己所說的上一輩那些人所屬的年代
我自己的老家30年前購入時和現今有人想買所開的價差差了7倍
不過,在那種鳥不生蛋的地方,7倍也是個很可怕的數字
我自己也一直撐到了上個月才簽了約、買了小小窩
一個人,都快40歲了,甚至在一個領域、一個工作待了十多年
收入都已經快要頂天的狀態下
才入手一個小破窩,真的沒什麼好說的
完全沒有要炫耀或是瞧不起其他人的
我不是想炫耀自己是人生勝利組
因為,一個不到500萬的小破屋,我相信大家都有機會買的起
我也完全認同現今的房價(特別是都會區)漲到一個莫名奇妙的地步
只是,還是想強調,有時候除了大環境的限制之外
個別的差異依舊存在
就算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
每個世代都有主享受和重計畫的不同人
只是比例上的差異,確實是存在的
家裡很多年紀較輕的同輩,現在真的都只想著"生活品質"
有許多的可能,他們根本還沒開始計畫....就已經放棄了
我不想位任何人辯解
只是,越是現代的人(包含年齡上的現代和區域上的現代)
注重享受的人越多
越是古老的人,好像肯咬牙苦撐、或是計劃生活的比例,也真的比較高....
單純是人的差異
迷失的缺口 wrote:
只是,越是現代的人(包含年齡上的現代和區域上的現代)
注重享受的人越多
越是古老的人,好像肯咬牙苦撐、或是計劃生活的比例,也真的比較高....
單純是人的差異

你這說法的問題存在於不是古老的人就越肯咬牙苦撐,而是他們除了工作之外沒有別的事情能做。

落後國家的表現就在於物慾低落,為什麼物慾低落?可能因為國家社會的各種規範、限制,使他們不能享受、追求、了解外面世界的東西。

這點你從中國改革開放後,鄉村的年輕人口大量流失,台灣的年輕人都往大都市集中,可以看的出來這種趨勢。

如果照你的說法,根本無法解釋為什麼台灣人不斷往外移民的趨勢,移民可不是最近十幾二十年才有的,台灣這麼棒的話,為什麼一堆人要移民往美國、歐洲、日本?這些人都是不能在落後的台灣咬牙苦撐?

追求享受本來就是人的本性,關鍵是追求享受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決定一個國家的進步程度。
有興趣你可以去研究一下歐美的各類享受性商品的價格有沒有比台灣貴,當台灣老人再戰年輕人拿iPhone的時候,怎麼沒想過日本收入是台灣的幾倍,iPhone卻賣的比台灣便宜是為什麼?

當各國再利用法規來縮限有錢人的行為時,台灣這個資方天堂竟然在幫著有錢人戰窮人就是不努力...這才是問題所在。
講什麼古老的人那都是扯淡,你把科技往前提升50年,我就不信老一輩都不會受到誘惑...

本性平淡的人我相信是有的,但那是各國都有,而且都是少數,人類之所以會進步就在於追求,台灣的問題是有追求還要被戰,老一輩給不起就叫你要知足,不就是這樣?
之前聽過有人說台灣沒有罷工,所以表示台灣人都能滿足於現在的工作和待遇,實際上那是受限於法律,有本事把法律放寬到跟法國一樣,你看會不會天天罷工...

人都是喜歡享受的,不管老人或現代人,關鍵是在於你享受的起嗎?你以為當韓國日本都已經LTE發展的很完善,台灣才剛起步,是因為台灣人比日本、韓國人不注重享受?
說穿了,台灣的社會架構就是一群老一輩的戰敗者,要年輕一輩不准享受(因為他們給不起),不准比較(因為比較會惱羞),實際上台灣的哪一代對外競爭失利,只好把獲利轉向對內壓榨大家都很清楚...你看看整天跟政府嚷嚷著沒人才的是誰,被外媒批薪水給太低導致人才流失到國外的又是誰,你就知道問題在哪了。

台灣現在很開放的,你給不起我就到國外找給的起的人要,不然你以為為什麼企業要花錢買媒體,整天宣揚國外也不是那麼好,台灣很有人情味,台北房價跟國際比其實不算高...etc.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讓國民享受不起的國家比較可卑,真正咬牙苦撐跟願意咬牙苦撐是兩回事,別說的好像現在台灣沒有責任制還有加班都有加班費...現在的年輕人是不願意咬牙苦撐,但是能咬牙苦撐,只是同樣要苦撐的工作你會選國內低薪還是國外高薪?這是很明顯可以觀察到的社會現象。
我只說~~那前輩....你呢?? 你自我努力佔幾%
他只大笑後說,我承認這輩子努力不到10% 我靠祖產賣地的錢,搭上了股市繁榮期
又看準時代投了電子業當職業股東,就到今天了
所以我沒有教訓你,也沒資格,相反的教你別瞧得起我這類的人,看清這社會所謂成功者的虛偽吧
值得尊敬的打拼者不是沒有,很少很少,少到我今生還沒聽說過一個
沒一個經得起剖析的,貴人、貴事、老爸、親家、祖產 真的在所謂成功者圈子 多到滿天飛!!


我只能說,有關係就沒關係,因為現在45年級的小孩長大囉,既有得利者開始為小孩子鋪路了,現在很多公司都這樣了,別說您們都沒有看到聽到過,不然就是繼承父業的一堆,電視都有在報導,阿不然看看附近生意不錯的店家,小孩畢業一定在家幫忙,以前要小孩繼承....根本不可能好不~

我七年級,我為生活爭扎中~啾咪~
alexmein wrote:
我只說~~那前輩....你呢?? 你自我努力佔幾%
他只大笑後說,我承認這輩子努力不到10% 我靠祖產賣地的錢,搭上了股市繁榮期
又看準時代投了電子業當職業股東,就到今天了
所以我沒有教訓你,也沒資格,相反的教你別瞧得起我這類的人,看清這社會所謂成功者的虛偽吧
值得尊敬的打拼者不是沒有,很少很少,少到我今生還沒聽說過一個
沒一個經得起剖析的,貴人、貴事、老爸、親家、祖產 真的在所謂成功者圈子 多到滿天飛!!


我只能說,有關係就沒關係,因為現在45年級的小孩長大囉,既有得利者開始為小孩子鋪路了,現在很多公司都這樣了,別說您們都沒有看到聽到過,不然就是繼承父業的一堆,電視都有在報導,阿不然看看附近生意不錯的店家,小孩畢業一定在家幫忙,以前要小孩繼承....根本不可能好不~

我七年級,我為生活爭扎中~啾咪~
.....(恕刪)

正常的阿
大中小企業政治世家有名店家攤飯團購網購包租公田僑仔二代三代四代五代
年收幾百萬幾千萬幾億幾十億幾百億上千億
不傳給孩子孫子曾孫子
難道傳給不認識的人嗎?

就算一開始小孩會假裝不要
假裝說要靠自己(出去外面能成功的 哪個不是靠家裡的人脈跟資源還有名號?你不姓戴 誰借你一億?)
出去闖闖幾年
吃苦了
就會飛回來了

然後就說
"我不忍心看父母這麼辛苦 所以一定要回來接家業阿"
"這項技藝(小吃)不能失傳 所以再怎麼辛苦都要接阿"
是喔
這麼辛苦喔
不然不要回來阿
家業家產都留給兄弟姊妹阿
沒兄弟姊妹的話請父母全部捐出去阿

出去工作當員工被老闆罵被客戶譙一個月三五萬
回到家裡當老闆指揮員工吩咐事情一個月三五百萬
是你你會選哪一個?

別騙人了啦
不選的不是不選
是沒得選

冠冕堂皇的話人人會講
說是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
嘴巴說不要心裡一直想
口嫌體正直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