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小弟第一次發言夫妻的總資產是
7394935元
不【硬撐揹債】買房把錢投入到穩定的標的、好好理財存錢、好好記帳
今年2月的資產來到8926105元
總計夫妻共增加了1531170元
增加幅度約15%
主要還是拜台幣貶值,感恩阿!!
這一年期間我還現金買了一台中古的汽車(約12萬)
老婆也在年初順利產子(10來萬)
我不懂如果有家裡可以住<<存錢才能快
有家人可以支援照顧小孩<<保姆費可兼孝親費
有便宜的房子可以租(請參照591雙北市一堆超便宜的租不出去的房子,可善用【昨日瀏覽】總人數排序)
我個人是非常不懂為何一定要急者買,複利最困難的就是前面的基本資金的累積,因為會最慢
在過5年,我們退休金都快存夠了(2000萬),全國公務員、勞工有沒有退休金終身俸也和我沒多大關係,遇到台股不小心4XXX了還可以豪賭台灣50一把
我也才33歲,買不買房,真的有差嗎?
要過小家庭悠閒世界還怕以後沒機會?
以投資方面來說
或許您去年靠房產依然獲利照舊
也歡迎您分享一下心得
告訴我們這些領死薪水的芸芸眾生要怎樣玩比較穩健,不會像勇哥一樣被抄家滅族,不會承擔太多風險
那就感激不盡了!!
至於已經買房的大大也恭喜你們了,誠心!!恭喜擁有小家庭的世界,不要管我的文章了,畢竟我的文章是有參雜者投資的角度在看買房這件事情的
但房地產一年若眼光夠準,現在絕對能挑到兩年增值60~100%的物件,至於如何挑屋跟地段?自己得研究研究!
當你晉身為買屋置產階段你就懂買屋增值法,當你晉升買土地增值階段,你就知道如何靠投資就能笑傲江湖階段!
火神大大 wrote:
查了一下去年整年記的帳(也更新了資產負債表)
去年1-2月小弟第一次發言夫妻的總資產是
7394935元
不【硬撐揹債】買房把錢投入到穩定的標的、好好理財存錢、好好記帳
今年2月的資產來到8926105元
總計夫妻共增加了1531170元
增加幅度約15%
主要還是拜台幣貶值,感恩阿!!
)
1年多前當看到你剛開始在房產版出沒發表意見時(什麼翻桌子那一篇)
小弟也剛趁奢侈稅大家觀望害怕及成交量萎縮 沒人敢買時 在台中市西區草悟道旁買了間度假房
這1年半來房子從入手價700萬 目前樓下的低樓層成交990萬
若以自備款250萬來看(貸款450) 預計現在賣可以拿回1015-415(貸款本金還了35萬)
大約600萬 獲利率你可以自己算
我條件和你一樣 都是雙公務員 薪水也差不多
但目前我和太太總資產 只靠自己12年來的理財沒靠雙方父母 淨資產已經3000以上了
(含一間市區5層樓透天 農舍1間 度假屋1間還有0050 0056 紐幣定存 總貸款剩850萬)
存現金 不見得是最好的選項 這一年股票只買一檔營建股 看了下超級大三元資料 獲利率32%
可惜當初寄信給你 想說和你經驗分享 你沒理我 那就算啦 祝福你
我不到40歲 目前也可以不用靠國家的退休金呢!
還是真心勸你 早點接觸投資房產 學習相關經驗 差很多的 不是叫你亂買>"<
我想這社會大家都是很聰明的 也不會有傻子買房子是不經過評估 亂買的吧
火神大大 wrote:
查了一下去年整年記的...(恕刪)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財背景
要比短時間賺得多的,我相信在你我之上的還有更多
即便是現在依然可以有人靠買賣預售屋轉單等等來獲利
但是對我來說,我的性向是比較偏向保守型的投資者
注重評估風險和自己的償債能力
我認為5-10%的獲利對我來說不難達成,是觸手可及的目標
要獲利60%、100%
很抱歉我真的心臟沒有那麼大
現在也許是放馬後炮,1476儒鴻這檔
我記得在看了57台的介紹有想要重押的衝動
還有鴻海在和夏普搞的沸沸揚揚之際
我也有想過要梭哈買鴻海,我想賭合併收購會成
不過我都沒有去這樣做
我記得我去洪爐地拜財神的時候,就想問這種豪賭好不好
最後我得到的是懂得滿足者才能真正能賺大錢
讓我思考了很久
阿添添大大
我真的不記得我有收過你記的私訊了,很厲害,你有這樣的實力,可以短時間去獲取這樣高的投資報酬
不過除了你自己對於地產的研究外,至少你是有本錢去玩的
雖然你房子還沒賣出去,但是我相信你真的有機會可以有豐厚的獲利
我不排除如果你有精準的眼光,有下功夫去好好研究
但是你也是運用了很高度的槓桿去操作
這個風險你也必須要和大家說一下
比上不足,比下我是有餘的
要像兩位大大這樣專業,有行動力,獲利如此巨大,我相信許多人都辦不到
我一直詬病的是,買屋買地【投資】這明明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為何要把它搞得和菜市場買菜一樣的,現在不買你就虧到了,都不用好好用心研究?
到現在了,我還是看到很多鼓吹的文章,確沒有分析比較的建議
到頭來甚至我還要自己多蒐集買賣房屋的好文章,拜託一點,賺錢這檔事情有誰真正想要分享阿
沒錯,我沒賺到奢侈稅震盪那600萬,但是我的理財觀是先談我能守的住多少
再去想我能開創多少
這是我們本質上的不一樣,你勇於使用槓桿,融資、借貸,我不敢也不願去揹這樣的風險,所以恭喜你獲利
我還是會一直記錄下去(雖然01好像只能保存2年後唯讀),我也勇於分享我的投資理財方法管道
準確、理性的討論分析,相信是大家成長的動力,所以請多多包涵
願意分享未來投資的建議,更是非常感謝,我會慎重評估考慮
畢竟人生還很長
我有信心,就當我是一隻烏龜好了,慢慢爬我也會爬到我的終點的
火神大大 wrote:
查了一下去年整年記的...(恕刪)
第三次浮出發言....
跟火神大大報告,小弟與老婆兩人月薪加總約等於您一人再多一些些,純粹只是民間企業小咖職員。
去年底小弟趁實價登錄用力殺,又買了第三間房子,這次租金預估計1萬8千元/月,加上前面二間房子總租金收入達7萬元/月,實際收入扣除房貸約有4萬元/月。
希望10年內全部還清房貸,屆時我尚未滿45歲,至少有每月7萬元被動收入(不計入租金漲幅),雖然比不上公務員的月退俸,不過至少是小弟一步一腳印打拼來的,服務於民間企業,完全不指望靠政府,只能靠自己。
公務員月退俸不能傳給小孩,房產可以傳承下去,只要小孩不敗光家產。
我跟老婆都是再平凡不過的社會基層小老百姓,我們有買過書補過習,就是考不上公務員,買個幾張股票總是賠,這幾年下來很清楚,幫助我們扭轉人生命運的,就是房地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