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住者有其屋 政府擬推40年低利房貸

30/40年後. 錢比現在很不值錢. 有能力先買得起房. 每月負擔得起. 有何不好?
除台北外. 其他地區房價並不高. 為反對而反對. 別有用意罷.
政府當然會有配套措施. 防止炒作. 墊高房價.

沒有任何政府會打房打到經濟下滑. 影響大多數人生計的.
不喜歡可以不貸.
40年中間. 可以先還款. 也可換屋.
錢是越來越薄的. 其實銀行是吃虧的. 還不願意配合昵.
聰明的趕快申辦. 決不吃虧.

humi88 wrote:
40年中間. 可以先還款. 也可換屋.

錢是越來越薄的. 其實銀行是吃虧的. 還不願意配合昵.

聰明的趕快申辦. 決不吃虧....(恕刪)


銀行是吃虧的???懷疑銀行會做賠錢生意...銀行若不收利息,才能說是吃虧吧.....至於銀行願不願意配合40年房貸政策,就要看各銀行獲利狀況囉.....

humi88 wrote:
......

40年中間. 可以先還款. 也可換屋.
錢是越來越薄的. 其實銀行是吃虧的. 還不願意配合昵.
聰明的趕快申辦. 決不吃虧.


人人都進場買房,
但價格不降,
在台北國工作月入不到4萬的人,買得起的標的物仍然是偏遠邊陲,
只好往基宜桃園找,忍著點每天通勤,至少有個窩。

住了20年想換屋,
但房子老舊地段又差、都更更是沒份,
而且大家都住者有其屋了,
能換到好價錢?

這才知道房子折舊其實很厲害,而為了保護高房價所推出的高成數長年期貸款更厲害,
會禍延子孫。

想想也沒差啦,反正逢選舉時政府會叫銀行提供貸款給選民拉皮;
如果貧民區裡也有好地段,就叫建商低價收購改建,再用「百年貸」賣給老百姓。

不過,到時還會辦選舉嗎?


allenff wrote:
有閒錢的人當然會覺得是利多,準備進場繼續炒高、因為本金利息每期繳比較少,在加個寬限期....對投機客來說當然是大利多...(恕刪)

40年低利房貸一定有資格限制好嗎!(例如首購)

herc wrote:
看了上面的發言反對者的理論 --> 40年房貸會造成房價高漲?!
那如果改成最多只能 10 年房貸是否房價就會降低??不知
我想應該更多人跑出來罵 20 年房貸都買不起了,還 10 年房貸....
所以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房價過高!!
但是房價低了,就真的買的到?? --> 台北市一堆人要擠進去....
低是要低到啥程度?? 22K/月 也買的起?? --> 可能嗎??
政黨輪替過兩次了,有改變嗎??
如果買不起房子的人是大多數人,何不組個政黨,參選總統??冒汗
無殼蝸牛黨


以下是由隔壁棟轉過來的觀點,您可以參考一下:

脤早見琥珀主 wrote:
1.房貨政策影響最大的,就是中產階級.
何謂中產階級?
就是每週至少要工作45個小時以上,
領著固定薪水,而且薪水幅度增加有限的人.

如果你有個有錢老爸,你是投資客,你是金字塔頂端管理階層的人,
或是你突然莫名其妙繼承了遠親龐大的遺產,
或中了彩卷,或在路上踢到金條.
當然也包括那些窮到三餐都吃不飽的貧戶.
房貨政策對你們而言,真的沒什麼影響.

這些極端之人,在社會畢竟不是多數,
房貨政策真正影響的人,是那"龐大"的中產階級.
所以不要沒頭沒腦就拿些極端例子加入討論.
我有個朋友第一份工作,真的給他領20K而已,
不過三年時間,他的薪水已經到80K了,
還沒30歲時,他就已經拿著150K的高薪.
現在已經超過200K了.
不過社會上,有多少人會有這種際遇?
不要拿這些特殊的例子去看待房貨政策對中產階級的影響.

2.為什麼世界上多數的房貨,只給30年,不給40年?
真的是因為給40年會讓銀行倒嗎?!
銀行放款比例有一定的根據,
可以貨幾年對銀行而言根本沒什麼影響,
因為能貨的就是只有這麼多.
那為什麼是30年,不是40年?
前面說過了,房貨幾乎可以說是為了中產階級量身定做的.
從你出社會,到有能力付頭期款,到法定退休年齡,
就差不多是30年的時間.
不要以為30年是亂給,或給你方便的.
40年?就代表你的下一代要幫你揹債,
或要把你養老的退休金給吐出去.
房貨只要達到必須要兩代來揹的境界時,
代表房價已經泡沫化,達到被過度高估的情況.
不要本末倒置.
拿出治標不治本的政策當萬靈丹,
否則就要面對跟日本一樣的處境.

3.政策影響的是整個經濟面,
不要拿個人的行為去斷定政策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40年房貨的推行,
就是讓房價有上漲的空間.
這跟你要選5年,10年,20年根本一點關係也沒有.
否則央行的降息升息政策是搞心酸的哦,
你也可以說,你可以不要借錢或存錢啊!!!


簡單來說,
推40年房貨,短期內是不會讓房價有下跌的空間,
因為人們的選擇多了,就沒降價的必要.
長期還會促使房價上漲.

政府沒事為什麼要推40年房貨?
是不是代表目前房價已被高估了,
讓多數人窮其一生工作都買不起了?

真是一針見血.........
所有政策都一樣,每個人立場不同,只要擋到既得利益者當然就會吵翻天,但是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應該要以國家利益和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去做考量,而人數最多的其實就是龐大的中產階級,前面網友有人舉的極端例子就不用說了.
的確,此政策最最不敢提的部份就是"擴張信用"的問題,過與不及都不好,而這篇主要的精神就是在強調財務槓桿"過與不及"的拿捏到底適不適當?

大家可以想想為什麼要訂定政府舉債上限的數字?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如果再往上加個10%會造成什麼問題?
難道大家那麼快就忘記金融海嘯了嗎?前面有網友說只是多個選項而已每個人可以依自身的需要去做選擇,但問題是如果真的有那麼簡單那就不會出現"雙卡風爆"了,是吧?

當然,"或許能讓原本餐風露宿的家庭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這句話聽起來很對立意良好,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美國次級房貸爆發前也是很符合"或許能讓原本餐風露宿的家庭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這個說法,對吧?所以有人說這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政府的話 聽聽就好 是完全不能相信的

outmankobp wrote:
那為什麼要買房子
租不就得了!
為什麼要勉強自己做那些做不到的事!?

買房子 讓自己辛苦 失去生活品質
倒不如 租房子 讓自己好過一點

認清自己的能力 而不是要別人配合您的能力



完全同意這一段!



outmankobp wrote:
......
今日房子壓到月薪五萬的人可以買的到了
那麼月薪三萬的人 不會繼續叫嗎?

今日房子壓到月薪三萬的人可以買的到了
又該換誰叫?
而且 你會認為那麼低的房價 有錢的人不會掃貨嗎?


其實,有錢不一定要炒樓,政府也應該要把有錢人的資金導向其他經濟發展,而不是競相投入房地產市場影響到一般自住民眾的生活阿,GDP的50%以上來自房市交易,這算什麼?
這棟樓小弟來做個記號 有空慢慢看

政府推40年房貸 就像前面有大大說的 根本就是要延長到第二代來還的政策
不但不想打房 還助推炒樓 算了 不想說了

政府真的要打房 也不是要打大安區信義區等
北市沒錢的人被趕到新北市 現在炒房炒到了新北市
尤其是捷運路線經過之地(不管通車與否) 已經炒到不是中產階級能輕鬆負擔的房價了
會做捷運和依賴大眾運輸的人 絕大多是中產階級 沒錢買市區只好用通勤來換取金錢
現在搞到很多想買房的人 因為房價炒作而被越趕越遠離市中心了
要打房也是打這些靠捷運、三峽林口這些炒房的人 才是真得對中產階級有幫助

不好好打房價和規劃交通建設 居然還搞這樣的政策 果然是政客
十年前一間房子本來600萬,借500萬二十年貸款,滿期後繳交的總金額(含頭期款)約750萬左右;現在房價被炒高成1000萬,因為年輕人買不起,故使用政府推出500萬四十年貸款(但我很懷疑年輕人頭期款能湊到500萬),滿期後繳交的總金額變為1250萬,四十年貸款對時間成本及金錢的支出的確增加許多。本來房價就是供需問題,房子大家買不起,成交量減少,賣家自然會降價以求;現在政府擺明不想壓抑房價,故推出四十年房貸來誘惑租房的年輕人買房,讓他們將房貸壓力及痛苦延長成四十年,這樣的政策對買不起房的人是德政?我覺得對投資客及建商才算是德政吧﹗房價在2005年之前走了十多年的空頭,政府為了支撐房價推出了許多次2000億房貸利率補貼政策,那時候房價低迷,買房是明智抉擇;但現在某些地段的房價已經炒得不像話,政府還推四十年房貸來支撐房價,這是預支年輕人未來四十年的青春來補貼建商、財團、投資客等有錢人。如果你不選擇在房價飆漲的地方買房,其實二十年房貸已經足夠了;但這個四十年房貸政策就是特別為,夢想在大台北地區買房的年輕人"量身訂作"的;在MOBILE01上,許多人已經大聲疾呼,耳提面命,告訴大家現在真的不是買房的好時機,如果年輕人還以為四十年房貸是德政而一窩蜂的去買房子,就等於自己的錢被詐騙了還幫人數鈔票,那是自己的選擇,怨不得人;最後祝這些有勇氣用四十年房貸買房的年輕人,莫成為高房價的最後一隻老鼠。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