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宇宙人 wrote:
以前的人早幾年還完是...(恕刪)
所以一個良好的政府應該是訂個10年嗎 ? 還是你認為幾年可以還完才是正常 ??
另一點 , 40年房貸並不適用於 " 大多數 " 人
我是宇宙人 wrote:
而且您又說:『而且中年失業又怎樣 ? 你手上不是還有房產 ? 賣掉啊 , 錢拿去租或是換便宜的都可以』。請問,如果那時是房價下跌時怎辦?您在網路上的隨口一句話可能沒什麼,但是您可曾想過,如果有人聽了您的話做的決定導致損失,您就算沒有法律責任,您的良心過的去嗎?
muto999 wrote:
所以一個良好的政府應該是訂個10年嗎 ? 還是你認為幾年可以還完才是正常 ??
另一點 , 40年房貸並不適用於 " 大多數 " 人)
muto999 wrote:
是喔 !!??
那我問你既然我講的不對有可能會害到人 , 請問你要不要發表一下高見應該怎樣才比較好又不會害到人 ?
而且房價跌又怎樣 ? 我1000萬變成500萬 , 那也就表示500萬的變成250萬 , 請問有甚麼差別嗎 ?
如果有人買1000萬又中年失業又剛好就他家跌別人都漲到2000萬 , 那要不要先去怪叫他買1000萬的人還有炒他魷魚的老闆 ? 怪到我這裡來喔 ? )
我是宇宙人 wrote:
1、我並沒有說『一個...(恕刪)
Gullit168 wrote:
信心是掛在"量"下面,沒"量"哪來的信心? 你也說一堆大戶都不玩了,為什麼,因為沒"量"了
所以才回頭說,你覺得這個政策可以衝出多少"量"來增加賣方的信心??
你根本沒辦法量化,所以你只能跟著報章雜誌說會漲、別人說會漲,至於怎麼漲都不知道
影響層面多寡也不知道,卻可以知道且認定一定會"漲"
這樣跟那些建商、房仲或投機客的話術有什麼不一樣??
到處捕風捉影,營造出房價會漲,現在不買一定會後悔的氛圍
簡單一個問題,如果房價不具升值潛力,會不會有大量的自住與散客買家??
投資客是跟著"量"在跑,你叫那些投資客去新屋、楊梅炒炒看
看炒不炒得起來,沒有大量散戶接手根本沒炒作空間
懂了嗎?
而且台北自住為什麼沒好處,下次換房可以去鄉下換更大間或是更氣派的房屋
住的這幾年還可以比中南部的人享受到"捷運、繁華鬧區、各大名電匯集於台北"
房仲就是這樣洗腦的,要把你全部身上及往後幾十年的薪水全部吐出來
所以破新高價的大部分都是自住想兼投資的買家,因為等不下去只好硬著頭皮買
正常自住的買家,如果沒想多賺一筆房屋的價差
沒事去貸款幾千萬來買房然後把自己生活壓得死死的做什麼??
租個房屋慢慢等有好的物件、沒被哄抬過、沒溢價的物件在下手,這種買家才不會炒高房價
只是不好意思,這些買家都在大台北以外的地區,這幾年在台北買房的
又有誰不是看上他的房屋價差可獲利空間,這樣跟投機或投資客又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