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你不能不知道的真相 - 論太陽能的可行性


-HY- wrote:
至於用電量, 最可怕的還是工廠用電, 家電那些相對下來是小巫見大巫

沒錯工業用電是佔大宗, 但這些工廠用電是要幹啥? 還不是要製造那些家電!
如果大家不用那些家電, 就不用工廠了!
-HY- wrote:
我相信如果有心推動替代能源是絕對沒問題的, 這許多年來我們都被核能寵壞
所以大多數資源都沒有放在替代能源的實施及研發, 當然相對覺得很吃力, 因為進步的慢
反之當你有足夠的決心與資源來推動, 很多事情速度進展會是比我們想像中的快


這許多年來我們不是被核電寵壞, 而是克服不了我們的貪欲!

能源發展往那個方向, 版主及各位先進都有精闢見解, 討論愈多, 我們思考就會愈深刻!

推動替代能源的一派, 一定說: 你看核能多危險, 不如把資源拿來研發替代能源; 研究
風力的說政府你不能忽視這一塊; 研究太陽能的也說太陽能取之不絕, 更應投入更多資源.
....等等.

核能發電的一定說: 你看其他所謂替代能源成本高,也不穩定, 大量供應也有問題; 不如把
資源投入我們這邊,研發更好的核能,畢竟愛因斯坦已經證明這種能源也幾近取之不絕!

到底資源要投入那邊, 政客要相信誰的? 誰是打著幌子騙錢的? 老實講在這個紛亂的時代,
理不出頭緒的, 所以資源還是大家分分吧!


老老人家 wrote:
沒錯工業用電是佔大宗...(恕刪)


所以前面有討論到臺灣工廠出走的趨勢
用電量在轉型中的臺灣不可能會比先前工業臺灣來得高

要不要無核可以討論, 但潛在的危機不能心存僥倖的置之不理
wrote:
用電量在轉型中的臺灣不可能會比先前工業臺灣來得高


沒別的意思,別在意
除了基礎化學鋼鐵業外,最耗電的就是轉型後的工業,也就是半導體跟光電產業
我目前看不出這幾個代工產業還能轉型去哪兒?
如果全力發展太陽能,我想光電及半導體廠的用電絕不止現在看到的這樣!

ps:有人覺得,台灣轉型會比較省電是因為會以設計為主?還是?
但是我接觸的轉型是以自動化機台取代人工!
講一個小例子,一個供應商專做鐘錶及相機零件,他從十年前就開始沒進自動車床,而是直接買CNC五軸加機,現在請的人沒以前多,但是用電量卻大大多出以往,台灣產業轉型我個人觀察用電量是會增加而不是減少
會走的工業早走了,留下來的都絕對撐得過,對岸工資已經差我們最低工資沒幾千嚕,沒幾家會想這時候過去
現在聽到會去海外都是跑越南~

Bailysu wrote:
沒別的意思,別在意除...(恕刪)


別的意思? 不懂

這裡所謂的轉型不是工業轉型
而是整體的工業外移造成的轉型
也是一個國家必經之路

不可磨滅的事實就是臺灣今天工廠的數量跟二十年前比一定是比較少
也非常久沒有大停電的現象, 用電量如果有升高的趨勢, 大停電可能會形影不離吧
-HY- wrote:
不可磨滅的事實就是臺灣今天工廠的數量跟二十年前比一定是比較少
也非常久沒有大停電的現象, 用電量如果有升高的趨勢, 大停電可能會形影不離吧


用電量跟公司數量非正比
我去台電網站看的資料
用電量似乎與你所想有所出入,大停電跟工業用電量好像沒直接關係吧,間接是有可能
新聞有說到
能源局統計,二千年至二○○九年止,台灣總用電度數由一千六百億度增加到二千餘億度,工業用電量從八百七十億度增加到一千一百億度,兩者各成長二成六,但電子業用電量,從一百五十億度增加到三百三十億度,卻成長一.一五倍,顯示電子業對經濟成長貢獻大,但用電量也驚人。
買股票的都知道, 雖然公司去年業績好, 但股價卻一直跌, 因為市場分析認為公司今年展望不好, 無法成長.
而有的公司去年業績雖不好, 但股價卻一直漲, 因為市場分析認為公司今年展望良好, 成長可觀.

所以一般人及政府念茲在茲的就是成長, 可不是道德成長, 而是經濟成長.

成長!成長!經濟成長意謂著什麼? 意謂著對能源需求也會成長. 小的前面對能源的看法一直是基於這樣一個
基礎, 這個立論基礎就是:

人類生活演進的巨輪是停不下來的, 對能源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多!

在這個基礎之上, 也是小的寄望於核能的原因. 也許這就是人類命定的發展方向.
目前感覺太陽能電池運用在

冷凍貨車或者需要大量電力貨車,

一台15公升的發電機9000W提供3小時的電力

簡單的說27度電每度約 16.6元的成本如果採用太陽能電池

有隔熱的作用與發電可大量減少耗油量!

感覺會非常快回本

Bailysu wrote:
用電量跟公司數量非正...(恕刪)


如果台灣也真的電力需求成長速度到非核能不可
那我們可能需要更多核電廠而不是只多加一座
我們拿台電自己的數字來看

"尖峰"備載電力 23.4%
核能佔 也才12% 左右, 如果真的用電成長這麼迅速我們得繼續蓋核電, 那一座恐怕不夠吧?

事實上我們電是夠用的, 只要依循漸進的發展替代能源, 無核也沒有這麼困難
多點怒力換個安全, 個人認為很值得

老老人家 wrote:
買股票的都知道, 雖...(恕刪)


核融合如果能成功, 似乎是個好方法
反之核分裂的在台灣國土的超高風險賭注之前也都討論過了, 如果還是支持那當然大家就互相尊重了



我終於知道這篇為什麼可以蓋那麼高了
  • 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