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台灣喪失競爭力的主因

散彈槍 wrote:
目前台灣的低薪現象,不只是基層勞工受到影響,管理階級或是工程師階級的也深受影響...(恕刪)

這是一定的啊
當最底層的薪資停留不動
上一階的初及管理者也就不可能往上提升
薪資水準本來就是連動的

除了少數所謂的精英技術人員
可能能力本身無法很容易被取代
相對薪資就有可談的空間
一般公司的員工就毫無議價權
整個結構就是維持原來的水準

所以外勞還大量存在的一天
台灣的薪資水準就很難提升
這是人性先天上就存在的
畢竟有便宜可以取代的基礎勞工
沒人會傻到用更高的薪水去請本勞
又或者是提高本勞的薪資

除了一種人例外啦
"嫌錢臭的資本家"

.展哥. wrote:
沒錢,就不要買房,...(恕刪)



看你說這種話 就知道你完全不知道少子化的嚴重性 還一胎化...你中國派來的嗎?況且中國也不實施一胎化了 你知道嗎?
因為中國也意識到人口老化的嚴重性 有空去查一查吧... 少子化你知道台灣的健保制度會變成如何的畸形嗎?
不是健保費調到超高三~五代一直補充這個黑洞 不然就是給你吃超廉價的藥品 不然就是根本就沒人要當護士因為顧床比例可能更高!
引進一堆外勞來解決 讓人賺走台幣寄回國?而不是在我們這消費? 想想看少子化 真的好嗎?

rabbit60655 wrote:
看你說這種話 就知道你完全不知道少子化的嚴重性 還一胎化...你中國派來的嗎?況且中國也不實施一胎化了 你知道嗎?
因為中國也意識到人口老化的嚴重性 有空去查一查吧... 少子化你知道台灣的健保制度會變成如何的畸形嗎?
不是健保費調到超高三~五代一直補充這個黑洞 不然就是給你吃超廉價的藥品 不然就是根本就沒人要當護士因為顧床比例可能更高!
引進一堆外勞來解決 讓人賺走台幣寄回國?而不是在我們這消費? 想想看少子化 真的好嗎?

看來你也完全不知道人口過多帶來的問題!

台灣人口密度已經很高了,只比孟加拉低而已,人口太多帶來的問題更多

1.土地資源不足:台灣面積本身已經很小,大部分區域又是高山,無法開發或住人,土地壓力已經很大了,還要增加人口嗎?

2.公共建設:人口密度高,公共建設想必就要花更多錢去建設或維護,但是經費有限

3.失業率:現在以機器取代人力時代,和早期以勞力為取向已經有所不同;早期因為需要較多人力,所以生越多就能解決勞力問題;但是現在機器取代一部份人力,勞力也早已經過剩,別忘了現在失業率已經居高不下,20年後那些小孩也長大成人出社會,結果面對人力越來越少社會,那豈不是要成為難民?

以長期來看,增加出生率只是弊多於利,說實在話台灣一個小到塞下2300萬也夠了,此時不但不該增加人口,反而應該設法減少人口

rabbit60655 wrote:
引進一堆外勞來解決 讓人賺走台幣寄回國?而不是在我們這消費?

外勞的消費力還滿驚人的...

人口無限膨脹的經濟模式總有一天要破滅,
當可用資源及生產力到達一個巔峰時,人口持續成長就會是一個災難,
只有老美這種家大業大的國家還可以繼續玩下去,
不過,老美向來是以移民補充人力資源....
散彈槍 wrote:

不用去羨慕歐美,百年前歐洲也是經歷過多少次革命,流過多少的血,才造就今日的成就,當時的貧富差距跟社會各種不合理的情況,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導致各種大革命的發生,自由平等博愛都是用血換來的。
明明有很多前車之鑑,不管是壟斷市場、資金過度集中的情況(洛克菲勒 標準石油)導致嚴重的經濟大恐慌,
還是工業革命之後悲慘的工人與童工問題等等
(由於當時沒有任何政府提供的保障,許多工人在因經濟危機而失業的情況下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在正常的經濟環境裡,生產環境也十分惡劣收入也很微薄,有限的社會福利並沒有多大程度上改善工人的狀況,由此導致勞資雙方也就是所謂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對立。如1811年,一個名叫盧德的英國工人搗毀機器,從而引發了反對機械化的盧德運動。馬克思為首的左派學說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衍生出了共產主義的思想,對日後的人類社會影響甚鉅。)
所以抗爭永遠沒有歇息的一天,想要合理的福利安穩的生活,自己去爭取吧,什麼事都只想交給別人處理,就只會看到民代跟財團互相勾結。(恕刪)



散彈槍 wrote:
其實工廠相對起來薪水真的比工地低(我還做過日薪800的 早八晚五),工作起來真的頗無趣的XD,有些工廠環境也不太好,師傅每天都會帶口罩做事。
目前台灣的低薪現象,不只是基層勞工受到影響,管理階級或是工程師階級的也深受影響,薪水沒漲就算了,分紅還遠比十幾年前少,變相的中小企業生存也不易,不是徵不到人就是成本相對提高很多(原物料 租金 水電)
資方財團很奇怪的點就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客戶很有錢,卻讓我們的員工很貧窮,資金沒有階級流動(基本上就是往房地產金融業跑 房價飆升),內需就會嚴重萎縮,少子化等問題會明顯顯現。
人均GDP提升、經濟成長率提升的同時,到底果實都是誰默默的吃掉了,這應該是我們首要了解的,而不是我今天領了40K 50K的去嘲笑那些23~28K的年輕人,沒有意義。
有一句玩笑話,你還在為你孩子的下一餐煩惱,你的老闆已經在選明天要開哪台超跑了...


其實我覺得你說的每一段分開來
他看起來都對
可是結合在一起就不是一個味了
外國人的歷史與各種複雜交錯你就看得清楚
換成國內
關鍵字就出現(財團超跑等等)

以下非針對你了
大部分人的論調其實很奇怪
台灣今天基本上走回了可怕的共產黨起家路線
階級鬥爭
動不動就是慣老闆
沒有人要檢討自己
誠如散彈槍君所言-國外的進化史
可是你換到要批評南部那些被剝削者
特別是老闆不顧勞基法的給低薪強迫加班等等現象時
就變成
批評者沒有同理心
檢舉有風險
沒有工會制度

事實是什麼
工會制度多麼美好啊!
可是在你夢想中的美麗的美國
公會曾經大部分把持在什麼人手中?
換成在台灣
可以想像只會更黑暗的啦
你們可以去找一本書"黑幫當家"
芝加哥的黑手黨自鼎鼎大名的艾爾卡朋之後
是如何轉進政界司法與工會
直到1990年代才被抓了一批起來

其實很有趣的
你再去看看這幾天有一棟樓
有人在抱怨計程車的漲價
該樓主算是特殊情形
可能的抱怨還算有點原因
可是更多的意見是在酸何時加薪才會輪到我?
為何計程車可以先加薪了?

低薪是很多方面結構性的問題
別的不說
我們所有在這裡嘴砲的哪一個沒有責任

譬如
網站如01加入了大量廣告
可能你我就棄01而去了
可是如果01能一天多10萬廣告收入
員工們是不是可能就多個幾千塊薪水?

又譬如
更惡者
網拍與購物台
最惡者
大賣場與便利商店
不就更是這裡網路族的更愛
沒有看過實體的衣服都可以買
最剝削員工與上游廠商的大賣場每每人滿為患

每個消費者都只在意自己要買便宜
那哪一種商品可以有足夠利潤?
哪一個老闆不得努力COSTDOWN?
最後
精美的商品就只有高薪人士才消費得起
階級劃分越來越明顯

但是階級鬥爭有一個盲點喔
工人
特別是低薪工人
本身就是學經歷不足
這些人沒有資格去眼紅老闆買超跑
老闆把錢都分給你也不夠你們都去買超跑


ppwa wrote:
也就是說,上梁不正...(恕刪)
其實你盲點也不少阿,員工鬥爭並不是為了眼紅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是當老闆說要共體時艱時,超跑一台一台的開進公司,就算是白癡也會不甘心吧。(況且資本主義造成的階級化很嚴重,老闆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跟煤礦工人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受到的教育資源 糧食保育根本不成對比)

說實在的,M型化社會是越來越明顯,很多有錢人繳的稅可能比打掃他辦公室的阿姨還少。

就像我說的,人均GDP提升、經濟成長率提升的同時,到底果實都是誰默默的吃掉了,這應該是我們首要了解的,而不是我今天領了40K 50K的去嘲笑那些23~28K的年輕人,沒有意義。

國外的月亮也沒有比較圓,至今依然有德國火車站員工、法國保母團體等等人抗爭待遇的不公,剝削也常常在發生,例如澳洲麥當勞低於最低時薪(好像時薪才給400多台幣)而被抓包的事時有耳聞。

台灣人比起開明開放的歐美,激進無理的開發中國家(中國 東南亞等),已經算是溫和許多,大部分抗正都是尋求正當管道發聲,真正會逼迫人們起來抗議的事件,大概都是訴諸無效,被人吃死死之後才會出來的吧,況且也幾乎都是靜坐而已,根本一點都不激進亢奮,太過保守也導致於幾乎沒有罷工毀損的事件發生,講難聽點,政府資方也沒有在屌妳的。

但人不要去比爛吧,我們應該越來越進步就像科技一樣,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沒錯,但追求公平正義是人必須的。
所以老闆跟政客不喜歡老百姓越來越聰明,因為會越來越難蒙騙壓榨,油水跟權力越來越難掌握。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