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買不買房, 除非你是預備幫自己子女置產, 否則和後代有何關係?又不是未來人搭著時光機來警示這代人, 要不然未來的事情誰看的準? 就像當初發現放射性物質和之後的研究, 不僅沒有人說為了你我的後代請不要研究, 還帶出了居禮夫人和她女兒一家兩個諾貝爾獎, 誰又能知道最後這些東西被用在武器上面?台灣不是沒有居住正義, 只是沒有"擁有"的正義, 但因為有這樣的追求擁有, 所以建商才會前仆後繼的供給, 所以反思, 如果今天沒人買, 也意味著供給隨著停止, 接下來可能的就是帶動租金價格, 這時候影響的反而是居住正義, 也就是原本只能租屋的人生存空間都受到影響, 可能未來你的後代有機會"擁有", 但也意味著某些人的後代連居住都不可能了
台灣房價是高是低,我想每個人的認知不同這沒有辦法討論.但當台灣的所得慢慢低於物價時.這就是一個警訊了.以前摩托車一台頂多3~4萬.薪水也是2~3.5萬.現在慢慢機車一台已經快到8~10萬.薪水也差不多是2~3.5萬....未來將慢慢步向東南亞國家了要開始往日本韓國去做台勞了....
如影隨行 wrote:以前摩托車一台頂多3~4萬.薪水也是2~3.5萬.現在慢慢機車一台已經快到8~10萬....(恕刪) 吐槽一下:我第一台機車YAMAHA風光125=62000(13年前)最近買新機車Kymco 奔騰125=55900 (以為很便宜了,結果在家樂福看到sym牌的125=49800)以上均是新車價
hamartoma wrote:吐槽一下:我第一台機...(恕刪) 機車只是比喻,當然有不同車種和cc數.現在噴射的車款均價約5~7萬.也有更好的8萬的不是嗎?13年前的125要6萬多??現在的約5萬的機車大部份也都是業積掛牌車.或是最低階過時的,以前豪邁125不也才約4萬.現在4萬買不到125的吧.....離題了...
像是有人推崇的德國, 這幾年一開始是有人在自己已經租到的公寓內集體裸體抗議高租金, 到了最近, 是已經無法忍受就算有錢也租不到房子的痛苦, 於是德國政府只好補貼建商, 拜託建商蓋房子,其中Degewo公司是柏林地區最大的住宅公司,但是看看建商老闆怎麼說?..他說這是他們公司十年來首度再次興建房屋? 請問為什麼它們這十年內為什麼不願意蓋房子呢? 非要等到政府補貼才願意呢?德國政策這麼棒, 卻弄到很多人要租市區的房子還要排隊等幾個月, 否則只能接受東柏林或者郊區的房子, 忍受冗長的通勤時間, 而且租金的年漲幅幾乎就是德國政府的法律上限邊緣,這還是法定公布, 雖然德國人守法, 但躲避漲幅規定的房東, 像是短租, 分租,其實大有人在, 如果告訴居住在柏林的德國人, 台灣的房租相對便宜, 而且住幾乎不漲, 大概德國人會說台灣比較有"居住正義"...
台灣.台北租屋方便的很~我要買同社區的房子去年2戶都是出太低被人搶走(參考01的出價方法.老實說蠻失敗..)今年一戶是不透過仲介交易但屋主臨時變掛..不過..其中去年成交的一戶已經拿出來放租..屋主是我妹的高中老師..月租1萬9..成交價是1700萬我想先租..然後希望他以後要賣房時我可以有優先機會...挑明了說2年後..+100萬跟他買..老師只是笑笑..沒說什麼..我們都知道..社區門口就是未來捷運出口..未來4年內..如果能像01預測跌價就好了...大樓有捷運很方便的...
lilice wrote:台灣.台北租屋方便的...(恕刪) 他會花這錢1700買下.然後租1萬9,我想他不是呆子.所以你以後要加100跟她買下.他當然只是笑笑了...4年後.門口就是捷運.我想要跌價...很難.不漲都難了還想跌價?
如影隨行 wrote:他會花這錢1700買下.然後租1萬9,我想他不是呆子.所以你以後要加100跟她買下.他當然只是笑笑了...4年後.門口就是捷運.我想要跌價...很難.不漲都難了還想跌價? ...也只是希望而已...可是...住在木柵20幾年很難想像房子會漲成這樣..(目前53萬/P)我雖有房卻還想再買更新更大的..本來買房就是長期計畫.不怕跌..想想如能下跌也是不錯的..跌個3成再買別間就輕鬆了...現在看舊大樓跟預售屋..2000萬vs.3000萬..負擔竟是預售屋較輕鬆或許下一間買預售屋算了....
hamartoma wrote:吐槽一下:我第一台機車YAMAHA風光125=62000(13年前)最近買新機車Kymco 奔騰125=55900 (以為很便宜了,結果在家樂福看到sym牌的125=49800)以上均是新車價 不好意思~我也是10年以前買YAMAHA的SV 125 應該就是跟你一樣的風光最近也是開始要找新車更換了SV 125當時是新款車,而且是碟煞你舉的奔騰,現在已經是[舊款車]了,而且是鼓煞吧現在新款的125,價錢都是8萬去機車行問,老闆都是鼓勵分期付款還說現在很多人都是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