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人的復仇 wrote:我那時要跟銀行吃一批債權終於清楚的房子...(恕刪) 講白了就是購買銀行不良債權眼光準這真的是可以賺大錢的成大有可能是這樣累積資產的引個一篇報導吧----------------------------------------------------------買賣不良債權投資1億獲利7000萬 銀行打呆帳5折出清投資客賺差價林姓投資客以個人名義向銀行購入仁愛路上中古豪宅的不良債權,他看好此區豪宅房市,推估未來轉手可獲利7000萬元。蕭榕攝圖片:1/1【曾敬德╱台北報導】投資客林先生,看到仁愛路上豪宅房價不斷飆升,打聽到銀行手上有正臨仁愛路中古豪宅的不良債權求售,查探出屋主向銀行抵押債權約1.8億元,和銀行議價後,僅以1億元就取得該戶1.8億元的債權,該戶坪數約240坪,換算取得債權成本每坪僅約40萬元,和現在市價每坪70~75萬元相比,潛在獲利空間超過7000萬元,現在正透過法拍程序取得所有權。險中求富林先生只是不良債權的獲利案例之一。銀行為了打消呆帳求現,趁著房地產景氣好,積極處理手上的不良債權,通常銀行只希望多回收些資金,抱著少賠就好的心態,直接向銀行購買不良債權,折扣幅度可達5成,就有投資客看準了中間套利空間,趁著這波房地產景氣復甦,從中賺取價差,小額不良債購權門檻不高,一般民眾多打聽銀行要出售的不良債權,也有獲利機會。當一般投資客還趁著這波房地產復甦,從事產權清楚的不動產買賣時,已經有投資客把腦筋動到銀行的不良債權頭上,投資客小吳說:「企業倒愈多,銀行手上具有投資價值的不良資產就愈多」,趁著銀行打消手上呆帳,積極降低逾放比,手上的不良債權的議價幅度大,中間存有不小的套利空間。底價約債權35~40%但銀行釋出或公開招標整批的不良債權,市場幾乎都由資產管理公司壟斷,一般人難以介入,且入門資金門檻也須千萬元至億元以上,市場上由此管道投資人少,自然獲利空間也大。宏華創新資產公司總經理游榮富表示,現在銀行常將不良資產整批打包,混雜好的和狀況較差的標的整批出售,過去招標底價只有總債權額度的25%,但隨房地產景氣復甦,現在底價都來到總債權額度的35~40%,但熟稔此門道的資產管理公司或專業投資客,都有很大的獲利空間。買中古公寓賺200萬雖然不良資產的投資門檻看似很高,但有投資客早就嗅到這投資機會,從事短期套利的投資。例如投資客小吳則是在去年向銀行拿到大安區1戶中古公寓的債權,當時市價約1200萬元,他向銀行取得債權成本約800萬元,取得債權便向法院聲請查封法拍,自己又以1100萬元得標,順利成為所有權人,很快就將該間公寓,以總價1280萬元售出,雖然總共花費成本約1900萬元,不久法院就將投標金額退回給小吳,扣除仲介費用、稅費、交際費用,中間獲利約200萬元。------------------------------為什麼有些房地產為主業的要那麼佛心呢懂的就去好好想想顏總打甚麼算盤不懂的就當SWAY信徒或小魔星跟班一路空下去就對了
成吉思汗JJ wrote:這個我也是深受其害,...(恕刪) 沒有錯啊!私訊是你們兩造雙方的私人訊息,不作為公開資訊,但是你把別人的私訊丟出來,就違反了侵犯他人隱私,還有侵權,如果用該私訊做攻擊的話,同時也違反毀謗他人名譽。所以,別人的私訊確實不應該公開喔,除非你有他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