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台灣喪失競爭力的主因

tylersony wrote:
廠區危不危險? 我是覺得還好啦工作環境當然不比賣衣服端盤子的舒適愜意 但相對的報酬也高
而且勞工局北檢所常常都有督導一直在改善環境安全 絕對不是想像中的地下血汗工廠啦...
其實我們業界裡也有一些年輕人 說實話也是不喜歡讀書的居多
只是看他們每個月五號很滿足的帶小孩老婆去吃餐廳 慢慢存錢做買房的規劃... 我也替他們高興...(恕刪)


其實工廠相對起來薪水真的比工地低(我還做過日薪800的 早八晚五),工作起來真的頗無趣的XD,有些工廠環境也不太好,師傅每天都會帶口罩做事。

目前台灣的低薪現象,不只是基層勞工受到影響,管理階級或是工程師階級的也深受影響,薪水沒漲就算了,分紅還遠比十幾年前少,變相的中小企業生存也不易,不是徵不到人就是成本相對提高很多(原物料 租金 水電)

資方財團很奇怪的點就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客戶很有錢,卻讓我們的員工很貧窮,資金沒有階級流動(基本上就是往房地產金融業跑 房價飆升),內需就會嚴重萎縮,少子化等問題會明顯顯現。
人均GDP提升、經濟成長率提升的同時,到底果實都是誰默默的吃掉了,這應該是我們首要了解的,而不是我今天領了40K 50K的去嘲笑那些23~28K的年輕人,沒有意義。

有一句玩笑話,你還在為你孩子的下一餐煩惱,你的老闆已經在選明天要開哪台超跑了...
所以?在這裡抱怨不如多努力一點,想辦法從22K提升到22W比較實際一些
.展哥. wrote:
所以?在這裡抱怨不...(恕刪)

我只有22W一半而已,對不起 一定是我還不夠努力

我現在要努力的地方,是希望全體勞工的權益薪資能提升,工時下降,想要台灣變好,當然一定會有人說我競爭力不夠只愛抱怨啦XDD

基本上只要能正向循環,不只人民生活水準能提高生活能更安穩,甚至到中小企業都能有效的成長,就端看政府願不願意去做,還是依然顧著自己那群既得利益者而已。
百年以前,歐美就用船堅炮利 去打下制定產業遊戲規則的標準
借此來遂行剝削其他國家與種族的人民
福利與高報酬低工時 背後有許多血淚史堆積

台灣是個交相賊的上下環境
對勞工的保障,遠比中國落後而無膽
那個黨都一樣 短視近利 忝不知恥

不必打高空了 沒有競爭力 不願意像新加坡接受部分自由受限的交換 也沒有實力去限制列強
說清談都不會改變命運的 一百年都不會
如果台灣政府還有機會百年

llinsh wrote:
百年以前,歐美就用...(恕刪)

不用去羨慕歐美,百年前歐洲也是經歷過多少次革命,流過多少的血,才造就今日的成就,當時的貧富差距跟社會各種不合理的情況,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導致各種大革命的發生,自由平等博愛都是用血換來的。


明明有很多前車之鑑,不管是壟斷市場、資金過度集中的情況(洛克菲勒 標準石油)導致嚴重的經濟大恐慌,
還是工業革命之後悲慘的工人與童工問題等等
(由於當時沒有任何政府提供的保障,許多工人在因經濟危機而失業的情況下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在正常的經濟環境裡,生產環境也十分惡劣收入也很微薄,有限的社會福利並沒有多大程度上改善工人的狀況,由此導致勞資雙方也就是所謂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對立。如1811年,一個名叫盧德的英國工人搗毀機器,從而引發了反對機械化的盧德運動。馬克思為首的左派學說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衍生出了共產主義的思想,對日後的人類社會影響甚鉅。)


所以抗爭永遠沒有歇息的一天,想要合理的福利安穩的生活,自己去爭取吧,什麼事都只想交給別人處理,就只會看到民代跟財團互相勾結。
散彈槍 wrote:
我只有22W一半而已,對不起 一定是我還不夠努力吃驚

我現在要努力的地方,是希望全體勞工的權益薪資能提升,工時下降,想要台灣變好,當然一定會有人說我競爭力不夠只愛抱怨啦XDD

基本上只要能正向循環,不只人民生活水準能提高生活能更安穩,甚至到中小企業都能有效的成長,就端看政府願不願意去做,還是依然顧著自己那群既得利益者而已。

11W已經不得了了...

我也覺得事情做完就讓員工早早下班是好事
企業經營者著眼的應該是如何增進效率
團隊如果提前把案子做完 甚至可以考慮提前下班或者餐會做為獎勵
大家打完卡坐在辦公室摸魚說實話只是浪費資源
早點下班 多點時間在市場上消費 經濟才會流通嘛...

tylersony wrote:
11W已經不得了了...

我也覺得事情做完就讓員工早早下班是好事
企業經營者著眼的應該是如何增進效率
團隊如果提前把案子做完 甚至可以考慮提前下班或者餐會做為獎勵
大家打完卡坐在辦公室摸魚說實話只是浪費資源
早點下班 多點時間在市場上消費 經濟才會流通嘛...

我是覺得責任制不能廢,尤其是一些行業像是做業務的

工作做完就可以提早下班,做不就得晚一點下班,這樣不是更好嗎?

散彈槍 wrote:
其實工廠相對起來薪水真的比工地低(我還做過日薪800的 早八晚五),工作起來真的頗無趣的XD,有些工廠環境也不太好,師傅每天都會帶口罩做事。

目前台灣的低薪現象,不只是基層勞工受到影響,管理階級或是工程師階級的也深受影響,薪水沒漲就算了,分紅還遠比十幾年前少,變相的中小企業生存也不易,不是徵不到人就是成本相對提高很多(原物料 租金 水電)

資方財團很奇怪的點就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客戶很有錢,卻讓我們的員工很貧窮,資金沒有階級流動(基本上就是往房地產金融業跑 房價飆升),內需就會嚴重萎縮,少子化等問題會明顯顯現。
人均GDP提升、經濟成長率提升的同時,到底果實都是誰默默的吃掉了,這應該是我們首要了解的,而不是我今天領了40K 50K的去嘲笑那些23~28K的年輕人,沒有意義。

有一句玩笑話,你還在為你孩子的下一餐煩惱,你的老闆已經在選明天要開哪台超跑了...

工廠或工地缺工是要看什麼情況,通常比較技術性的容易缺工,因為有些機械必須有相關執照才能使用,像是開推高機,另外,像公車司機甚至醫院有些科別醫生也是很缺,因為這類工作通常需要執照或是專業訓練,沒執照就不能做,也就是不能隨便亂徵人
台灣人自己斷了後代子孫的路,誰沒有子孫?要買房?管你的?政客跟炒房的就是只管自己的荷包滿滿
台灣不但不應該提升出生率,反而應該比照對岸實施一胎化,對於"生態多"應該要課重稅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