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

請告訴我 你為什麼不考慮租房?? 租房明明超划算.....


Bristin wrote:
mobile01上通...(恕刪)


問題 與矛盾在哪?


danny2188 wrote:
不用說也能感覺到你是...(恕刪)


我是沒租過房
但過去的好幾個女友都租房 我也幫忙過
並不常見到你說的 不能盯的問題

而且這問題很小吧..
ettvyang65 wrote:
跟家人同住,不是更省...(恕刪)


這沒問題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看了德國那篇有些地區...(恕刪)


租房真的很划算因為台灣租金超級低,
但考慮土地房子會增值的話租就不划算了.


像我有一個價值一億的廠房出租給人家, 年收租300萬再扣掉所得稅約33萬及房屋稅17萬,
一年只有收租250萬, 換算起來只有2.5% 實在很不划算租的人比較爽.
百年榕樹, 千年九芎, 萬年七里香.
基本樓主發這篇對他自己有幫助的......(自己想自己對)



但是要多年後(歷練過)

體會到...原來如此

blueapple38 wrote:
台灣人口過多?嘆氣
大部分都是所謂移入人口的增加...
另外台灣人口逐漸趨近於老人化

不提倡生育率?
然後老了以後再來怪政府養不起你...
因為台灣沒有年輕人...
鼻要傻了!!..(恕刪)


人多 人少 政府都養不起

老人化也只是一時的 等到456年級 都死光 就沒這問題
巧克力終結者 wrote:
請以科學方式告訴我為...(恕刪)


剛就回答過了
當時買得起 所以我就買

一樓的討論就是在於 [認為現在貴的人]


剛稍微算了一下

如果我把貸款的金額拿來租屋約可租38年


付貸款30年後有自己的地跟房子



付房租38年後沒有自己的地跟房子

總覺得前者好像划算一點
以個人立場對以下看法:

1.租房與買房認知
早期人的觀念[有土斯有財],相信投資客成分居多,但還是有許多人想自住,這時就會討論到該租房還是買房問題了.
台灣來說與國外房產確實不太一樣,拿來互相比較有點牽強,以現況來看房價一年比一年高是無可否認的事實,買房來看全台灣到處都可以買價格也有很大的差異,但還是要回到自己需求是什麼?如何捨取?手中資金足夠嗎?等等總條件都需要好好思考

買屋:需花費很多時間研究如:交通\生活機能\環境\學區,再選擇房屋類型\坪數\地段\大小
   買賣一定有賺有賠,也不是說賣就賣,說買就買。

租屋:相對的就沒這麼多困擾,租金合理想租哪就出哪,當然不滿意可以再找再換


有位大大說的不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思考

如果我有女兒,長大她後男友是租房子還是買房子我不在乎,但是如果是一個地方住不到2年就一直搬家再搬家的,我覺得這種男人連談都不用談,直接刷掉,因為他們對家的觀念一定相對是很薄弱的...畢竟他連居家的穩定感都沒辦法維持了更何況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家.

1.長輩說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於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顧稱「五子登科」。

現在社會為五子延伸:車子、妻子、孩子、房子、金子。
長輩們卻是拿來評量各位的經濟狀況,是否有所成就。

車子 = 看自己需求,車有它的方便性,也需一定的經濟才養得起
妻子 = 現在社會來說許多人自己顧不飽了,晚婚比比皆是
孩子 = 有了孩子才感覺完整家庭,相對的未來也需要好好規畫
房子 = 對家的觀念,先穩定自己家才能專心衝事業
金子 = 有錢的象徵

個人認為以上五子也事都需要有一定的經濟來支撐不是嗎?


總結
不論租房買房五子六子七子,只要自己生活過得去,雙方一起經營這個家庭
其實沒有分對與錯,自己想要怎樣生活就該自己決定,每人追求目標都不一樣不是嗎?

otlwu wrote:
因為老一輩都說成家立...(恕刪)
東方思想~要有自己的房子土地可以傳家可以立業
不過現在房價高的嚇死人~租房划算多了
只是很多老一輩的會想你房租繳給別人付房貸
不如自己付自己的房貸
我覺得如果今天租的是"社會宅",可以很穩定的長期租賃,那麼租或買,就沒有這麼大的差異了。

現今大多數都是私人的房屋出租,

租賃時可能會遇到房東的漲租、托售、或是各種刁難與限制,

這些都是在至少買房後都不用擔心的。

雖然買賣不破租賃,但是總有租約到期的一天。

到時後又要重新找房。

如果今天是政府提供的社會宅出租。我也覺得租就好,沒必要買!

我相信年輕一代的孩子,選擇租屋不買屋的人口會越來越多。但就目前的租賃市場來看,政府沒有提供一個公開公正的平台,這其實很容易引起租賃的糾紛,譬如房客不按時繳房租、任意破壞房屋設備,或著是房東亂開價,要不就是短期租賃趕人,或著是拿著備用鑰匙入侵甚麼的。

德國的制度真的很讓人心動。但他們的房價,也不盡然是動輒一坪80~100萬,便宜的也有,但政府有明確的規律房子的漲幅,所以在當地炒房的意義不大,房仲協助租房子的獲利可能比賣房子還高,很自然的租房的人口就會提高。

台灣人太喜歡的盲目追求卓越,從孩子從小要讀好學校,長大要遷學區進好高中,長大後要進一流的大公司,比看誰家的房子大,夠不夠出人頭地。但多數的人在追求這些所謂的卓越時,很自然地忽略了自己想要的甚麼,也會因此的把不正確的價值觀,往下往周圍蔓延。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人多 人少 政府都養...(恕刪)

當時買得起就買是基於什麼計算?什麼理論?
我想看的是你買房動機的科學跟計算啊
你拿一堆科學理由反駁不想租屋的人
別人問你為何要買房就只用一句買得起就買的理由帶過?

有人提倡志願役士官簽下去幾年輕鬆存好幾百萬
作息正常、經常運動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當二十年還能領終身俸
軍公教福利更不用說
怎樣都比你在外面被人請還好
所以你是志願役嗎?
如果不是的話請以科學方式告訴我你為什麼不簽志願役呢?
喔,你說得對。
  • 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