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my wrote:
(若A則B)當然非指(若非A則非B)
但是當我們把AB固定為某情形時
若某人認為AB是同義的
(若A則B)與(若非A則非B)就可能都會被提到
例如
A=利率升
B=利息增
某人認為A與B是同義的
則他在討論時
或許會提到若利率升表示利息增(若A則B)
或許也會提到當利率未升表示利息未增(若非A則非B)
當然也可能說當利率降表示利息減
將 A B 視為同義??
你是說像這樣:「我很肥」與「我很胖」 是同義,所以說出 「如果我很肥我就會很胖」 與 「如果我不肥我就會不胖」 都可以嗎
是可以沒錯,但你想想,這兩句話本身有任何意義嗎?
我們說的是 若 A 則 B ,當 A 發生時, B 會因為 A 的發生而跟著發生,這當然是當 A B 不同義時,才有意義的一句話
當 A 等於 B , 你確定還能用「若」與「則」來把這兩個串起來?
「我很胖」是「我很肥」所引發、導致的嗎
jimmmy wrote:
我想大家都知道非A是利率未升而不是利率降
但有時也是會筆誤
「如各位所言,房價高會令總體消費降低,那麼反過來說,房價跌就會令總體消費增加囉?」
「如果房價漲是A,那非A是房價不漲,而非房價跌」
這兩句都是他的說法,我不覺得是筆誤,而是在轉移焦點
jimmmy wrote:
我所提的只是舉例
不一定等同於你對於jettyang文章的疑問
但我想
你所說的邏輯
jettyang一定知道
不需要一直抓小辮子
不,看到現在我覺得他還是不知道我要表達什麼,倒是你怎麼那麼有把握他知道?你是他什麼人?
我也不是看到個小辮子就抓著不放,我也佩服各位以及jettyang對經濟學的見解,不懂的東西我不會去辯解,但邏輯這種沒有模糊空間的東西,我看到錯誤才會參與討論。
我一開始也只是看到他用錯誤的邏輯在舉證,單純指出這點,沒想到被他正氣凜然的說成是我有問題,外加不客氣的酸文,所以我才會繼續回下去;現在怎麼反變成我是抓著他筆誤的小辮子不放的罪人啦?真有趣~我也笑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