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amos wrote:
若是高收益債我還是投買中鋼中華電等一票,畢竟可以找低點進場,年化報酬還可能拉到5%以上
...(恕刪)
單純澄清幾個觀念,提供有興趣的人參考一下
一般債券基金包含的債券數量都高達數百檔,甚至上千檔,和雷曼這種單一公司擔保的連動債是不一樣的,不會有淨值突然歸零的情況。基金操作績效不佳,一般會有兩種下場:合併或清算,而這在股票型基金上較常見,債券基金目前沒聽過
債券基金淨值一樣會波動,依不同的種類及操作方式,波動有大有小,像前面網友提到的聯博高收益債,金融風暴時淨值從高點下跌近四成,算是波動較大的基金。不過債券有其特性,如果能持有3年以上,本金加上配息,應該沒有賠錢的 (小弟指一般情況,也許有些很冷門的小基金是有賠錢的)
同樣在金融風暴前去買中鋼的股票跟聯博的債券基金,大家一起經歷一次金融風暴,結果如何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
買債券和買股票一樣可以找低點進場,以聯博的高收益債來說,如果在低點進場,年化收益可以達10%以上,而且一年後本金的漲幅達30%以上
股票和債券的差異,不在於買在低點時,買在低點時,股票可能還好一點。但若是都在買在高點時,債券撐個三年,至少可以損益兩平,股票的話就難說的很了。問題是,誰知道現在是高點還是低點?
最後提一下,小弟不認為債或股有熟優熟劣的問題,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問題,像小弟以前也常買台股,可能是無緣吧,現在都不碰股票了。而且,台股成交量愈來愈低,1000億以上已經算是大量,之前聽到有銀行的證券戶,將資金轉去買了一億五千多萬的債券基金,背後代表的意義值得深思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說,任何投資都有賺有賠,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有興趣的還是要自己多做功課,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