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 wrote:
CleanupThr...(恕刪)
首先這個前提是 核能電廠爆炸。
這情況有可能是下一秒發生,也可能永遠不會發生,因為日本那情況主要是因為海嘯而非地震。
但要是現在廢核,而我們電價成本必然上升,對岸目前已狂建核電廠以供應發展需求,台灣的產業必然會受此影響而有所轉移,經濟成本增加,社會動蕩。
一但廢核,上述情況則必然會在近幾年發生,除非下一秒就出現科技突破,太陽能忽然效率多了N倍。
所以我才常常說別把廢核想的如此簡單,以為發電量能以再生能源完全替代,倘若真的能替代又如何?只要對岸的發電成本到達一定優勢,同語言下,臺灣還有競爭力嗎?
而且以台灣的天然條件,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必然比其他國家多,規模經濟也絕對不好。
以下是我單純的感覺。
即使日本政府經過此次核災,但我仍覺得他們不會放棄核能。因為日本跟臺灣一樣,能源受限,為求國家競爭力,他們應該沒有能力廢核。
一個國家少了與周圍國家互相競爭的實力,就如同社會上一個逐漸沒競爭力的人,有哪個人會希望自己喪失競爭力呢。
其實還滿多專家也都有同樣感覺,經濟學人智庫也闡明類似的觀點,只是沒有講到這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