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tean wrote:
其實我不是太在意到底是什麼名稱,不管是實坪制或是您說的廣告實坪標價,民眾根本就不在意公設的"面積"有多大,
呵 ! 呵 ! 了解您的感受或在意 (care) 的事 ,但也只能這樣。這種感受多年前初次買房就感受過了。
但是感受是感受,只是起因,找解方是完全另一種考量了,您 care 或不 care 的事,找解方做事的人可得都要傷透腦筋,不能憑感覺或牢騷做事。就像製藥公司的原則,"先講究不傷身,再講究療效"。
提的方法都要通盤考量,會不會牴觸現行法令 ? 會不會干擾自由市場機制 ? 會不會影響環境生態 ? 會不會讓其他不相干的人有何損失 ? 會不會...等 ?
如有會什麼的話還要另外怎麼配套 ? 會不會搞了半天,就 "大砲打小鳥" ? 沒療效還傷身。
就公設比過高,如果我告訴你,很簡單啊,自都市計畫法中,把建蔽率,容積率限制拿掉,之後新建案公設比會立刻降到你超有感覺,你信不信 ? 你會滿意嗎 ? 這也是解方之一啊,也不是沒人提過,為啥不行 ? 但這已是題外話了,要討論到這議題,會吵不完,我沒興趣。
就本樓開樓,徐部長與高委員的對話,你應該要感受到,徐部長或許意思是:
1. 此案非同小可,我們有進行,但要搞很多年,到時已不是我當內政部長了。
2. 此案非同小可,我辦不了,您另請高明吧。
所以我才覺得張教授提的 "分離計價制" 有道理,是一個副作用低,可執行性高,兼顧各方需求,又有好的效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