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不蓋了? 捷運路網圖少了8線

汐止跟樹林人別想了啦 乖乖坐火車就好了

bike speed wrote:
很好阿,捷運只是炒房...統籌分配款分一些給別人用吧!(恕刪)


統籌分配款一向是台北市繳得多、拿回來的少唷!如果台北市稅收全留著自己用,您說的那些地方才不止跳腳叻
cimogi wrote:
台北市捷運局新版捷運路網圖中,第三期路網包括社子輕軌、南北環線、三鶯線,甚至馬英九總統承諾今年要動工的民生汐止線都沒了(恕刪)


很多線其實根本不必蓋

現在蓋了三重蘆洲還有文湖線的後段那幾段坐的人根本沒多少

比起板南線跟淡水新店/南勢角的人少了一大截

說真的根本沒有蓋的必要

尤其是以汐止那一段的

我覺得該打的是台鐵

收了一堆經費

結果還是一樣天天誤點~什麼狗屁的捷運化

結果平快車一小時根本沒幾班(快整點的時候班次都會很少

造成汐止人的不便(汐止都算是小站只停平快車

汐止我覺得是最慘的

如果台鐵沒有經過的話應該早就蓋好了

偏偏這個台鐵要來搞個捷運化

也沒搞好

捷運初期只有2條線時,是一年賺50億元…

但100年的稅前淨利卻只有9億…

多了很多支線,卻還是不賺錢…說明了很多路線是不具經濟效益。

附上日本大阪的地鐵圖,大大可以看到大阪的地鐵是棋盤狀的圖形,垂直就是垂直。水平就是水平。

你要去任何地方,大概也只要轉乘一次。(不一定要進市中心轉乘)

回頭看台北的捷運圖,就會覺得很瞎了…為什麼我一定要在市中心轉乘呢?

每一條路線都喜歡來個直角90度轉彎? 很多路線都會有支線?

舉例說,我家住新莊:

如果我想去台北車站,現在我必須經過三重、在民權西路站換淡水線往南走…
最快路徑應是 過湯城之後,就過中興橋 接台北。

如果我想去板橋,現在我必須經過三重、經過民權西路站,到了忠孝新生站換板南線往東走

如果我想新店,現在我必須經過三重、在民權西路站換淡水線往南走,在中正紀念堂換新店線。

只因為新北市的 環狀線沒蓋而已。 ( 五股、新莊、板橋、中和、新店) 這些人不都會水平移動嗎?

有些路線是可以增加大家搭乘捷運的意願…(環狀線)

有些路線則是沒有幫助(機場捷運線)…當初高鐵桃園站再偏6公里,就是中正機場。




d1994830715 K大 wrote:
很多線其實根本不必蓋...(恕刪)


老實說汐止很多公車哩...

而且跨到南港也滿快的........

我以前住基隆還騎摩托車到汐止上班哩..
有幾個人好像在秀智商下限...

到現在還在那邊扯工廠污染在南部,稅收台北拿去

營業稅是國稅還是地方稅都搞不清楚

反反覆覆一直說台北吸其他地方人的血汗錢

簡直是讓人看笑話的...

就好像我親戚看到台北有建設就說他繳的稅被台北人亂花

可是他明明沒在工作也不用繳稅呀...

對其他縣市是大利多!!!贊成!!!
cimogi wrote:
馬喊動工 民生汐止線...(恕刪)
政府財政困窘,捷運可以暫時別蓋了
先把都更落實,若是蓋了捷運,那些沿站老舊公寓更難同意
若是一個站需要10萬人口才能打平自償率
因為都是4-5樓公寓,人口只有5萬
若是都更樓層增加,引進5萬人口,自然達成自償率
不過先決條件,人口(生育率)及工作機會(經濟)都必須成長,才能引進人口
否則只是為了蓋而蓋




whateveroioio wrote:
台北隨便一"段"捷運都要七八百億到上千億

你數數看總共有幾條?難道光靠台北繳的稅夠蓋?

少蓋一條中南部就可以有八到十年的治水經費

少蓋一條會死嗎?不會吧?


請看前面的文章...

台北市繳的國稅一年6000億

請問台北繳的稅不夠蓋一條捷運嗎?

另外台北的捷運基本上是台北市跟新北市一起用的

你覺得這兩個縣市占了快台灣一半人口的縣市蓋不起這幾條捷運嗎?

北捷平均運量170萬人次,高捷平均運量17萬人次

約北捷的十分之一,請問北捷的造價有高捷的十倍嗎?

請問台北蓋的捷運比較有效益還是高雄蓋的捷運有效益?

要講治水預算,看看政府在南部丟了多少治水預算

看看去年南部縣市長治水的成效

還真是五星級幸福感最高的城市呀..








cimogi wrote:
馬喊動工 民生汐止線...(恕刪)


因為整個政府都沒錢蓋了,有錢早就蓋得亂七八糟了,而且無經濟效益,有經濟效益台北捷運盈餘絕對會一飛衝天,事實就是沒有

蓋了又負債一堆,債留子孫,別在這樣亂搞了,全國稅收光退撫基金都快不夠付了,還要繼續負債

我住台北,我也覺得遷都台中不錯想法,台北天氣很不好,冬天濕冷,夏天酷熱,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得不待在這裡,天氣是讓我最受不了的地方

台中在台灣中心,南北平衡,往南往北都方便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