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您的叔叔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新的公司,可以繼續對老客戶提供保固及技術服務
新的公司,可以給老員工維繫健保、勞保
新的公司,可以讓老的經驗仍有存活的地方
這和房地產及能不能買房子有關嗎?
ANYWAY,我還是對您叔叔說個

也許老輩的企業家才有的義氣吧
Nelson5 wrote:
字面上感覺是對的, 但是和實際消費行為卻不符合
你在台北上班, 有100萬, 現在的房價你可以花70萬買桃園市, 但是如果房價下跌到桃園只要你30萬, 大部分人的做法, 尤其是台灣, 應該不是花30萬買桃園,反而有可能花70萬更大坪數, 或者花70萬買板橋, 甚至花85萬買台北市 (和之前的房價對比之後, 突然覺得很便宜, 產生了過度消費), 結果你還是壓了70萬以上在房市, 並沒有增加支出在其他消費上面
jettyang wrote:
第一,建議你回去爬爬文吧,如果房價少一點,房貸少一點,每月可以多點錢消費是網友說的
第二、你的理則學要好好回去重修了,如果房價漲是A,那非A是房價不漲,而非房價跌,其他類似的邏輯謬誤就不一一列舉了,我看到第一句就笑出來了,後面懶得再看。如果你分不清房價跌跟房價不漲有什麼差別,可以再來問我,我很願意免費幫你上課
ichirohiro wrote:
純討論~~
1. 以市場總金額不變的觀念來說, 薪資高低, 市場上總消費金額也是不變, 不是嗎? 為何同樣的立論基礎, 你會得到薪資有關, 房價無關的結論?
2. 以實務來說, 房地產與貸款, 槓桿脫不了干係, 這樣的貨幣乘數效應, 不該是房價上漲, 市場金額上升, 房價下跌, 市場金額下降嗎?...(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