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一個例子來看為何房地產越熱會造成所得和消費越低!!

看完31頁,真是.........什麼都是總統的錯

我猜,您的叔叔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新的公司,可以繼續對老客戶提供保固及技術服務
新的公司,可以給老員工維繫健保、勞保
新的公司,可以讓老的經驗仍有存活的地方

這和房地產及能不能買房子有關嗎?

ANYWAY,我還是對您叔叔說個
也許老輩的企業家才有的義氣吧
jettyang wrote:
房價高低是否影響消費,當然是討論對總體消費的影響才有意義

你那麼肯定 "房價高低不會影響總體消費",
難道就回答不了 "房租的高低會不會影響總體消費?" ?

Nelson5 wrote:
字面上感覺是對的, 但是和實際消費行為卻不符合

你在台北上班, 有100萬, 現在的房價你可以花70萬買桃園市, 但是如果房價下跌到桃園只要你30萬, 大部分人的做法, 尤其是台灣, 應該不是花30萬買桃園,反而有可能花70萬更大坪數, 或者花70萬買板橋, 甚至花85萬買台北市 (和之前的房價對比之後, 突然覺得很便宜, 產生了過度消費), 結果你還是壓了70萬以上在房市, 並沒有增加支出在其他消費上面

給這位大哥一個
一語道破台灣人的心聲!!!

另外補充一下,很多人說花了錢買房,賠掉了生活品質
這點,個人一直以來都非常不認同

首先,買房本來就該量力而為,只能負擔500萬的房
卻老是想要住在5億的帝寶那...誰能救得了?

以上的例子,看來很可笑,但確實發生在01
本版討論來討論去,都是在講台北市,而且是市中心的房子
奇怪了,全台灣除了台北市,其他地方沒房子嗎?
這時,就會有人跳出來說,通車很久,上班不便
有趣的是,當這些人提這些時,也不忘會提到國外如美日等,房價便宜
但卻都忘了,美日這些上班族,都能在曼哈頓,紐約,東京市中心買房嗎?
美國開個1~2hr的車上班,是很正常的
台灣離台北2hr,可以買到台中去了(是有誇張啦,而且台中也不便宜)
但楊梅,鶯歌,龍潭,這些地方,好像都不能住人,沒有房子
我想對於在本版想買房的,大概都不會考慮

有點離題了,總之,有能力買500萬的房,硬要買700萬
那就是多負債200萬,自然要犧牲其他的東西
反之,如果有能力買500萬的房,那選擇便宜一點的,只買300~400萬的房
那你就有多出的100~200萬,可以在其他生活品質上更好

再說第二點
生活品質,住也是其中一環,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說買房犧牲生活品質?那為何要買房?
買房就是希望提升生活品質吧,如果買房是犧牲生活品質,還硬要買房
那...是腦袋壞了吧
jettyang wrote:
第一,建議你回去爬爬文吧,如果房價少一點,房貸少一點,每月可以多點錢消費是網友說的

第二、你的理則學要好好回去重修了,如果房價漲是A,那非A是房價不漲,而非房價跌,其他類似的邏輯謬誤就不一一列舉了,我看到第一句就笑出來了,後面懶得再看。如果你分不清房價跌跟房價不漲有什麼差別,可以再來問我,我很願意免費幫你上課



"如果房價漲是A,那非A是房價不漲,而非房價跌" !?


別鬧了老大,這種掰法有失您的高學歷身分阿,更不用說「後面懶得再看」這招了


我舉更白話的例子好了,你那些文就是如下:

---------------------------------------------------------------------------------
大家在說「下雨時馬路就會濕」

你跳出來說「不對,照你們這樣說,沒下雨時馬路應該是乾的,但是你看昨天沒下雨,馬路也濕了,所以你們說的不對」

然後我告訴你這樣推導不對,你說「你說的是馬路濕了不代表是下雨造成,這是廢話」
---------------------------------------------------------------------------------

這樣懂了嗎?

可不可以承認你邏輯不對了...承認錯誤沒那麼難...還笑出來了勒...


抱歉阿,週末沒上站,現在才回,這樓蓋好快阿

其實道理非常簡單.. 大家一看就明白..

房價高會不會也造成"貸款"增加? 答案是肯定的.. 有網友已提供數據..
===================================================
Case1
如果一家公司手頭上一堆高價的房地產.. 當然"貸款"一定相應增加.. "貸款"增加代表"財務"成本增加.. 如果這些手頭上的高價房地產預期可以帶來或者已經帶來豐厚的利潤.. 公司當然不需要costdown..

換一個角度來說..

如果預期利率上揚.. 即"財務"成本將預期增加.. 或預期資產價值將下跌. 公司當然緊張.. 因為這些資產的貸款已經存在.. 因此.. 房價一旦下跌時.. 公司可能會(1)盡快停損賣掉資產(2)costdown

====================================================
Case2
對一個只有擁有一間自住房的家庭.. 或是想買房自住的家庭.. 房價漲與跌不會帶來任何利潤..
但是高房價意謂高額貸款.. 意謂高額成本.. 當老百姓收入不變時.. 排擠其他消費為必然的結果..
====================================================

我覺得.. 投資客或炒房客是把房地產當作投資物件.. 類似Case1.. 一般老百姓則是Case2..
在台灣.. 是一般老百姓多呢? 還是投資客或炒房客多?

因此"房地產越熱是否會造成消費越低?"的答案.. 不言可喻!
大哥這句話不是我說的, 是美國聯準會主席說的, 而且根據他的談話內文, 這句話也不是假設, 而是柏南克對於造成美國民眾消費緊縮的原因所作的結論


longan_chen wrote:
針對這句話的假設,其...(恕刪)
jettyang wrote: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不少網友可以接受小弟所說的「無論房價高低,市場上總消費金額不變」的觀點...(恕刪)

純討論~~
1. 以市場總金額不變的觀念來說, 薪資高低, 市場上總消費金額也是不變, 不是嗎? 為何同樣的立論基礎, 你會得到薪資有關, 房價無關的結論?

2. 以實務來說, 房地產與貸款, 槓桿脫不了干係, 這樣的貨幣乘數效應, 不該是房價上漲, 市場金額上昇, 房價下跌, 市場金額下降嗎?

littlejohntw wrote:
"如果房價漲是A,那...(恕刪)


(若A則B)當然非指(若非A則非B)
但是當我們把AB固定為某情形時
若某人認為AB是同義的
(若A則B)與(若非A則非B)就可能都會被提到

例如
A=利率升
B=利息增
某人認為A與B是同義的
則他在討論時
或許會提到若利率升表示利息增(若A則B)
或許也會提到當利率未升表示利息未增(若非A則非B)
當然也可能說當利率降表示利息減

我想大家都知道非A是利率未升而不是利率降
但有時也是會筆誤

我所提的只是舉例
不一定等同於你對於jettyang文章的疑問
但我想
你所說的邏輯
jettyang一定知道
不需要一直抓小辮子

sunhm wrote:
你那麼肯定 "房價高低不會影響總體消費",
難道就回答不了 "房租的高低會不會影響總體消費?" ?...(恕刪)


不是不回答,是小弟時間有限

我如果回答會或不會都會引發更多的爭論,你有興趣可以另外開個版來討論

不過大概可以猜出你想幹嘛,所以直接回答問題的關鍵點:房租和房價無關

房租和該地區的供需狀況有關,也和整個市場的生活、消費水準有關,所以有些地區會有房價很低、房租很高的情形,也有些地方會有房價很高、但房租很便宜的情形

不過,房價在某些情況下,反而會受到房租高低的影響,所以有租金報酬率這種東西,但它是高還是低衡量的標準是利率,而非房價
ichirohiro wrote:
純討論~~
1. 以市場總金額不變的觀念來說, 薪資高低, 市場上總消費金額也是不變, 不是嗎? 為何同樣的立論基礎, 你會得到薪資有關, 房價無關的結論?

2. 以實務來說, 房地產與貸款, 槓桿脫不了干係, 這樣的貨幣乘數效應, 不該是房價上漲, 市場金額上升, 房價下跌, 市場金額下降嗎?...(恕刪)


先回答第2個問題

這是個好問題,我也一直在等有人問,等了300樓,終於有人問了

A向B買房,一筆錢從A到B,如果都是現金,那A減少的錢=B增加的錢,這沒有問題。問題是,買房可以貸款,因此A雖然花一千萬向B買房,卻可能A只減少200萬,銀行幫忙出了800萬,而B卻多了1000萬,市場的總金額反而多了800萬

看似房價高低影響了市場貨幣總額,實則不然

因為銀行能貸多少金額,並非由房價高低,而是央行、或金管會決定的

銀行貸款成數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而能貸放多少金額,則受本身資本適足率、存放比等財務數字的影響,這也是受法規約束的。因此,因為貸款而流到市場上的金額的多寡,是受政府法規及政策的影響,而非房價

第1個問題比較簡單,薪資很大一部份是從公司手上轉到民眾手上,並非人轉人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