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買房不如租房? 這世代6年級生也撐不下去


01forever wrote:
買保險跟買房子根本不同
不買房就不會有風險
投資客跟自住客觀點真的不同

觀念真的差太多...但這些觀念和自住客或投資客無關...

之前已經有解釋為何透過換屋會比一次到位的買屋要來的可能性較高,
買屋當然不是真的在保險,但這是一個概念,能確保更有機會能買到大屋的概念,
既然你不看或者看不懂,那麼多說無義。

另外,即便是現金,一樣有風險,有什麼風險自己去想,不解釋。
才2天就蓋了31樓?
先蓋著章
晚點看
本人反指標超重,請勿跟單或對做,謝謝。
唉,回到這裡,我真不知道你是真不懂,還是想引戰

俗稱的儲蓄險,其實就是人身壽險,這部份已經是另外一個範疇了
為了避免小惡魔說我文不對題,就給你幾個key word去google瞭解一下
"壽險、解約金、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單借款"
另外再請您了解何謂"保險的真諦"
(這部分的保險跟276樓的先上車其實就是買個保險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這部份的保險我指的是"意外險,健康醫療險、防癌險"
其內容,您可以自行google或是找您的保險業務員了解
我不想轉移焦點,所以這部份帶到這裡就好

來回答你所謂的"長期不能動用,資金不就卡死了"
這點對我來說,若了解了上述幾個key word,這些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生活中,除了必要性和計畫性支出外,其餘的都是風險造成的財富損失
而這部份的風險,最大的是什麼?人身的風險
這部份的風險,我已經透過"意外險,健康醫療險、防癌險"來保護我的財富
當我不再有這一層的顧慮時,我就不會在再意"長期不能動用,資金不就卡死了"
有沒有卡死,對我來說都沒有差
因為我並沒有需要去動用到它

並且,要細數起來,"長期不能動用,資金不就卡死了"這一層的風險
反而是買房比較高
因為,今天買房,等同把資金都丟到這間房子裡
今天要用到錢,是不是等同要變賣房產,贖回資金?
這時後要考量兩件事情:賣房子,那要住哪?要多久才能賣出去?
前者還比較好解決,去租就好,問題是都需要錢了,還有錢去租嗎?
後者問題就比較大了,多久才能賣出,除非降價求售 (這跟保單解約拿回解約金的概念很像),不然要說多久,我想房仲都說不定
或是拿子房去辦理二胎房貸,事後再把錢還回去也可以 (這跟保單借款的概念很像)
並且如果是急用錢,卻來不及賣出,錢轉不過去,結果整個破產,也不無可能
還反而是保單來的輕鬆簡單,說賣就賣(解約),說借就借(保單借款)
所以"長期不能動用,資金不就卡死了",我不覺得這是問題

低利率的環境下
我們可以把錢拿去做投資,不一定要把錢存在銀行
當然您要跟銀行借錢,付利息給銀行,把錢拿去投資,那也無不可
市場上有多少融資的行為,不是嗎?

samcentaur wrote:
以平均薪資來說儲蓄險...(恕刪)

KATOOD wrote:
大大你好 請見諒小弟...(恕刪)


師兄,您說的不錯,瑞士的稅率的確是很恐怖的。


整篇也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師兄有一點必須要澄清。

"腳長在身上自己願意待在這種環境 只能說自找的"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同,金湯匙、銀湯匙、鐵湯匙、塑膠湯匙、二手湯匙、湯匙百百款。



您能夠這樣周遊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喔。

所以,評論腳的問題,我倒認為是怎麼讓大家的腳都有鞋穿。

以上,參考,做貿易很有意思耶。
wanghy.ad wrote:
本棟樓,有一些是租房的大大,有談論到房東其實壓力也很大
因為租金追不上房貸,房貸不繳又不行,更遑論不租出去,當蚊子房,獨力揹房貸的壓力
更何況,房東漲?房東也要考量漲價的風險,房客是否接受漲房租
如果不接受搬走了,那我每個月的現金流說不定就少這一筆收入
因為能不能租的出去,找不找的到下一個房客,還是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我住的附近就有兩個這樣的房東
一漲價,租客不買帳搬走,房子養蚊一年半載,只得降價求租~~~


貸房出租是一種風險很高的投資方式
與金融海嘯的元兇--次級房貸是類似的東西
把繳不出房貸的風險轉嫁給出租的房客
有些房客甚至當起二房東再轉嫁給下一層房客
只要出現社會不景氣,房產開始泡沫化,就會如兩面刃一樣重傷自己
不過高風險即高報酬,所以很多人還是趨之若鶩,就是賭不會傷到自己
只要在房產泡沫化前抽身就可以賺爽爽

wanghy.ad wrote:
為什麼本棟樓有很多人在談論租房時,老年住房問題,我會覺得這是小問題
這是因為在我的原始模型當中有加入了每月額外提存2萬元作老年住房基金
並以非常保守的投報率2%作計算,就是因為我們可以去買俗稱的儲蓄險


關於老年住房問題,不知道您知不知道台灣今年開始試辦"以房養老"方案
我沒有說它好,但建議本棟樓不知道的人可以去了解一下
關於儲蓄險
前面說過了保險都是穩賠不賺,沒有那種穩賺不賠的
銀行精的很,儲蓄險在設計上都會考慮到未來通膨與貨幣貶值的風險
但在這方面都是以銀行的利益面做考量(廢話),鮮少會從客戶的角度去設計
或許閣下有找到很棒的儲蓄險方案可以告訴大家,說內容就好,不要說哪家銀行避免廣告嫌疑

01forever wrote:
買保險跟買房子根本不...(恕刪)


你說穩賺不賠才是買保險,是針對這件事請教你.

ff6947tww wrote:
"腳長在身上自己願意待在這種環境 只能說自找的"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同,金湯匙、銀湯匙、鐵湯匙、塑膠湯匙、二手湯匙、湯匙百百款。
...(恕刪)




大大我指的是 真心不用拼一定要住台北 一定要捷運出口 公司附近

只求遮風避雨 還是有棲身之處的

例如同期同學 雖也在台北東區上班 但就選擇了土城購房 一家人也開心阿!~
眼看著房價高,說是換屋.去年也是新大樓給他買下去
住了十年的華廈倒也還沒賣..兩間買來總價1千6百多萬(新北)
不過除以2的的話.要各以八百萬要來買..我想依照目前時價登錄的價格是很有難度
一個攤平的念頭..看了喜歡.可以負擔就買了.

說實在.買第一間房子時真的只有折舊的概念
沒想到它除了讓我可以安穩的專心工作外
還附帶著增值...
雖說賣掉.手頭會較寬裕
寫著寫著倒是有點捨不得起家厝了

保險夠用就好,繳錢給人家去養地.逼到自己買不下手,這事我不幹
國保都有可能倒閉了..花錢還是買個看的到.摸的著的
要急用房子可以增貸..
哦...這篇文章...這棟大樓蓋的速度好快啊!
看樣子房價和言論成正比..人人忿忿不平哦!
先卡位...樓下請繼續蓋..哈哈哈!!
(看戲中...)
p12
wanghy.ad wrote:
唉,回到這裡,我真不知道你是真不懂,還是想引戰


我覺得這句話是可以免除的,還是你認為回文就是要引戰.

wanghy.ad wrote:
俗稱的儲蓄險,其實就是人身壽險,這部份已經是另外一個範疇了
為了避免小惡魔說我文不對題,就給你幾個key word去google瞭解一下
"壽險、解約金、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單借款"


保單借款利率跟房貸利率你可以比較一下,你可以試試前幾年解約可以拿回全額嗎?

wanghy.ad wrote:
並且,要細數起來,"長期不能動用,資金不就卡死了"這一層的風險
反而是買房比較高
因為,今天買房,等同把資金都丟到這間房子裡
今天要用到錢,是不是等同要變賣房產,贖回資金?


你買保險就會規劃,為什麼碰到買房就不會了呢?每月薪水一定打死,身邊都沒有留應急的錢.

房貸這塊你自己去做功課就不多說了.

wanghy.ad wrote:
這時後要考量兩件事情:賣房子,那要住哪?要多久才能賣出去?
前者還比較好解決,去租就好,問題是都需要錢了,還有錢去租嗎?
後者問題就比較大了,多久才能賣出,除非降價求售 (這跟保單解約拿回解約金的概念很像),不然要說多久,我想房仲都說不定
或是拿子房去辦理二胎房貸,事後再把錢還回去也可以 (這跟保單借款的概念很像)
並且如果是急用錢,卻來不及賣出,錢轉不過去,結果整個破產,也不無可能
還反而是保單來的輕鬆簡單,說賣就賣(解約),說借就借(保單借款)
所以"長期不能動用,資金不就卡死了",我不覺得這是問題


你繳高額儲蓄險+房租,除非你的薪水有大幅增長,不然就是努力工作租房到退休了.
要保單借款也要看你繳的夠不夠多,不然額度只有一些些,利率也不低,可是那明明是我的錢為什麼我還要付利息.
你想賺他2%利息,搞不好的話你錢給他花還要付他利息喔!

付房貸+每月還可存一點點錢我認為比較優,至於要買怎樣的房子就自己衡量囉!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