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

房市投資 vs 股市投資 (虛擬長紀錄)

bcn2718 wrote:
怎麼大多數人手上沒有...(恕刪)
合理啊!

他本來就有公開說買開發金,至於要買鴻海,大立光而虧錢的,自己負責!

買房地產也是有人賺有人虧,跌價了,還是有人收租爽爽過日子。

會賺錢就是本事,大家總喜歡和在一起講,很不好。
himan.chen wrote:
2018/05/06...(恕刪)


感謝刺客大^^
bcn2718 wrote:
怎麼大多數人手上沒有...(恕刪)


本來是想用台灣50跟臺北平均房價來做20紀錄, 但似乎太攏統了點,所以才舉自己本身考慮買得起的房子跟存股來紀錄自己對接下來20年的投資眼光。
我之前文章也提過, 對一般上班族而言最好的投資方法是存股, 利用複利,滾雪球的方式累積被動收入。也特意找一隻殖利率5%的股票, 我反而希望他股價不要波動太劇烈,我希望大家感受的是八月股利下來再投入,每年同樣操作, 不出五年, 應該就可以了解為何愛因斯坦會說複利的威力大於原子彈!
我花了4年多一點
也是用複利的概念去操作
目前獲益約初期本金的1/2
平均報酬率約8%上下
PS.我不是投資股市
himan.chen wrote:
本來是想用台灣50...(恕刪)

himan.chen wrote:
本來是想用台灣50...(恕刪)

如果選到的確實長期績優,公司努力正派經營,產業前景長期看好的,
加上自我控管嚴格,能克服人性弱點的話,從未見過房地產投報率會
好過股票的,不用長期追蹤,過去就有很多例子了,問題是這兩點,
1.選到好股
2.自我控管嚴格有信心克服人性弱點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
即使過去台灣房地產長期多頭,扣掉通膨與貨幣貶值,
大多數買的人也只是保值或小賺罷了,但是對四五年級生
經歷過那麼多事情之後,很多還是選擇置產保值,就是
被修理到怕了,所以很多人尤其是現在年輕一輩,總覺得
明明怎麼算房地產都不值得投資,為何那麼多四五年級賺到錢的
還是喜歡買房,你以為四五年級的年輕時民國八九十年代沒有這樣
的看法跟說法嗎?

那時候也是一樣啦,長期存股,定期定額什麼的早就有了,為什麼
那麼多人無法在股市賺到錢,反而傻傻繳房貸的至少現在五六十歲了
還有個老本(房產),買股的大多淹沒在股海中了,因為走過的人跟現在才要走
這一段的人看法一定不一樣,這個討論串如果能存留二十年確實會是很有價值的,
也許能見證時代的改變也說不定,不過我相信很多四五年級生走過的路未來
七八年級生在走同樣的路機會不少,畢竟幾千年來不管社會環境如何改變,
唯有人性沒變.

himan.chen wrote:
2018/05/06...(恕刪)


多謝刺客大更新。
himan.chen wrote:
本來是想用台灣50跟...(恕刪)


刺客大,一個月又要過去了!

我們還是有再追蹤的^^
Dent wrote: 你以為四五年級的年輕時民國八九十年代沒有這樣
的看法跟說法嗎?

那時候也是一樣啦,長期存股,定期定額什麼的早就有了

那個時代0050應該還沒有出來。很多基金的績效也不透明,畢竟網路還很不發達。美國九零年很後半段才開始有網路銀行。台灣什麼時候開始我就不清楚了。

2018/06/10 更新, 準備股利發放日再投入, 複利投資, 72法則!!!

Total Invest = $5,803,330
Total Value = $7,113,292
ROI = 22.57%



himan.chen wrote:
2018/06/10...(恕刪)


感謝刺客大更新^^
  • 6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