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有兩個務虛吹水教授,一個是郎咸平,一個叫國世平,經常語出驚人,郎咸平過去幾年偶有提及,國世平曾經預測1997年香港房價會下跌30%,那時沒人當真,最後跌了80%。他在1997年1月份在香港的信報和香港的電視台發表演講,說房子很快就要暴跌,李嘉誠一看非常的憤怒,在香港的經濟日報連續4天登廣告,名字就叫,「質問國世平教授」。他的預測完全準確,香港的房子在1997年暴跌的到2003年,香港人極度的悲觀失望,後來沒想到房子強勁的反彈,在2004年香港人又拼命的買房子,沒有想到房子第二次探底到2005年。從1997年到2005年,香港的房子整整跌了80%。2005年,李嘉誠又在香港經濟日報整版的登廣告,向國世平道歉,同時聘請我為李嘉誠公司的高級顧問。(老占註:係咪真?我都唔記得)
國世平現任國家發改委顧問、深圳市政府經濟顧問、深圳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及博士後導師。近日他上了京開十三大,去年,他做的四個預測,三個預測全部應驗:
第一個預測,煤炭及大眾商品價格很快就要暴跌,應驗;
第二個預測,黃金很快要暴跌,應驗;
第三個預測,銀行缺錢,應驗;
他的第四個預測,房地產很快就要崩盤。
ahph_gmail wrote:
發文的版主大大 最...(恕刪)
我也是打工的
但是我很認同這篇文章
台灣的生活水準高,living cost卻很低
真的可以說找不到幾個國家有這樣的環境
你如果怪政府沒管制房價我同意
但薪資低要怪自己
你知道香港大學生起薪剩下多少嗎?6500HKD
你知道香港6500HKD能活嗎?除非靠爸否則絕對活不下去
所以香港年輕人只有兩條路,一是靠爸並努力工作,直到調薪後能養活自己
二是離開香港,到薪資能養活自己的地方上班
台灣的”某部分“新鮮人除了到處跟人靠北,真的叫他們離家幾千里去工作,100個裡面99個不願意離開舒適圈
無視,或是無感台灣的職場環境正在改變
我也很想留在家,下班可以陪小孩家人
我也很想像FB上面的朋友一樣,週末去踏踏青,拍照,約朋友吃大餐,而不是關在工廠趕貨
但現實如此,我想要維持我的利用價值換取高一些的報酬,我就必須犧牲一些其他的時間
還不只是犧牲時間,還得要時時警惕學習進修,以免自己落後而不自覺
我公司(在台灣中部)的助理是應屆大學畢業生
起薪22k
滿一年調爲30k
滿兩年調爲36k
只要有能力,有態度,公司覺得這個人有相對的價值,自然就會調薪,不調的就是這公司或是主管有問題
為何22k是社會問題?其實個人也認同真的是員工本身的問題
不是選錯行,就是自己不如其他人努力
我總是覺得很疑惑,難道台灣沒有百萬薪資的職務嗎?怎麼這些新鮮人沒有去看看,自己跟這些領百萬的人差在哪裏?自己缺什麼條件可以往上爬?抱怨很容易,但有幫助嗎?
每次面試都被這些新鮮人氣的火冒三丈, 說一屆不如一屆實在也不誇張,偏偏他們都不認為自己有問題
要老闆給多點薪水,主要要看你值不值得啊!
而且,現在的競爭已經是國際化。我們公司在大陸工廠聘的陸籍中階主管,薪資不到一萬RMB
我真的可以肯定的說,在台灣5-6萬是不太可能找到這樣的人才(專業/工作態度)
不長進點,連我們台籍的都會被取代掉,這時候難道也去怪老闆現實無情嗎?
大陸人現在還很難拿到商務簽證出國工作,等他們很容易出國的時候,才是台灣就業人口真正的惡夢時代來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