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e wrote:
1. 政府永不開放大陸投資台灣房市,杜絕最後一隻老鼠進來(這政策馬政府最不可能做…連任危矣)
2. 強制房價實價登記,降低 "資訊不對稱"。
3. 課徵資本利得稅,稅率比照所得稅,提高炒房的機會成本,將資金導引到正確地方。
4. 落實照價收買,除了打破大台北土地被幾個財團寡占的問題,也讓公告地價與市價的差距縮小。
5. 課徵空地稅,避免供給面囤貨,造成供需被扭曲。
6. 降低假需求,比照央行打擊匯市投機客的做法,打擊房市投機客。
怎麼沒有空屋稅?讓建商不敢囤積房子。
這個01喔!膽子很小捏!一碰到政策討論立刻鎖住不讓人發言。
帶不走丟不掉 wrote:
樓主~~我也住桃園~~但不含公設比要30坪...老公寓....是要30到40年的嗎?
不然怎麼才賣2百3百......3百初是有啦...但我不敢住....
另外~~這政策明明就很有問題啊~~現在要買房子的年輕人大部份我想是鎖定在500萬以下吧
像我30歲~~我也存了大約50....前2年本來去看房子要買...結果2年到了又漲翻倍....怎麼存也沒他昇的快......之前這專案就有到500萬了啊~~現在提高...實質上有意義嘛....買不起的人...連500都賣不起了....提高的700...又要30年還....背一輩子呀~~
樓上的大大~~重點是在~~30年的風險...你沒還完~~房子還不是銀行的.....
桃園也有便宜跟貴的阿
我住青溪國小附近
我們家公寓應該有30年了
地震不會倒也不會漏水
如果你兩年前買下去哪怕他漲~高興都來不及了
很多人就是這樣~怕東怕西結果時機都過了才在那怪別人
而且你已經還了兩年了
怎麼不怪自己當時不下決定??
而且你30歲存50
相信收入還可以
20年內可以還清的
不是叫你貸30年就一定要30年慢慢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