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2千萬的房子到底有多少人買的起?

我來回你好了

台灣是不是有那麼多"有錢人"
那要看你對"錢"的定義

如果"現金"是你對錢的定義
那麼 擁有超過一百萬美金以上銀行存款的人
2010年 台灣有"八萬人"

如果你把紙上富貴 也就是股票*股價(不一定賣得掉的股價) + 房地產* 房價(唬爛的房價)+ 藝術品*更唬爛的拍賣價(因為只有類似的參考成交)

都加進來 就可以得到 >> 台灣有錢人很多這個結論

但是你要知道 你加進來的資產 這些都是紙上富貴的資產
房地產 買賣不易 要急售賣不掉
股票要賣大量 就會影響股價
藝術品更是市場一急凍 一件也賣不出去 價值變成0?

而如果大家都要賣
你根本無法用那些唬爛的價格賣掉
所以有錢人 有很多這種資產
但是很難說他是不是有錢
因為很多人的有錢是算一個賣不掉的"市值"

舉例而言
台灣目前首富 王雪紅
有大量宏達電股票 因為現在宏達電漲到1200
所以整體財富 "市值"大幅膨脹
變成當今首富
但是他如果把這些股票賣掉
賣一百張 沒感覺
賣一千張 被發現 大家就會開始傳 王雪紅在賣宏達電了
所有的法人就嚇死了 跟著一起拋售
慘了 瞬間買盤變賣盤
等到他全部出脫完 宏達電可能只剩500元
那你說 拿"市值" 來說有錢人很多 有意義嗎?

舉例來說
京城建設有一堆高雄的餘屋
那你會拿餘屋數量*最高成交的一間房價來說 京城建設是最有錢嗎?

就像 很多投資客 拿自己手上的房子*他"預估"想賣掉的房價
來算自己財產
這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第一個 你連房貸都沒還完 房子根本不是你的
第二個 任何沒有真實成交賣掉的房價 都是廢話
第三個 有少數個案成交 也不代表你的房可以賣到那個價格
當一整個社區有20%在賣你要的價
你要花多久才能賣得出去

所以房地產市場價格 是大量建立在 "耳語" "宣傳" "洗腦"上
這也是一堆仲介 找不到出貨對象
閒閒沒事做 要上線洗你的腦的主因

然後很多仲介說 他認識有錢的"朋友" "大咖" "台商"
有多少房 多少企業 多有錢 這樣
這就更可笑了

第一個 你又不是那位大咖
你怎麼知道這些一堆房後面 有沒有貸款 有沒有融資 有沒有拿去做抵押
有沒有一堆在三峽 淡水 桃園的

第二個 你確定這些大咖的股票
後面沒有拿去質借 有沒有墊丙 有沒有一堆像"唐鋒" "英格爾"之類的?

第三個 你怎麼知道這些做生意的"台商"
各個都是可以賺錢 而且都不會賠
台股上市櫃公司 過去四季中有賠錢的 共有300多檔 約佔1/4
台股中小企業 有90%活不過8年
你怎知他不是其中之一

所以一堆都是房仲的鬼話 和廢話

windwaltz wrote:
我來回你好了台灣是不...(恕刪)


再仲介大哥的鼓吹下,台灣終究有錢人的錢是花不完的!大咖的一大堆!

台灣有錢人準備進軍美國,準備把整個紐約買下來吧!



前面有網友引用的文章: 台灣有必要再辦一次國富調查
http://blog.roodo.com/lchintwnews/archives/9910579.html

有些人一直用稅的角度來看,但實際上,"一般人在談貧富差距時,經常引述的是「所得差距」而非「財富差距」,事實上富者的財富絕非來自一般薪資所得,而是靠資產的的累積。"

"依台灣民國80年這份國富調查也可以發現,當時全台最富有的1%家庭,在其所持有的各式資產中,近5成是金融資產。合計台灣最富有的20%家庭即擁有全台55%的金融資產、51%的房地產;同年最高所得的20%家庭擁有全台所得不過38%。"

"2006年巴菲特資產大增100億美元,比爾蓋茲也增加60億美元,依富比世估計,這一年全球富豪們總資產成長幅度高達30%。由此可知,忽略了資產,僅以所得來衡量一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勢將低估貧富差距的嚴重性。"

民國80年,距今20年....
前20%的家庭就擁有全台51%的房地產

現在100年,恐怕比例更高~

買高價房子,其實是替前20%的有錢人打工
辛苦賺錢給有錢人花

資本主義社會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沒想到比例是這麼的誇張

我看遲早會像香港一樣
大部份人,包含一些大陸人,不少人都是替李氏王朝打工...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前面有網友引用的文章: 台灣有必要再辦一次國富調查
http://blog.roodo.com/lchintwnews/archives/9910579.html

有些人一直用稅的角度來看,但實際上,"一般人在談貧富差距時,經常引述的是「所得差距」而非「財富差距」,事實上富者的財富絕非來自一般薪資所得,而是靠資產的的累積。"

"依台灣民國80年這份國富調查也可以發現,當時全台最富有的1%家庭,在其所持有的各式資產中,近5成是金融資產。合計台灣最富有的20%家庭即擁有全台55%的金融資產、51%的房地產;同年最高所得的20%家庭擁有全台所得不過38%。"

"2006年巴菲特資產大增100億美元,比爾蓋茲也增加60億美元,依富比世估計,這一年全球富豪們總資產成長幅度高達30%。由此可知,忽略了資產,僅以所得來衡量一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勢將低估貧富差距的嚴重性。"

民國80年,距今20年....
前20%的家庭就擁有全台51%的房地產

現在100年,恐怕比例更高~

買高價房子,其實是替前20%的有錢人打工
辛苦賺錢給有錢人花

資本主義社會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沒想到比例是這麼的誇張

我看遲早會像香港一樣
大部份人,包含一些大陸人,不少人都是替李氏王朝打工...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前面有網友引用的文章...(恕刪)


這樣子的話,意思就是20%的有錢人買房後會賣給80%的窮人去接,一接就20年.哈哈哈哈哈~

有錢人沒有窮人的支持,會有錢嗎?

我相信有一天財富會重新分配的.很快!

快點繼續漲!沒漲沒賺頭!房地產是只會漲不會跌地~真經典!
幾年前的竹科(還沒分紅費用化)就有很多這種人.
大家平常都是工程師,薪水差不多.

但分紅一下來, 不同公司就差很多.
有人的一次的分紅可以買一輛國產車,
但有人的一次分紅可以買一間新竹市的全新透天.
大亨堡119 wrote:
這樣子的話,意思就是20%的有錢人買房後會賣給80%的窮人去接,一接就20年.哈哈哈哈哈~
(恕刪)


應是說房地產被寡佔,地主因建商投資客的炒作,是最大的受益者!

前20%的地主,光靠土地增值就夠了!

前20%的地主的地原本就有,全台的一半都是他們的,幹麻買房???

前20%的地主是房子生房子,換房而以!

然後把其他人買房的20年的存錢賺走~

當然商業用地,店鋪的店是靠人潮來賺錢,人潮是不分前面20%與後面80%的~

----------------------------------------------------------

全台50%的地被20%的人佔有,我想應是包含建地,農地,山坡地....

中南部地主有一大片土地的多的是,台北就不一定了!

大都市一堆公寓的住戶會稀釋前20%的土地!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應是說房地產被寡佔,...(恕刪)


今年景氣那麼好..應該買2千萬的房子不是問題吧!甚至5千萬應該也沒太大問題!

我想板上的各位神人要加油!!!

趕快把一些投資客的房子接下來...這樣她們才能脫手....反正你們有錢,無所謂這一兩千萬..

等崩盤的時候在虧錢賣也沒關係...反正你們有錢!

看看到時候跌個5成的時候,讓一些中產階級的來接囉!

rogerkuo2001.tw wrote:
有些人一直用稅的角度來看,但實際上,"一般人在談貧富差距時,經常引述的是「所得差距」而非「財富差距」,事實上富者的財富絕非來自一般薪資所得,而是靠資產的的累積。"

"依台灣民國80年這份國富調查也可以發現,當時全台最富有的1%家庭,在其所持有的各式資產中,近5成是金融資產。合計台灣最富有的20%家庭即擁有全台55%的金融資產、51%的房地產;同年最高所得的20%家庭擁有全台所得不過38%。"

"2006年巴菲特資產大增100億美元,比爾蓋茲也增加60億美元,依富比世估計,這一年全球富豪們總資產成長幅度高達30%。由此可知,忽略了資產,僅以所得來衡量一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勢將低估貧富差距的嚴重性。"

民國80年,距今20年....
前20%的家庭就擁有全台51%的房地產

現在100年,恐怕比例更高~

買高價房子,其實是替前20%的有錢人打工
辛苦賺錢給有錢人花

資本主義社會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沒想到比例是這麼的誇張

我看遲早會像香港一樣
大部份人,包含一些大陸人,不少人都是替李氏王朝打工...



這是自由經濟下
很無奈的結果
也不容易解決
資訊不對稱跟道德風險
也都沒有人能解決
除非回歸馬克思主義

只能說
同樣的環境下
很多人的結果都不一樣
代表著
還是有機會可以讓自己更進一步的
除了運氣之外
自己的思想與努力程度
某種程度上
主宰了自己的未來

當然較悲觀的思想與消極的工作態度
甚至積極的消費行為
所帶來的後果
自己要去承擔

我的同學們大家都35歲了
還沒聽到生活過不下去的
房子買不起的
更沒有所得在80萬以下的

我承認社會有很多弱勢族群
除了這些弱勢族群該被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所照顧
其它正常人
都應該承擔自己的行為的後果及成果

貧富不均真的很嚴重
但也很無奈
只求自己能努力向上
在社會上徵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大亨堡119 wrote:
台北市很貴喔..一間房假設2千萬好了,頭款2成400萬,剩下1600萬貸款,平均一個月要繳9-10萬(本加利).

到底有多少人買的起阿?

兩千萬的房子,對有錢人應該還好。
我親戚前天,買了一間長春路上某幼稚園旁巷內的大樓。
多少錢?溢來溢去而已。看屋多久時間決定?兩天。
錢對有錢人只不過是數字,對我們平民百姓才是命。
  • 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