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mb3128 大大...
其實我並不是說有公設不對 , 公設當然是增加一些空間...
不僅在發生災難時可以利用 , 也會提升生活的水準品質...
但是重點是 ,
公設的成本應該是與房屋本身的成本有所差別吧...
公設的成本多少 , 再乘上公設的坪數 ,
而使用室內多少的實際坪數 , 再乘上房屋的單價 ,
兩者相加才是實際合理的價格....
舉個例來說:
一個30坪的房子 , 一坪30萬 , 總價900萬
但是如果更新此法 , 假設公設施工.購地成本""全體住戶均攤""一坪為15萬 ,
30 X 21 ( 實際使用室內坪數 )=630 萬
9 X 15 (公設施工.購地成本""全體住戶均攤"")= 135 萬
總價馬上從 900萬 下降到 765 萬 !!!!!
一下差了135萬....
這樣才屬合理 , 不是嗎??
游泳池 , 車道 , 管理室 , 電梯間 , 垃圾間 , 如果一個社區以 100戶來說 , 每一戶都攤9坪出來 ,
那就有900坪...如果還是用一坪30萬的算法 ,
那就有 2.7億....
各位大大想想...這樣差了多少...
既然政府可以規範公設比例...
那如果政府能提出分開算法的適當條例 , 公設是一筆費用 , 建物實際使用是另一筆費用...
就會真正修正房價....
也才真的對想買房子的人有幫助....
不是嗎??
ysc_kyy wrote:
前面已經說過,建商是以總價方式來計算銷售定價,甚至是整個建案銷售金額再細分到各戶定價,再以各戶總價除以坪數而得單價.......
若是公設分開以較低價格計價甚至免費,那室內坪數單價絕對不是現在看到的價格......況且有些公設營造成本不見得比各戶室內低.......
沒錯
再說一戶房子分成建坪價跟公設價,未來轉手時公設價怎麼定都是問題,對買的人甚至是另外一個陷阱,搞不好以後去買房子,建坪價談好了,屋主耍詐在公設價加上去(就像現在有些地區房子建坪價便宜給你,但就是綁一個超貴的車位,算一算也沒比較便宜啊),買房子不就更困難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