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這個時間點的價格??

Behonest wrote:
最後我要提醒你,不要過份相信"貨幣"(特別是單一貨幣)這個東西,某種程度你要去體會"實體資產"的概念。
譬如你似乎完全不相信台北會有房價從100w/p漲到300w/p的可能性,我卻認為當台北有一天房價從100w/p漲到300w/p時,不見得是"房子變得值錢了",而是"錢變得不值錢了"!


唉。。。為何拿那種好久好久以後的事情來說呢?那個東西,就算是今年出生的小孩,這輩子也不會碰到!(至少十年內,我不認為台北房價會到三百萬一坪,當然啦,長期上看三百萬,就像股市長期上看九萬點!)

假設通膨一直維持在美國認定的合理通膨的上線3%,需要24年才會翻一倍!(72/3=24),假設台北區域平均房價30w,全台灣更低。。我們用30W就好。。。(要改成37.5也行啦,反正就是個數字推論而已)(37.5x2=75,75X2=150,150X2=300)

30--->60----24年
60--->120----24年
120--->240----24年
這個還必須是每年都以3%的通膨來算。。如果是坪均2%的話,需要36年(72/2=36)
30---->60----36年
60--->120----36年
120--->240----36年

好吧。。。如果你真的要說是今年出生的小孩等到他72歲會碰到。。。那他需要去好好考慮。。恩,you're right!
但是。。老年人了。。。。還要想啥?而且,你的長期如果是70年的話。。。好吧,我認輸。。我的長期只有十年!
而且,一般房子的使用期限好像是六十年吧!?

再者,如果只有房價狂飆,收入不狂飆,那應該是不要人活了!另外,人口問題材是決定房價的因素。。。你可以去看看我之前的文章。。。裡面有寫經建會推定根據我們的小孩出生率,我們台灣在2050年,人口會變成1890萬人(購買房屋的人口可以一下子下降,卻沒有辦法一口氣爆增,小還要漲大到26歲,需要26年吧),推估下去家庭總戶數630W戶,但是我們去年第三紀,住宅存量有770萬戶!您的意思是,雖然多了140W空房,房價依然會上看三百萬?或許你可以參考一下底特律。。。他們在20年之間(對我來說是兩個長期了!),人口下降很快。。。房價也跟著下降。。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參考範例!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目前的房價是投資客所撐起來, 這一波海嘯的時間只要持續超過一年, 當投資客縮手, 房價就會回到合理的水位, 特別是少子化的台灣, 你知道去年12月最後15天的外銷衰退8成多, 只有18.8億美元, 特別未來收入不會增長 , 在未來幾年低需求效應更加明顯 , 目前要保祐台灣外銷能夠不要衰退太久, 不然慘狀可能更可怕 !!
If
2008.05的開價= N
and
2008.09成交價= N*80%
2009.01成交價= N*70% = M
then
2009.12成交價= M*X%,X<?
2010.12成交價= M*Y%,Y<?
卡不顛 wrote:
我認為房子最重要的功能是居住,既然是居住,對於自住客,就是要找低點進場,這沒什麼疑問,因為取得成本低。...
GOD希 wrote:
買房子的時候,房價腰斬就是腰斬,當初買房的人的損失,事實在的!...
sycee2008 wrote:
不管是長期自住或投資,都需要考量價格......
yun123 wrote:
If2008.05的...(恕刪)


後面那些數據我覺得很難去推估。。。。至少我就不會。。。。如果我真那麼神準,或許股神換我當。。。

============================
內政部公布97年出生嬰兒,共19萬8700人,比96年減少2.8%,也首度跌破20萬人,其中粗出生率千分之八點六,出現緩慢減少的趨勢,比十年前降低3.8個百分點
==============================
如果2008的出生率不到1981的一半(20/44)。。。。我很想要知道那些喊說房地產長期增值的人的說法。。。
也希望你們能夠定義一下長期有多長,就你們自己而研究好!

我個人:十年很長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非常感謝GOD希大大提供的資料.

受教了。

只是看到20年來,人口的出生率從44W變成20W。


照這種理論。家庭戶數是不是該減少。

還是因為台灣發展不長,老一輩的還沒去天上享福,新一輩的成家,導致即時出生率減少,總家庭戶數的增加還是一直超過餘屋的數量。


當然長期而言,如果人口總數減少,總家庭數當然相對減少,這裡我是理解的。

只是就過去這段時間的總家庭戶數一直增加感到好奇。

還望G大指點指點。
我的PIXNET: http://leeyihugh.pixnet.net/blog
我小小的猜測一下

1.台灣從大家庭的年代轉變為小家庭-->由年輕人及兒童組成小家庭,所以家庭數變多
2.出生率低的那一代還沒長大到該成家的時候-->等這些小孩長大,大概就很明顯了
3.年紀大的那一代還沒走-->所以原有的家庭數不會有太大的減少
josephyshen wrote:
1.台灣從大家庭的年代轉變為小家庭-->由年輕人及兒童組成小家庭,所以家庭數變多
2.出生率低的那一代還沒長大到該成家的時候-->等這些小孩長大,大概就很明顯了
3.年紀大的那一代還沒走-->所以原有的家庭數不會有太大的減少


對。。這些就是主要原因,另外,以前的人口是從大概六百多萬飆到兩千多(忘了實際年代,但是人口是狂飆的!)然後人們變長壽。。然後,現在人晚結婚,晚生小孩+不敢生多,經濟不好很久(看看八年前大學畢業生起薪跟一年前的比較就好)基本原因很簡單,就這樣而已。如果有問題,你可以po在這邊~順便pm我,不然我不知道你有問這個。。。

另外今年的消費券,我忘了是不是怎樣定義的,那時候就狂增家庭戶數。。。就是為了消費券而將戶口移出來。。
好像變成九百萬戶的樣子,反正後面那個數字是在短短幾個月增加的~看看就好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想說 趁不景氣 房價低 去物色便宜的物件..作投資

中和1年新屋 20萬/p 我出 13萬/p 沒人理...

三峽北大 我出8萬/p 沒人理...

板橋更不用說 ...

不是說 房價腰斬嗎.. 景氣不好嗎?... 餘屋很多....

反正 買不到想要的價錢 就再等等 ....



感謝希大的回覆。

所以除非台灣的生育率能增加!

不然基本上房價要從600多萬到2千多萬那一段重新循環一次。

是不太可能了。

我的PIXNET: http://leeyihugh.pixnet.net/blog
真的請大家多等等啊...

年後很多人想說 低利 加上 不景氣,想撿便宜,使得看屋人數好像有點回溫..

報價...似乎又撐住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