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onest wrote:
最後我要提醒你,不要過份相信"貨幣"(特別是單一貨幣)這個東西,某種程度你要去體會"實體資產"的概念。
譬如你似乎完全不相信台北會有房價從100w/p漲到300w/p的可能性,我卻認為當台北有一天房價從100w/p漲到300w/p時,不見得是"房子變得值錢了",而是"錢變得不值錢了"!
唉。。。為何拿那種好久好久以後的事情來說呢?那個東西,就算是今年出生的小孩,這輩子也不會碰到!(至少十年內,我不認為台北房價會到三百萬一坪,當然啦,長期上看三百萬,就像股市長期上看九萬點!)
假設通膨一直維持在美國認定的合理通膨的上線3%,需要24年才會翻一倍!(72/3=24),假設台北區域平均房價30w,全台灣更低。。我們用30W就好。。。(要改成37.5也行啦,反正就是個數字推論而已)(37.5x2=75,75X2=150,150X2=300)
30--->60----24年
60--->120----24年
120--->240----24年
這個還必須是每年都以3%的通膨來算。。如果是坪均2%的話,需要36年(72/2=36)
30---->60----36年
60--->120----36年
120--->240----36年
好吧。。。如果你真的要說是今年出生的小孩等到他72歲會碰到。。。那他需要去好好考慮。。恩,you're right!
但是。。老年人了。。。。還要想啥?而且,你的長期如果是70年的話。。。好吧,我認輸。。我的長期只有十年!
而且,一般房子的使用期限好像是六十年吧!?
再者,如果只有房價狂飆,收入不狂飆,那應該是不要人活了!另外,人口問題材是決定房價的因素。。。你可以去看看我之前的文章。。。裡面有寫經建會推定根據我們的小孩出生率,我們台灣在2050年,人口會變成1890萬人(購買房屋的人口可以一下子下降,卻沒有辦法一口氣爆增,小還要漲大到26歲,需要26年吧),推估下去家庭總戶數630W戶,但是我們去年第三紀,住宅存量有770萬戶!您的意思是,雖然多了140W空房,房價依然會上看三百萬?或許你可以參考一下底特律。。。他們在20年之間(對我來說是兩個長期了!),人口下降很快。。。房價也跟著下降。。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