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工料雙漲?

用AI 算了一下

1. 工資部分 — 建築工資漲了多少?
根據台灣或其他地區的官方統計(像是勞動部薪資統計、營造工會數據),建築工人的平均工資在近5年通常是穩步上升的。

台灣例子(大約數據):
2018年平均日薪約新台幣2000元上下,到了2023年可能已漲到2300-2500元,約**10-20%**的增幅。

原因包括:基本工資調整、勞工短缺加上防疫措施增加工作難度。

2. 建築材料價格變化
建築材料價格波動較大,尤其因疫情及國際供應鏈影響,漲幅驚人:

水泥、鋼筋等基礎材料,疫情前5年波動不大,但從2020年開始全球鋼材價格曾一度上漲超過50%甚至100%(視地區和時間點)

木材價格因全球運輸成本及需求增加,漲幅也很大,最高峰時比疫情前漲了超過50%。

其他材料如玻璃、電線、塑膠管等,也都因運費和原料成本上升而漲價。

整體來說,材料價格在疫情前5年到現在平均漲幅可能在**30-50%**以上。

3. 成本合計對一棟樓的影響
營造成本一般約可拆分為:人工約佔30%-40%,材料約佔50%-60%,其餘設備和管理等。

假設疫情前成本為100單位:

人工成本漲幅約15% → 人工成本從35單位變成約40單位

材料成本漲幅約40% → 材料成本從55單位變成約77單位

其他不變

那麼總成本約是:40 + 77 + 其他(10)= 127單位
也就是成本增加約27%。

總結
建築人工約漲10-20%

材料漲幅更大,約30-50%甚至更高

整體一棟樓成本5年來約漲20-30%甚至更多,視具體地區和材料變動而異。




心得: 這六十年來, 房價都是大漲小跌。 想要崩盤, 除非政治因素。
yoyoyo3y3o wrote:
其實, 整串文從頭到尾,我都沒有講到房價貴或便宜 , 請不要一直來戰!!!

只是單純想依實際數據來算一下,"工料雙漲", 到底漲了哪些項目? 到底漲了多少比例? 還請依據實際數據來回覆

至於, 要戰房價的,版上已經有太多的討論串了, 應該不需要在這裡再論戰下去.

所以工料雙漲漲了哪些項目又如何?到底漲了多少比例又怎樣?

你知不知道高房價最主要的目的是價格驅離,這跟工料雙漲一點毛關係也沒有。

俗話說:千金買房,萬金買鄰。所以高房價真正的目的,主要是在區分居住環境。

假設在某一個社區,有著高價位與普通價的規劃,那麼居住一段時間後,這些高價位的

住戶就會慢慢的搬走,原因是這些高價位住戶,日常生活或進出社區,就會感覺有人在

偷看他,即使這些普通價的住戶也沒有偷襲或做任何動作,但是高價位的住戶就是會認

為,這對他自身及家人的安全有顧慮,乾脆就把房子賣掉,另外尋找跟自己身分相當的

環境居住,這種擇鄰而居的模式自古以來一直都存在,孟母三遷就是最佳的典範,所以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炒高房價當然是為了利潤沒錯!但更重要的是要劃清界線,這不

是歧視,這是很害怕,因為窮人連鬼看到都會怕,所以窮人比鬼還可怕。
登卡普

On9ccc 沒辦法!現實社會就是如此,富人住的地方叫做富人區,窮人住的地方則是貧民窟,因此才產生【價格驅離】的高房價。

2025-07-10 18:54
On9ccc

劫富濟貧 政府該做的 現在人不人.狗不狗的 當人真的沒啥意思

2025-07-10 18:56
漲的只有基本工資
還是說那些師傅都是在領基本工資?






手上有槍 , 不一定是為了戰爭時對抗敵人 , 坦白說 .... 也許是為了鎮壓叛亂 !
中部 10幾年前一坪5-7萬 現在15萬起跳
我2019年自地自建
後來遇到營造老闆(鄰居)聊一下
他說現在如果再蓋一間一樣的, 總價要+20%
而且工時還得拉長, 因為連他都常常找不到人

像是採光罩, 現在報價是我2019年問的時候的+40~50%
所以我到現在都沒裝XD
yoyoyo3y3o wrote:
最近幾年,打開手機,各種新聞媒體、youtube上的影片分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因為工料双漲",所以價格回不去(疫情前)了,但是,我就算不出來,究竟漲了多少?建築工錢、建築材料對營造業的成本造成多少影嚮?究竟現在比較5年前(疫情前),一棟樓的成本增加了多少?有人知道嗎?


差不多差三成⋯

本來一坪的建造成本是20-25萬

現在是25-30萬

這就好像牛奶一樣

酪農那邊的產地價格有漲

那超市的鮮奶一定漲

而產地價便宜

超市上架的鮮奶價格也不一定會降價

所以原物料鋼材降價

中間原物料到建材廠到營造廠到建商代銷

也不會降價

這一連串供應鏈就是有一堆人要抽~

原物料價格一般人看得到吃不到

除非你有做期貨~

期貨也只能賺差價 沒有人會真的去實體交割

不然就算你拿到原料 請問你要怎麼變成鋼材和房子?
在呆灣你有看過漲上去會跌的嗎??
紐奶0關稅不是一樣賣三倍價,新聞上理由就是消費者沒意見,漲價會欠理由嗎
永遠都在漲 你看蛋 不缺了之後有降回去嗎
GPT 回答
↓↓↓↓↓↓↓↓↓↓↓↓↓↓↓↓↓↓↓↓↓↓↓↓↓↓↓↓↓↓↓↓↓↓↓↓↓↓↓↓↓↓↓↓↓↓↓↓↓↓↓↓↓↓↓↓↓↓↓↓↓↓↓↓↓↓↓↓↓↓↓↓↓↓↓↓↓↓↓↓↓


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實在,也反映出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工料雙漲到底漲了多少?一棟樓的成本到底增加了多少?」

我們來分幾個面向拆解與估算,並提供「實際數據範圍」與「成本占比影響」:

🔧 一、什麼是「工料雙漲」?
工:人工費用上漲 → 包含泥作、水電、鋼筋、模板等工種。

料:建材成本上漲 → 包含鋼筋、水泥、混凝土、鋁窗、玻璃、磁磚等建材。

📈 二、近5年(大約2019–2024)的實際漲幅參考(以台灣為例)
1. 建築材料(平均漲幅)
材料 2019年價格 2024年價格 漲幅
鋼筋 約17,000/噸 約26,000/噸 +50%
水泥 約2,800/噸 約3,800/噸 +35%
混凝土 約2,200/m³ 約2,800/m³ +25%
鋁窗玻璃 複合單價 +30~50%
木作/磁磚等內裝材料 +20~40%

2. 工資(平均漲幅)
工種 2019年 2024年 漲幅
模板工 約2,300/天 約3,300/天 +43%
鋼筋工 約2,500/天 約3,600/天 +44%
泥作工 約2,200/天 約3,200/天 +45%
水電工 約2,500/天 約3,500/天 +40%

📌【總結】材料上漲 25%~50%,工資上漲 40%~50%,平均建築成本上漲 35%~50% 是常見的估值。

🏗️ 三、建築總成本漲了多少?
以「每坪成本」為單位來估算:

項目 2019年 每坪造價 2024年 每坪造價 增加比率
一般RC建築(營造成本) 約9萬~10萬/坪 約13萬~15萬/坪 +40~50%
公共工程或大樓品質佳者 約12萬/坪以上 約17萬/坪以上 +40% 以上

🏢 四、整棟樓總成本增加範例(假設建坪1000坪)
項目 2019年總成本 2024年總成本 差額
RC造價 1億元(10萬/坪) 1.4~1.5億元 +4千萬~5千萬

也就是說,一棟中小型住宅大樓的營造成本,在這五年間大約增加了 40%~50%。

🧮 五、其他隱藏成本也在增加
除了工料雙漲,還有:

勞安規範更嚴 → 施工時間拉長,增加費用

地方政府對施工擾民罰則加重 → 營造商風險變高

材料來源不穩(疫情、烏俄戰爭) → 增加備料庫存成本

環保工法、綠建築要求 → 新技術新設備增加成本

✅ 小結論
問題 結論
工料雙漲實際漲多少? 約35%~50%,材料與工資雙雙上漲
5年內一棟樓成本增加多少? 一般住宅樓 約增加4成,1億變1.4億
成本價格會跌回去嗎? 機會不大,除非發生經濟劇烈衰退或房市崩盤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