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r 9.23 wrote:有買賣過房地產的人應...(恕刪) 你說的政府都知道,但不能做!因為他們就是炒房元兇之一,怎麼可能改!政府說的打房,就只是演演戲,不要太認真!加入一起炒房的行列,一起賺大錢!
我個人原則上反對,有些人40.50年前買的,也只有那一戶,對那群人用時價課稅,等同於強迫這群人賣房,離開居住地公告現值也有他的作用,一些偏僻或特殊地區,政府用"市價"收購,並不合理,因為那區的市價可能欠缺參考性,該區可能高掛某一筆市價好幾年,數年間也就只有該筆紀錄,當政府要收購,卻用市價,顯然不合理;另外,很多補償是用公告現值做基數,進行補償,改用市價標準會極度混亂,因為使用三種一般的估價方法進行評估時,上下可調整的範圍太大,對於都市計畫以外,以及都市計畫內,但交易冷區,數據評估會嚴重失真政府真正失敗之處是從王建煊要做土改,被迫下台時就已經快沒救了(大概20幾年前),而且政府也沒打算推類似新加坡的二元制分流(當時新加坡也算勇氣驚人,等同於放棄大部分不動產可推動的GDP;不過近年來新加坡的貧富差距也開始急速擴大,但這是另外的原因造成,我就不多說了),最終導致積重難返,因為這種制度改革應該20年前就要開始做,20年才能看到基本成效,但台灣一直沒做,今天開始做,也要20年後才會見到真正顯著成效,但不做,20年後一樣沒戲
Explorer 9.23 wrote:有買賣過房地產的人應該都會知道房屋評定現值、公告現值、公告地價這三項的價格比真實市價便宜很多但政府單位卻以這三項的價格來課稅原因是想減輕民眾的稅務負擔也因為民眾持有房地產的稅務負擔太低導致炒作房地產的風氣盛行使台灣房地產市價飆漲真心覺得房屋評定現值、公告現值、公告地價都應該廢除了將房地產實價課稅即可實現居住正義 搞清楚好嗎?!都說了是【居住正義】,又不是【買房正義】,跟實價課稅有什麼毛關係?!所以居住正義的訴求就是買不起就用租的,租不起就搭帳篷!明白?!↓
黑羽斷翼 wrote:對..只要自己付不到的稅..通通都是收低了..所以要加..無上限的加..加到沒人付的起就對啦然後呢??你就能保證到時你就買的起房嗎? 黑羽大說的沒錯全台家戶數924萬戶,去年成交30.7萬棟(含新屋、中古屋)等於前3.3%的家庭搶到了房開版大以為升利率還是加稅自己就可以把年收入擠進全台灣前3.3%了嗎-----------------------------------------------------------增加持有稅,前3.3%縮手不敢買,結果開版大就敢買....升息,增加購房負擔,前3.3%縮手不敢買,而開版大就敢進場.......................很懷疑這些人的邏輯
真正要課重稅打炒房就要用【間】來計算,跟汽機車一樣用【輛】計算。不論房子新舊還是位在城鄉,最低消費每間一房型10萬起跳,兩房型就20萬,三房型就30萬依此類推,如此加重課稅!才能將愛慕虛榮的北漂族徹底打趴,讓這些北漂族都會區的高房價買不起,故鄉的破房子課重稅蠟燭兩頭燒。↓
看完了, 我想問樓主.你確定實價課稅的實施沒有問題我就問50年前嘉義布袋留下祖屋一棟, 當年1萬塊買的.現在賣不掉....沒人買, 嘉義布袋連建坪100坪的土地賣500萬都賣不出去....請問你怎麼看這件事情, 你要買嗎? 你買完後要實價課稅嗎? 說好的居住正義+買房正義都在嘉義布袋同時實現了, 但是你不買不搬去住.....這要怪誰? 怪你只會出張嘴畫虎爛嗎? 詛咒別人多交稅多繳錢, 有符合你經濟條件的地方自己卻不去住, 只想著我要住台北信義區還是大安區.......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