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人口愈來愈少 房價還是一直漲!超無奈

數字只看一半就會得出錯誤結論
現在戶數持續上升,代表住房需求還在上升
接下來少子化會導致戶數下降,這件事要等少子的那些子30歲才會發生
但是你還要比較未來屋齡50年以下的成屋數量
你把兩條線畫出來,是需大於供
有個盲點,買房的不一定是自然人。
STE25 wrote:
人口愈來愈少 房價還是一直漲!超無奈


有啥好無奈的?~

其一,整體而言或許人口越來越少,但是如果就個別區域觀察,房價持續上漲的地方人口真的有越來越少?~

其二,在台灣 -- 或許世界上多數地方都是? -- 人口數從來就不是影響房價的最直接因素;換句話說就是,只要房子依舊還是投(炒)(作)標的,房價降不下來本來就很正常啊~
央行總裁說房價不是他的職責。房價有可能跌嗎?

附上國發會人口趨勢圖
前面留言論人口還在成長,是拿2023對比2022年的資料來論斷人口還在成長
從2022到2023人口是還有最後一波微幅成長,但拿2023年對比人口最高點2019年,都是下降。
2028前,人口下降幅度大約每年四萬;
2028~2032每年約降7萬,2032~2035每年約降9萬,2036~2040每年約降12萬。
2032年人口2294萬跌破2300萬,對比最高點2019年2360萬已經少了66萬人。上一次人口未超過2300萬是2007年的2295萬。
人口下滑趨勢從微幅下滑到開始明顯下滑的轉折點在2028年。房市從供需角度,大約要到2028年開始反映人口下滑趨勢。就算從投資角度而言,投資算是資本市場的槓桿,還是要回到供需本質。當需求是負向,槓桿再大也沒辦法把負向需求撐到正向需求。



附上2028年人口年齡分布金字塔,房貸主力是30~50歲有固定收入者,2028是最後一波高點,之後30~50歲這個年齡層人口迅速萎縮。
這不是每戶居住人口從五人減到四人,再減到兩人這麼簡單。是30~50歲這個房貸主要年齡層人口驟減。往後再多5年,10年,15年,20年,房貸主要年齡層人口一直驟減。沒有足夠有經濟能力的人口量來背房貸買房子了。再加上平均婦女生育率僅0.9~1.2,距離人口平衡的2.1差非常多。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2028之後的總人口/工作年齡人口這兩個重要指標開始溜滑梯減少。2024到2028有減少,只是減少幅度不大,市場上感覺不出來,市場感覺出來人口減少,大約要到2028之後。
p33mcv

實際上要影響也不會很多。因為只是每戶人數變少而已。一家四口變兩口之類的。以前每戶人口6人,現在變三人。然後越變越少。

2024-08-13 16:29
芭樂068 wrote:
但是你還要比較未來屋齡50年以下的成屋數量
你把兩條線畫出來,是需大於供


你這樣說就是房子會一直折舊所以房子不會漲。你房子變成老房子後就沒價值。
房子就不是買來住的,是一種可以重複無中生有獲利的商品,跟有多少人要住沒有太大關係
買的人也是想要賣給下一手獲利
就算自主也是為了不要以後買更貴才買
大家都這麼想,價格就一直上去
房子不像股市每季每年都會開財報,公司獲利不好股價會跌
房子沒有這問題
[^++^
首先要先清楚的是,台灣的房子就不單純是生活消費品
它的供需不是單純人口來解釋的
低利率是造成高房價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低利造成投資標的物選擇不多
以及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
加上台灣房市長期趨勢是只漲不跌
試問有什麼投資標的是可以只賺不虧的
所以才會投資資金都往房市去
grandaurore wrote:
附上國發會人口趨勢圖
前面留言論人口還在成長,是拿2023對比2022年的資料來論斷人口還在成長

不知道台灣人口統計,有沒有計算持定居證、居留證的人士。

這兩類人士可能越來越多

我猜政府只計算有身份證的人

有人知道嗎?
grandaurore

國發會資料算戶籍人口社會增加,有包含歸化取得國籍及遷出兩年後除籍,不包含居留證。社會增加大約每年一萬多,但已包含在統計總數內。2024總人口年減四萬,取得居留證不可能年增四萬。

2024-08-13 17:56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