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如同買車,買的容易,但養起來,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成長的收入。
房價越高,帶動區域行情,除了房土稅增加,但也要考慮到將來的保全費人事費用,會隨著通膨反應在管理費上。建議管理費每坪先抓個100元上下。如果建案戶數少,都是以小坪數為主,最好抓個160元以上。(我們社區共66戶,每坪管理費在100元,每個月大約要繳 5600 ,含停車場的清潔費,可以參考),有些小坪數,還有退休族者,都快繳不起了,畢竟小孩也大了,開銷增加,再加上通膨,開始搬遷,又打回原形,租房。
畢竟當初會買小坪數者,本身的經濟實力就有限,但如果未來薪資沒有成長,在加上有小孩之後,確實很辛苦。
所以買房不要衝動,要有基礎,不要隨市場追高,什麼現在不買,以後買不起,重點是現在買的辛苦,但有可能卻會養不起,還是打回原形。
台灣現在的政治風險與經濟市場,已經不比從前了,買房更要謹慎地看待。
股票都要買正二,雙管齊下買房有望…
因為,跑路的專家也沒機會上節目了。
不是每個人都是某大濕或衰過頭
小市民哪能整天驚心動魄的搞財務槓桿?
買房最重要是 心理素質
你能承擔房貸上限,風險到哪裡?
想清楚自己決定,不要想快錢快賺快還清房貸,這本來就持久戰,除非你有富爸,
不然大部分人折騰個20年以上都算正常的。
青安專案,可以貸款40年,前寬限期為5年,只繳利息不繳本金,第6年開始利息與本金一起繳了。
想一下吧! 30歲買,要貸款40年,也就是還清後的年紀都已經是70歲了,職場上,大部分可以到50歲就算不錯了。
買房最好還是量力而為,千萬別想著先買,5年後還不起房貸就要賣的想法,畢竟 房地合一稅2.0 ,持有時間越短,課徵稅率越高。
持有2 年內課稅45%、超過2 年未逾5 年課稅35%、超過5 年未逾10 年課稅20%、超過10 年課稅15%。
所以絕對划不來的,除了政府要拿,房仲業也要拿 2% ~ 6% ,畢竟花在裝潢費,冷氣,購買家電,床具等費用,真的划算嗎? 真正到手上其實也不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