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生不如死 會造成 大家都會越來有錢 房價越來越貴 不服來辯

小俊俊 wrote:
生出來燒錢的因素減少了


不認同,現在要養個小孩愈來愈貴。愈晚生養,燒錢愈多。不要用你小時候的養法或用錢因素來看。

小俊俊 wrote:
往生交出的保險跟遺產變多了


不認同,別人老爹往生交出的遺產跟你無關。譬如長榮張榮發董事長交出的遺產,你有分到嗎 ?

小俊俊 wrote:
接下來台灣是不是越來越有錢


"台灣" 有不有錢與 "普遍台灣人" 有不有錢,是不同的概念,當你自認你屬於代表 "台灣" 這個概念的族群時,你就可以認為你愈來愈有錢。

小俊俊 wrote:
房子越來越貴


你說呢 ?

小俊俊 wrote:
新冠家裡長輩往生拿到遺產的紛紛開始買房



過去疫情期間,台灣有多少人因新冠往生 ? 很多嗎 ? 有比以往流感而往生的多嗎 ? 搞不好因車禍死更多。
小俊俊 wrote:
全台有50%的普通長輩往生都能下放手尾錢跟保險金 還有繳清的無論透天還是市區的三房一間
最少都有1000萬能下放
生三個平均可得330萬
剛好都可以買房頭款了
隨便殯儀館有人往生至少能製造三個有錢買房的韭菜
特有錢跟沒錢的佔50%好了
總是隨便死兩個會造成三個有錢買房的人出現
房子還不漲嗎


實在不想回你這種論調,但只能無禮地問您有從事喪葬業相關行業嗎 ? 能天天在那裏觀察子孫分產 ? 誰家的手尾錢跟身後保險金是千萬等級 ? 閣下會為自己保千萬等級壽險嗎 ?

你說往生還有特有錢跟沒錢的佔50%好了,那他們在世的時候是不是 "特有錢" 跟 "沒錢" 的也各佔 50% ? 原來台灣已經有 50% 人口 "特有錢" ??? 還是閣下意思是生前 "沒錢" 階級,往生晉升成 "特有錢" 階級 !? 哪來的憑空冒出 50% ?

更無禮的是想請問閣下,你是否沒事老愛想著,閣下那天就突然變有錢買房了 ? 不怕房子漲了 ?

難怪現在愈來愈多房產登記都落在自立自強小資女身上去了,01 不少大老爺,小少爺想的都這個。
啊我怎麼還是沒錢
Commentsna wrote:
啊我怎麼還是沒錢


樓主說: 殯儀館有人往生至少能製造三個有錢買房的韭菜,特有錢跟沒錢的佔 50% 好了。

原來有一大堆沒錢人往生後,就可以晉升為 50% 比例的特有錢階級。

如果現在還是沒錢的人,就忍忍,忍到往生後,就有 50% 晉升特有錢階級,庇蔭子孫去買房。
omniyeh wrote:
實在不想回你這種論調...(恕刪)


老人往生有50%的 是房產加手尾錢保險有(共)一千萬的價值

特有錢跟特沒錢 佔另外50%

所以最少有50%的家庭 一但老人往生 二代都能多出300-1000萬的
小俊俊 wrote:
老人往生有50%的 是房產加手尾錢保險有(共)一千萬的價值

特有錢跟特沒錢 佔另外50%

所以最少有50%的家庭 一但老人往生 二代都能多出300-1000萬的


我聽你在 "XX" 勒 ! 過半的人活著都沒一千萬資產了,其往生後會突然冒出千萬資產 ? 是在賣器官 ? 還是詐領保險 ? 很多還有長輩就算有點資產,還是跟配偶共有,算整個家庭戶的,又不是一個人的。甚至很多長輩是靠後生在供養還加長照猛燒錢的,根本不是你說的手頭有 X 千萬價值資產。

還特有錢的也算 ? 特有錢不到 10% 好嗎 ? 而且特有錢主要留的都是企業與事業,留給後代的叫責任,不是享受。張榮發董事長留下來的,能跟你有關嗎 ?

閣下如有後代的話,因該很有念頭的,閣下應多為後代著想,不如早點.....
當然不是每個老人都有房産或大筆存款可遺留給後代子孫,但就台灣的財富持有而言,據統計台灣的家庭財富中不動產佔家庭總財富的46%。

現在七十幾歲以上的人,其畢生積蓄及資產,主要還是由不動産增值而來,而其來源除了自身購得外,更多的是來自繼承。

從許多統計也可以看出,台灣大部份的土地及房屋的持有者,是中老年族群!

就如我阿公的房屋及土地,其實也是繼承自他爸爸,也就是我阿祖,而我爸爸擁有的土地,很大一部分也是從我阿公那裏繼承來的!

台灣在2022年起,死亡人口也首次超過二十萬(2023年也是,2024年也將是,未來只會年年往上攀升),且不需幾年,台灣最富裕的一代,也將陸續開始步入晚年階段!



小俊俊 wrote:
所以最少有50%的家庭 一但老人往生 二代都能多出300-1000萬的

老人往生社會財富並不會增加,遺贈,只是讓銀行裡的錢掛的帳號不同。

乘數效應才能增加社會財富,用人話講,就是人們必須努力賺錢,努力投資或消費。錢流通得快,社會變富裕。

問題是,那些等著分父母幾百萬遺產的年輕人,你覺得他們有這種狼性嗎?
過程哥六年級,看過幾個旁邊五六年級的人已經走掉的例子,不勝唏噓。



過程哥的3間無貸房,沒想過之後後代要怎麼處理,不過目前觀察小孩,以後自力謀生不成問題,兩個小孩感情也很好,所以他們自己去分。

而現有的活存,股票,以及兩千多萬的定存,是給過程哥自己用,以及給兩個已經70多歲的父母貽養天年的,應該夠。

保險方面,公司給的團保就不用算了,因為離職或退休應該就沒效力了。

好在過程哥有三個在不同保險公司,已經繳清的壽險,癌症險,手術險,住院險,實支實付險,……。

萬一以後年紀大了,健康需要錢,也不會給家人負擔。

如果人走了,壽險是給老婆的,

三個已經繳清不用再繳的壽險總額有兩千多萬(不同保險公司加起來)

前不久有稍微用某一家保險公司APP看一下,額度還算可以,不過發現如果過程哥走法不同,這一家保險公司給受益人(我老婆)的保險金也不同。

以後過程哥掛了,這家給過程嫂一千多萬,(這家國內數一數二的大保險公司保戶平均才115萬)
以後過程哥如果萬一癌症走掉,這家給過程嫂一千兩百多萬,
以後過程哥如果萬一意外走掉,這家給過程嫂一千七百多萬。

其它家保險公司賠的就不用算了,因為我沒去細算.

總之過程嫂可以過活。





小俊俊 wrote:
生出來燒錢的因素減少...(恕刪)


現在人小孩生的少,都是富養長大,比4.50年前的小孩不一樣,現在養一個小孩,在父母那代可以養3個甚至4個。


現在都是阿公啊嬤要養三代人,我過幾年也會替我女兒養小孩,所以後代當然好過,苦的都是上一代的人,小朋友從小就去雙語甚至三語多語教學,才藝另外算,現在養一個小孩要栽培到大學畢業,最少也要花個2千萬。

隨便窮養也要800萬,錢越來越薄,東西也都變貴,小孩用的好,當然越好命

當年參加阿公啊嬤70壽宴,3位小朋友買衣服就要花個2萬多元,這是近10年前的百貨童裝價
現在可能不止。

我認為現在年輕人需要更多的機會才能照顧好小孩。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